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波
古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技,今有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可以說。古往今來、體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是在“應試教育”導致片面追求升學率、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校擠占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體質健康呈普遍下降趨勢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自20世紀90年代實施以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分值從10分增加到30分到50分、70分、100分,基本發揮了中考體育的“指揮棒”作用,在有效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促進初中段學生體質健康、推動學校體育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教育廳在全省范圍內將體育分值提高到和語數外同等分值的100分,在全國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100分共分為過程性考試30分和終結性考試70分,這個方向也是在引導體育鍛煉更要注重平時而不是初三的突擊鍛煉。科學規劃與實施中考體育測試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過程性評價向體育課堂要效率
體育課應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內容,根據《國家體質健康達標測試》項目和《義務教學階段課程標準》合理安排好教學內容。抓好七、八年級的體育課堂,將過程性評價落實到課堂實際教學中。例如:男生引體向上是體質達標的難點,絕大部分學生成績是0個和個位數,怎樣在平時加強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練習,從而使“引體向上”這個項目在過程性考試中提高成績就是我們注重平時課堂教學應該思考的問題,不然過程性考試男生成績很難拿滿分。
二、抓好初三春季開學體育鍛煉沖刺的黃金期
每年的中招體育考試都會放在中招前的兩個月左右,4月份開考。那么這兩個月沖刺時間就是提分的黃金期。第一階段(2月份):主要進行速度、力量、彈跳、耐力和靈敏等身體素質的全面綜合訓練,為形成較全面身體素質打好基礎。在教學訓練中應采用各種訓練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身體各器官的運動機能水平。在全面發展素質的同時,一般應以發展速度、提高跑的成績為重點,應以中等運動訓練量為主。第二階段(3月份):階段應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學生成績有質的提高,特別是跑的成績提高了,學生鍛煉信心倍增。此階段應注重發展和提高力量素質,特別是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及腰腹肌力量,并結合跑、跳、投、球類等考試項目,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杠鈴、壺鈴等加強力量,發展各個項目必須具備的專項素質,盡快提高掌握各項技術的速度。要在此階段大運動量訓練的基礎上,調整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并逐步以提高和鞏固運動成績為目的。第三階段(4月初):例如某些學生已經能在其中一項考試項目上能夠輕松達到滿分規定線,那么我們就可以讓這一部分學生多化些精力去練習他的弱項,而不必在已經達滿分的項目上下功夫了;而對于一些體育成績相對較差、素質相對較弱的同學來說,則應以充分掌握好技術動作的前提下,結合個人特點,穩打穩抓。通過組織模擬測試提升必勝信心!
三、重視中考體育前的心理疏導
經過沖刺階段的鍛煉同學們都發揚了團結協作、勇敢拼搏的精神,在田徑場上通過苦練、巧練,每位同學都付出了汗水,都獲得了身體上從力量到速度等各種素質的提高。如何保持好心態,調整好心情,這才是考試獲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再此體育老師、班主任老師要從心態、體育考試前的準備等方面給學生講清楚要求,做好心理輔導。
“中考體育100分”都是學校體育人的一針強心劑,讓我們感到學科價值指向、學科地位得到體現,科學規劃與實施中考體育還要靠我們每一個體育人共同努力,為學生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