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新增核心素養內涵、學習任務群、學業質量標準等內容,構建了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在這一體系指引下,大單元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新形式,成了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大單元作業作為大單元教學的一部分,與課堂教學相呼應,是作業設計的新方向。在大單元背景下,以任務為導向的大單元作業設計要注重目標導向性、整體梯度性、類型多樣性及評價多元性。
一、明確目標導向性,體現作業功能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精心設計作業”。大單元作業目標應與單元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細化單元教學目標,確定單元作業應該達到的具體要求。
以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教師應落實以下單元教學目標:了解游記的特點、寫法、多樣風格;感知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者對景、人、事的感悟與思考;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妙語句。基于單元教學目標,單元作業目標安排如下:
單元作業目標指引框架
二、聚焦整體梯度性,優化作業效益
新課標強調“課程結構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邏輯”。單元作業安排也應注重整體規劃,分批、分梯度制訂學習任務,優化作業效益,促使學生在不同課時階段都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
(一)課前:及時預習,夯實基礎
課前自主作業——前置任務單
基礎類(必做):查閱文體、作者,讀準字音,積累字義。
遷移類(選做):查閱資料,梳理河南旅游景點。
(二)課中:深入探究,解讀文本
課中情境作業——學習任務單
你暑假打算邀請遠方的朋友來河南游玩,請完成以下任務。
【情境任務一】所至:明行蹤,尋行跡——河南旅游攻略圖爭霸賽
【情境任務二】所見:賞美景,析寫法——河南旅游景點最佳導游詞
【情境任務三】所感:品言語,悟情思——河南旅游印象最深刻的景點
(三)課后:合作實踐,加深理解
課后實踐作業——寫作任務單
利用周末時間,游覽河南的一個景點,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記。
三、注重類型多樣性,激發作業活力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合理安排不同類型作業的比例”。多種類型的作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作業煥發活力,從而實現作業的多重育人價值。
思辨類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在學習游記單元時,學生在比較分析中梳理作者游蹤,把握游記組材與主題的關系,鍛煉信息提取能力,提升分析整合能力;結合具體語句分析景物特點、手法運用及作者情感,可以使學生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情境類作業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之間的聯系,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依托“你打算邀請遠方的朋友暑假來河南游玩”這個大情境,教師可設置“為你的朋友制作一張河南旅游攻略圖”“為你的朋友做導游,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導游詞”等學習任務,賦予作業活動意義。
實踐類作業可優化學生語言運用,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實地游覽及游記寫作的作業設置,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游記的語言特點,形成個體的語言經驗,還可以借助這種形式傳播河南文化,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河南,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四、借助評價多元性,實現作業賦能
教師應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意識,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積極作用,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恰當使用評價語言,提前設計評價量表,告知學生評價標準,從而形成評價結果,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改進學習方法。同時,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反思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優化教學設計,調整教學策略。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業評價表如下:
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業評價表
綜上所述,大單元作業設計應緊緊圍繞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體,以單元教學目標為依托,搭建有效的學習支架,聚焦導向性、梯度性、多樣性、多元性,并在此基礎上增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引導學生重視課內外知識的聯系,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空間,充分發揮作業的鞏固、評價、診斷、反饋、改進、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