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朋雨 張帥 馬巧麗 張瑞


摘 要:公告認證一直是汽車企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車輛能否正常銷售和上牌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確保產品在認證過程中的準確性,本文闡述了企業公告認證應從項目的前期策劃、認證計劃的編制、公告資料的收集審核、樣車樣件的管理、試驗開展、公告申報審查等方面層層把關,以達到對公告認證整個過程的管理。另外,還通過對認證計劃的質量、認證樣品的質量、認證參數的質量控制,來提高公告認證申報的準確率,并最終確保公告發布、車輛順利銷售和上牌。
關鍵詞:乘用車,公告認證,過程管理,質量控制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5.039
0 引 言
中國汽車產品目錄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當時我國汽車主管部門開始實施車輛生產目錄管理,即《全國汽車、民用改裝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2001年,我國參照歐盟汽車產品型式批準制度,建立了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管理制度。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乘用車企業及產品準入政策、法規、標準管理的不斷加強,乘用車產品公告認證從起步階段發展到成熟階段,已成為我國機動車行業管理的重要工具[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50號)、《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27號)等相關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對車輛生產企業準入申請事項進行技術性審查、審核和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管理車輛行業信息系統相關數據并建立維護數據庫,并對公告發布后的監督管理進行一致性監督。
有效的公告是車輛在制造基地完成向商品轉化的必要條件。缺乏公告,車輛便只是半成品或藝術品,無法正式轉變為可以銷售的商品。因此,公告的發布和生效是對車輛制造質量的官方認證認可。只有在公告生效后,制造完成的車輛才能具備合格狀態并打印上傳合格證明,才能被視為正式商品。進一步地,也只有在獲得公告認可后,車輛才能在車管部門進行注冊登記上牌。
隨著國家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公告認證工作成為一項綜合性、專業性和協調性的系統化任務。公告認證人員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告認證政策法規的最新要求和動態趨勢,并具備項目管理思維以及乘用車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因此,如何在企業內推行系統化、規范化、全過程的車輛產品認證許可管理流程,以確保認證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進而滿足生產銷售需求,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1 公告認證全過程管理
為了提供超越車型項目預期的體驗,公告認證人員需要充分評估項目目標并提前策劃公告認證全過程。
1.1 確立公告認證目標
公告認證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結合車型項目開發的進度,投入充分的人力、資源和組織保障來推動實現公告認證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展:
(1)現狀評估:可以通過現狀和目標的對比來識別風險,并研究公告成熟度,以推進項目對現狀和風險重要性的認識。這為公告認證目標和實現路徑的設計提供了依據。
(2)結合認證目標和現狀評估,可以進一步設計出一條實現目標的關鍵路徑,明確認證樣品準備和認證資料收集的關鍵任務。關鍵任務識別完成后:
1)明確每個任務的責任人和時間節點,確保各項措施順利實施并取得實際效果。
2)對每個任務節點進行關鍵過程跟蹤,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
(3)構建目標與過程并重的虛擬場景,復核公告目標正確性和可行性,加強對項目目標實現的管控及風險應對。
1.2 公告策劃
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公告認證人員應根據車型項目的銷售市場范圍、整車開發周期、車型配置規劃等信息:
(1)識別認證強相關部門及職責,如產品項目管理、工廠、銷售、研發、技術等。
(2)根據項目開發計劃及車輛方案策劃認證周期、公告試驗、認證樣品數量(樣車、白車身、零部件)、所需認證材料、試驗項目、試驗費用、檢測中心選定等。
(3)收集所需認證材料。
1.3 公告實施
1.3.1 公告資料收集
公告資料收集是公告實施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的質量控制也是公告是否可以成功的關鍵。根據現有規定,乘用車公告所需材料見表1。
1.3.2 認證樣品準備
認證樣品準備包括:
(1)樣車:
1)樣車狀態(裝配完整、配置正確、標定成熟度)、實測試驗項目規劃、磨合摸底(排放、油耗、續駛里程和能耗)、臨牌保險等。
2)樣車數量預計6臺:以破壞性試驗項目車輛(正碰1臺、側碰/后碰1臺、正面固定壁碰撞1臺)+環保留樣車(油耗排放1臺、OBD故障演示1臺、蒸發加油1臺)為原則,根據時間長短合理優化。
(2)白車身:需要確認車身數量、涉及試驗所裝配樣件的完整性、專業部門狀態校對情況等。其中白車身數量預計10個:以安全帶固定點1臺、內凸(動態2臺或靜態1臺)、轉向防傷害1臺、ISOFIX固定點3臺、門鎖耐慣性力(兩廂車身2臺、三廂車身1臺)、行李箱沖擊1臺為原則,與實驗室協商溝通部分共用。
(3)零部件:碳罐、催化器、洗滌罐、EDR控制器等。
1.3.3 認證試驗開展
試驗開展主要工作包括:
(1)樣車及白車身運輸:運輸前組織專業部門對樣車及白車身核查評審;
(2)任務委托:確保試驗任務齊全,且試驗費用在預算內;
(3)環保備案:涉及排放、能耗類試驗須在試驗前在國家環保部門完成備案;
(4)試驗資料準備:提前準備樣品登記表;
(5)試驗進度跟蹤:跟蹤試驗完成進展,及時協調現場支持;
(6)試驗結果確認:與專業部門確認結果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及項目要求;
(7)試驗報告出具:校核試驗報告草稿的準確性;
(8)強檢統計表及報告、樣車核查、場地記錄上傳:校核上傳信息與公告申報信息一致性。
1.4 公告申報
公告申報步驟見表2。
1.5 公告改進
在產品投產后,及時與專業部門、基地技術科對接識別由設計變更、供應商變化等引起的公告變更擴展,參考以上新產品申報流程實施。
2 公告認證質量控制
2.1 認證計劃質量
認證計劃應精細管理各任務的進度。
(1)首先,根據認證任務的目標,公告認證人員應策略性地規劃認證流程,包括新產品和變更擴展的認證。為確保過程管控,還需要制定詳細的認證計劃,明確如何實現并交付認證所定義的認證結果。
(2)在制定和實施計劃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項目和研發中可能出現的臨時變量,以及可能影響認證樣品進度的制約因素,例如樣車與配置表中的要求存在差異需要改制,摸底驗證不充分或失敗等。此外,還應考慮認證資料的不及時、不準確等問題,如零部件報告遲于整車試驗的開始時間,認證參數輸入出現誤差或遺漏等。
(3)為應對這些制約因素,公告認證人員應重點落實對制約因素的監控過程。在制定認證計劃時,應充分考慮提前量和滯后量,并對最可能時間、最樂觀時間和最悲觀時間做出預估。通過對這些變量的監控和管理,產品認證人員可以更好地應對項目和研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挑戰,從而確保認證計劃的順利實施。
(4)在認證過程中,公告認證人員需要識別可能出現的風險,并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充分預測這些風險對認證進度和結果的影響。為應對這些風險,公告認證人員還需要持續進行風險應對策略的調整和風險的解除。
認證計劃的管理與控制是監督認證進度狀態的關鍵過程,在整個認證周期內,公告認證人員需要通過以上過程來實現并維護認證進度。
2.2 認證樣品質量
精確策劃認證樣品及數量非常重要,可以確保按計劃獲取所需的認證資源。為成功完成項目認證計劃,公告認證人員需要識別并策劃管理認證所需樣品,同時需要根據認證樣品的使用計劃來監督認證樣品的實際準備進度,并在必要時采取追趕措施以按時完成認證計劃。
精確策劃認證樣品及數量是非常關鍵的,這可以確保按計劃獲取所需的認證資源。為了成功完成項目認證計劃,公告認證人員需要識別并策劃管理所需認證樣品,同時,也需要根據認證樣品的使用計劃來監督認證樣品的實際準備進度,并在必要時采取追趕措施以按時完成認證計劃。
(1)準備進度:按照計劃去推進樣車交付進展。
(2)準備質量:通過樣車評審表核查樣車準備情況。
(3)摸底進度:排放、油耗、能耗續航摸底,包括識別摸底過程進度風險。例如責任方是否按照計劃開展;或是否因為摸底實驗室資源或費用或人力而卡滯,應及時匯報請相關方予以解決和協調繼續執行。
(4)摸底結果:應滿足國標限值和/或公告申報值。
(5)委托試驗:
1)委托管理;
2)進度管理;
3)失敗試驗管理;
4)試驗費用管理。
(6)樣車保留:樣車在試驗后需保留3個月(排放1年)及以上的時間,期間內不得改變車輛狀態或進行他用。
2.3 認證資料質量
認證資料質量的重點管控在于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公告認證人員可以實現多重措施管理,以實現關鍵參數100%的準確性。
2.3.1 認證資料收集
首先,需要識別公告認證及認證結果的質量要求和/或基準,并保留滿足這些質量要求的證據。這些質量要求應轉化為可執行的質量活動,以便在認證過程中貫徹執行。
對認證資料的重點管控旨在確保認證結果的準確、全面、合規和適用,確保公告認證資料的輸入和輸出完整、準確并滿足相關方的期望。為此,產品認證人員需要密切關注和管理整個評審、會簽、確認過程以及傳遞和核對過程的準確性。這些過程的準確執行對于確保最終認證結果滿足準確性指標至關重要,確保認證結果是可接受的。
在公告認證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兩個極端:
(1)為滿足相關方突發需求而讓團隊進度無限制追趕。這可能導致公告認證員工疲勞、出錯或返工。
(2)無限制追趕進度以倉促完成認證質量檢查。這可能導致檢驗疏漏,最終認證結果錯誤而無法交付。
公告認證人員應根據1.3.1準備公告認證資料收集,使用型式認證系統統一收集參數,并確保公告環保CCC的一次性收集。同時,產品認證人員需要關注認證開展期間的產品設計變更和設計改進,通過控制過程的數據準確性和結果準確性來確保整個認證活動的完成。
2.3.2 認證資料評審
為了確保認證質量,產品認證人員需實時了解政策法規要求、重點核查表、以往審查結果和經驗教訓知識庫,同時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評審要求。
1)車輛型號和V I N 編制應符合國標G B16735—2019和企標備案VIN規定。
2)主要技術參數應符合法規《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審查要求》要求,包括尺寸、重量等參數的閉環情況,能耗參數是否符合財稅目錄要求以及企標要求。
3)備案參數的提報應完整無缺(包括佐證材料和簡圖),填報規范,內容正確。對于同一零部件的沿用和借用,零部件應保持一致,以方便車型檢測項目的視同使用。公告環保CCC同一參數的不同叫法應注意核對一致性和準確性。
4)產品照片應符合法規要求,產品特征正確,高低配置覆蓋齊全,并且提報的照片應清晰度和像素大小符合要求,建議應采用其中一臺低配試驗車進行拍照。
5)應收集齊全零部件強檢報告和/或CCC證書聲明,報告編號(13位)應完整,報告完整且無缺頁,報告中零部件型號和廠家與備案參數應一致,檢驗依據應準確,并實時查詢報告入庫情況。
6)排放、油耗、能耗等報告的關鍵參數和備案參數一致性(考慮允許偏差)需要進行復核,并確保與樣車信息一致。
(2)評審確認。
1)對三證涉及參數進行重點評審、分級管理,并考慮案例庫輔助評審、交叉審核以及點檢盲區。
2)對公告頁參數進行線下或線上評審以及手簽確認,對其他公告環保CCC參數進行全面評審。
3)對于評審不合格的,反饋給對應責任部門,并請其按照要求再次進行輸出。
2.3.3 三級審核機制
對認證資料開展企業內部三級審核要求:
(1)第一級審核由項目人員進行核對,確保所有參數已正確錄入系統,并對識別到的問題點進行反饋和修改。
(2)第二級審核由產品認證人員完成,再次檢查所有參數和問題點(例如遺漏的未握手的問題參數),并進行必要的評審或確認。
(3)第三級審核由申報人員進行終審,并正式提交認證資料進行申報。在這一階段,申報人員將檢查所有參數和問題點已得到妥善解決,并確保提交的資料滿足相關標準和要求。
還可以對公告認證準確率制定指標評價,例如:公告認證準確率=實際發布且準確的認證項目/計劃發布的認證項目。
3 結 語
綜上,保障公告認證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對企業產品認證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從公告認證的全過程管理、各環節質量控制入手,建議持續優化企業內部公告認證工作管理體系,確保與國家政策、法規和標準保持一致。另外建議加強認證資料與認證樣品之間的同步協調,降低認證風險并減少對認證目標的影響,以助力產品按時投放市場和銷售,為汽車生產和銷售作出積極貢獻,確保獲得新車型產品的準生證。
參考文獻
[1]李懷彬,包佳健.淺析中國汽車產品型式認證制度[J].上海汽車,2012(8):57-61.
[2]工業和信息化部.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2 018〕5 0 號)[ E B /OL].(2018-12-06)[2020-08-20].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4509607/c6616905/content.html.
[3]王新宇.中國M1類乘用車產品型式認證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
魯朋雨,工程師,主要從事乘用車企業公告認證工作,涉及領域包括汽油車、新能源車排放、油耗、能耗等試驗策劃、技術支持。
張帥,主要從事乘用車國內海外的企業和產品準入、標準法規認證工作。
馬巧麗,本科,主要從事企業標準化管理、汽車標準法規研究方面的工作。
張瑞,本科,主要從事乘用車的產品認證、企業資質準入、標準法規的管理以及檢測機構乘用車檢驗檢測工作。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