楊文普
編者按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23年7月,河南省教育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基礎教育學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合力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精準化、常態化,以高質量校本研修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本期我們約請獲評河南省第二批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的南陽、平頂山、滑縣、鄧州、靈寶等地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和一線教師,就創新校本研修模式,構建高質量校本研修管理機制等分享好的經驗做法,以期給讀者帶來啟發。
校本研修,是融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于一體的教師教育活動,其目的是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但在具體實踐中,校本研修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以南陽市為例,主要表現在“三化”:一是教研簡單化,不少學校把教學方法的研究等同于校本研修的全部;二是預設模糊化,往往是預設主題、方法,而不是根據教育教學實際需要開展,研修不夠精準;三是研修淺層化,教師受教育教學壓力大等因素制約,參與積極性不高,研修停留在較淺層次。在多年的實踐中,南陽市把“疑探理論”應用到校本研修中,有效破解了這些難題。
對比分析,“疑探理論”開辟校本研修新路徑
“疑探理論”源自2006年創立的“三疑三探”教學方法,2014年正式命名為“疑探教學”,并逐步提煉成以“疑探教學思想、疑探教學文化、疑探教學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疑探理論”與行動策略。“疑探教學”理論倡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問學生答,學生答學生評,學生出題學生答題。教師靈活運用自探生疑、合探解疑、再探質疑等步驟開展教學,旨在讓學生養成問題意識,練就發現問題的慧眼,形成創新的思維,最終形成創新的品質。
“疑探理論”應用在校本研修實踐中,主要是基于兩者的三個契合點。首先,疑探教學思想建立在“質疑—探究”上,而校本研修的根本也在于引領教師認識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從質疑出發,更好地激發教師的探索精神,提升教師參與度,兩者在認識論的基點上是相通的。其次,“疑探理論”的根本目標是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與校本研修提升教師素養的追求不謀而合。最后,疑探教學思想以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為主要實施方式,以討論、展示、補充、評價為主要組織形式,符合校本研修引導教師深度學習的本質要求。
當然,“疑探理論”的本質特征主要是教育教學理論,我們要辯證地在校本研修中運用這一理論。“疑探理論”的受眾對象主要是學生,而校本研修的受眾對象則是教師。疑探教學思想的情境設置是在課堂,教師是引領者;而校本研修的情境設置是在研修場所,教師是參與者。疑探教學思想的主要內容為設定的教學內容,而校本研修的主要內容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因此,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一是校本研修的推進應當有一個合格的引領者,可以是校長、名師、業務骨干,也可以是鄉村首席教師;二是整體推進應當高度重視質疑;三是校本研修應當有一個可操作性強、依從度高、能推廣復制的基本模板,但不宜過于程式化。
研訓一體,“疑探理論”拓展校本研修新模式
教師學習的主要特征是明白自身的現實需求,具有提升實踐能力的學習動機,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善于將學習內容與既有經驗關聯起來,也善于將學習結果應用到真實的工作場景中。校本研修要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質疑中研究問題,在探究中解決問題,最終再回到教學實踐中檢驗問題解決程度,形成教師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索問題、主動解決問題、主動再發現問題的往復循環,從而培養教師的質疑意識、探究習慣、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其一般模式如下:
一是發現問題。教師結合新課標和新課程核心理念、教材解讀、學情調查,反思課堂教學實踐,匯總個人在教學設計、作業設計、課堂實施、質量評價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二是匯總問題。教師通過個人反思,把所遇到的困惑形成研討問題。教研小組匯總問題并討論,解決一部分問題,解決不了的再次匯總后提交校本研修指導團隊。三是診斷問題。校本研修指導團隊研究問題解決辦法,能自行解決的自行解決,解決不了的形成研訓主題,研制研修計劃。四是精準培訓。基于教師需求制訂培訓計劃,提升培訓的針對性。五是訓后反思。培訓后,教師進行訓后反思,回應問題的解決,總結實踐策略,進行實踐驗證。六是改進實踐。校本研修指導團隊通過聽評課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診斷,幫助教師逐步完善課堂教學。七是實踐成果提煉。教師邊實踐邊總結,提煉的實踐成果可以是優秀課例、作業設計等,理論成果可以是教學反思、論文等,匯入工作檔案,歸類管理。
“疑探理論”應用于校本研修,呈現出基于真實問題、解決真實矛盾、總結真實經驗等特點。校本研修的過程是教師不斷重構自身教育信念的過程,也是教師主體性意識覺醒和參與性凸顯的過程。
試點應用,“疑探理論”豐富校本研修新內涵
在“疑探理論”的指導下,南陽市教育局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以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為契機,選擇局屬優質中學——南陽市實驗中學進行試點。該試點依托王建波新時代名校長工作室、龔永濤中原名師工作室,以“疑探理論”為支撐,注重實踐性、合作性、發展性、創新性,開展“教—學—評—研—訓”一體化項目式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設的相關研究。在實現路徑上,南陽市實驗中學探索出了“知行合一,內在驅動,雙鏈循環”的“教—學—評—研—訓”一體化校本研修模型。“知行合一”,即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反饋疑難問題,同伴互助自探解疑。“內在驅動”,一是指“教—學—評”“研—訓”雙輪小循環各自具有內在邏輯,具有內生動力;二是指分別作為教學、研修主體的教師、學生具有成長內驅力。“雙鏈循環”,即通過構建大、小循環機制,實現教師、學生、培訓者等多元主體協同創新。
在成果提煉上,南陽市實驗中學提煉出了5種研修類型,分別是全體教師人文素養暨師德素養提升研修、學科教研組“有點—有課—有果”課例研修、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勝任力提升研修、班主任班級文化建設能力提升研修、校本課題研究能力提升研修。5種研修既相對獨立又互相交叉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系統,實現了學校管理者、學科教師、班主任各維度成員全覆蓋。該項目經不斷探索完善和應用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出彩項目考評中獲評優秀。
推廣實踐,“疑探理論”助推校本研修新形態
南陽市教育局全面總結南陽市實驗中學把“疑探理論”應用于校本研修的試點成果,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一是明確標準。基于“疑探理論”指導下的校本研修試點經驗,南陽市教育局制定了《南陽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校本研修評價標準》,對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實現路徑、基本流程進行規范。二是建設核心團隊。南陽市選定50名校長、名師、業務專干作為培育對象,按照《南陽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教師培訓負責人核心素養框架(試行)》標準,有針對性地培育核心團隊成員。三是創建示范校。南陽市各縣(市、區)學校基于校本研修評價標準,逐步探索契合實際的校本研修模式,打造校本研修示范校。四是總結實踐案例。經認真篩選、提煉、總結,南陽市目前已經涌現出一批以“疑探理論”為指導的校本研修成功案例,比較突出的有南陽市實驗中學的“教—學—評—研—訓”一體化項目式校本研修、南陽市第十七小學校的“一體雙翼多主題下的項目化”校本研修、方城縣第十小學的“二課二微三研一評”校本研修等。
當前,南陽市把“疑探理論”應用于校本研修的研究還處在探索階段,尚需不斷完善。未來,南陽市教育局將持續深化理論研究,不斷探索生成符合南陽市實際和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校本研修實踐樣本,以校本研修的高質量推動南陽教師隊伍專業成長,為建設教育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南陽市政協副主席,南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