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鄉村首席教師郝艷霞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是以靈寶市小學語文郝艷霞名師工作室為基礎,抽調業務骨干和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組成的團隊。在3年的工作中,工作室強陣地、重學習、實研改,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集教學、學習、研究于一體,涵養特色文化氛圍,不斷探索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素質的途徑和方法,助推鄉村教育質量提升。
一、建設篇
(一)強陣地——師德為先,保障筑基
厚德載物,師德為先。為加強師德建設,工作室主持人邀請2021年靈寶市最美教師黨明玉做專題演講,并身體力行,要求其他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機制保障,貫穿始終。一是硬件設施配備到位。工作室主持人設在靈寶市故縣鎮郭村中心小學,有工作場地,且配備了兩臺工作電腦和打印機,有一臺班班通與學校共享。二是團隊組建分工明確。工作室主持人根據各位教師的專長,將日常管理、資料維護、網絡宣傳、文本編輯、文稿審核等工作進行具體分工,保障活動正常開展。三是建章立制規范到位。工作室主持人制定實施方案、規劃、工作安排、行事歷等,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及“積分+等級”的考核制度。每次活動有具體安排,活動過程有詳盡資料,活動結束有美篇等,力爭達到規范化、常態化、高效化。
(二)重學習——理論豐盈,眼界開闊
首先,工作室采用中心發言人制度來開展日常學習,加強理論研修。內容包含交流教學心得、教學反思、典型案例分析、近期讀書心得,以及其他教育理論和實踐發現。除了大型活動,工作室每月舉行兩次常規活動,采取群語音、視頻及現場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工作室每期平均組織主題研修4次,主題交流4次,基本功展示1次,成果展示1次。融入“青藍工程”工作室后,工作室還進行了讀書交流、課例分析交流、專題講座學習、課題研究階段成果交流等,成員理論水平大大提升。
其次,鼓勵成員“走出去”參加各種學習。郝艷霞赴河南大學參加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佘英歌、李香香、李春麗均外出參加三門峽市級名師、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室還組織成員參加桃林雅音吟誦社,學習普通話吟誦,為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后,不定期推送全國名師的講座視頻或者直播活動。這樣一來,所有成員都能受到名師的熏陶,教學思想與時俱進。
(三)實研改——雙線發力,知行合一
第一,線下研討抓好大型活動組織。工作室依托每月1次的“送教入校”專題活動,以“公開課+專題講座”為主要形式,扎實做好線下研討。近年來,郝艷霞工作室針對“語用課堂”“‘雙減背景下的學科作業設計”等主題,平均每期組織鎮級語文教研活動2次,輻射全鎮小學及教學點。工作室通過聽評課、示范課、專題講座、師徒結對等方式,影響帶動教師發展,推動教師發展經驗的傳播與分享,為提高區域教育質量貢獻力量。
第二,線上直播抓好常規活動落實。工作室根據實際教學遇到的問題,每月選取1個主題,通過專題研修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工作室先后開展“問診課堂:習作教學專題研修”“問診課堂:讀寫結合專題研修”“語文‘優生培養”等主題學習。同時,工作室將常規學習活動放在線上進行,不定時推送國家級名師直播活動,使教師接觸到各種類型、各種內容的直播課和專題講座近百節。
第三,線上線下互動,做好競賽活動組織。近年來,工作室組織了作業設計大賽、優質課選拔賽、信息技術微課融合推薦課等。教師先開展線上研討,曬出電子稿,互評互議,然后對共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進行線上解說,最后進行現場比賽。
二、涵養篇
(一)突出特色——融合共生,同向發展
作為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靈寶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靈寶市“青藍工程”工作室主持人,如何將三者有機結合,實現“1+1+1>3”的效果?郝艷霞提出“融合共生,同向發展”的基本理念,將三者成員優化組合,實行“垂直管理+層級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力求減負、提質、增效。工作室所有成員與故縣鎮級佘英歌青藍工作室聯合活動,充分發揮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的示范帶動作用,采取聯片教研、協作教研等形式,把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建設成教師發展共同體。
(二)課題研究——源于實踐,服務實踐
工作室開展行動研究,課題研究不斷層。2020年,郝艷霞主持靈寶市市級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學科融合研究”,成員黨明玉、宋文鑫等4人參與三門峽市市級課題“小學地方民俗文化傳承實踐研究”,均于2021年順利結題。2021年工作室新立項兩個靈寶市市級課題,郝艷霞主持“基于‘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文的學習策略研究”,佘英歌主持“‘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有序開展實踐研究。
(三)成果匯總——尺樹寸泓,耕耘樹藝
工作室核心成員佘英歌在CN刊物上發表《淺析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并獲得優質課評選省級二等獎;李卓獲得優質課評選三門峽市二等獎、靈寶市教師風采展示活動一等獎。自2019年以來,工作室堅持將年度成果匯總成冊,收錄年度主題講座、業務研修的優秀案例、優秀成員事跡展等,并通過美篇、公眾號等方式加強宣傳,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睋碛辛私逃閼?,就擁有了不竭的動力,擁有了前進的方向。工作室一群人是共同逐夢的團隊,我們以“術”修匠心,以“道”筑初心,實現“師德修養出樣板,課堂教學出質量,行動研究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