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問:“我有骨質疏松需要補鈣,但看到補鈣劑碳酸鈣D3片和維D2磷葡鈣片的說明書都說高尿酸血癥者禁用,這是為什么呢?我有高尿酸血癥,是不是就不能補鈣啦?”
高尿酸血癥合并骨質疏松的人群很常見,比如喜歡喝酒的人,酒精阻礙鈣離子吸收,長期缺鈣導致骨質疏松;而喝酒又是尿酸升高的高危因素。尿酸水平較高者,尿pH值往往偏酸性,而酸性尿液有利于草酸鈣結晶生成、凝集;鈣劑是草酸鈣結石的參與物質,兩者偏高很容易導致結石發生和加重。此外,有研究發現,男性高尿酸患者的血清鈣水平與代謝綜合征呈正相關。因此,高尿酸者補鈣,一不小心就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但是高尿酸血癥者并非時時處在尿酸偏高的持續狀態。這為他們補充鈣劑提供了條件。在尿酸水平下降時,或先將尿酸水平降下來,再予以補充鈣劑,是整個補鈣攻略的主調。
調整飲食和控制體重①提倡低嘌呤、低脂肪和低鹽飲食。不宜進食含糖量高的飲料和水果,如蘋果、荔枝等,調整為檸檬、櫻桃更有益。多吃蔬菜,不宜多食香菇、海帶等。少吃腌制肉,盡量吃新鮮白肉,水煮為宜。②適度運動。研究表明,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和太極可降低痛風發病率,而中一高強度運動可能使尿酸排泄減少,血尿酸水平上升。且減重有利于降低血尿酸。以上飲食和運動調整,對骨質疏松的防治也是很有益的。當你調整了生活方式后,也在不知不覺中糾正了疾病治療的矛盾。
升高尿pH值尿pH值偏酸會促進結石形成。可飲用偏堿水來中和酸性。調節尿pH值治療尿酸結石已有數百年歷史,16世紀中期,米開朗琪羅就服用礦物水來溶解自己的腎結石。碳酸氫鈉片每天650毫克到1克,分3~4次服用或飲小蘇打水,都可提高尿pH值,柑橘類水果也能提高尿pH值。研究發現,維持尿pH值在6.2~6.9,即可抑制尿結石形成。
增加尿量尿量少會導致尿酸排泄障礙,因此每天至少應排尿2~2.5升,才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選擇鈣劑高尿酸血癥是指成人在正常嘌呤飲食情況下,不分男女,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過420微摩爾/升。當尿酸降到420微摩爾/升,可以補鈣。但骨質疏松的補鈣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建議將尿酸降到更低的水平以防反彈,并定期監測。補鈣的同時建議聯用維生素D和雙膦酸鹽。常用的補鈣制劑有碳酸鈣、葡萄糖酸鈣、磷葡鈣、枸櫞酸鈣等,大多加入維生素D制成復方制劑。碳酸鈣的含鈣量相對較高且是鈣劑里吸收率最高的,但容易發生便秘。高尿酸者更適合選擇枸櫞酸鈣,雖然含鈣量相對較低,但可以升高尿pH值,消除泌尿系統草酸鈣的結晶和結石。但枸櫞酸鈣也會發生便秘。維D2磷葡鈣片的輔料里含有甘油(開塞露的成分),可以緩解便秘。建議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鈣劑。
建議降尿酸和補鈣分別進行,特別是使用碳酸氫鈉升高尿pH值時,因為碳酸氫鈉片與鈣劑合用可能發生乳堿綜合征。這是包括高鈣血癥、堿中毒,甚至腎功能損害的一組臨床癥候群。當補鈣期間出現肌肉無力、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嗜睡、腎絞痛等癥狀時,應檢查血鈣是否正常并及時停止補鈣。
注意其他藥物一些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種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合并服用的一些藥物會升高尿酸,使原本降至正常的尿酸反彈。這些藥物包括小劑量阿司匹林、氫氯噻嗪、復方降壓片、硝苯地平、頭孢菌素、煙酸、復方利血平片、普萘洛爾、肌苷、大劑量維生素C等。補鈣時如果聯用這些藥物,監測尿酸水平需要更頻繁些。
補鈣的注意事項鈣劑會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建議餐中或睡前服用。所有的鈣劑都有可能導致高鈣血癥,從而對心血管、腎臟造成傷害,故不是補得越多越好。
高尿酸血癥者在嚴格控制尿酸水平并做好監測的情況下,可以在尿酸正常時補鈣。建議最好在食物來源中攝取鈣,可以通過服用維生素D或者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提高鈣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