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過后,很多人習慣性地“宅在家”已成為常態。大家直呼:待在家里都快要“發霉”了。春意盎然,繁花似錦。在這美好的春天,您還宅在家“一動不動”嗎?
生命在于運動。不論任何人,只要能運動,就能獲益,即便是腫瘤患者。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腫瘤患者如何科學地運動。
人們很早就發現,運動和腫瘤的發生、發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研究發現,全球約25%的腫瘤發生與超重和長期不運動的生活方式有關。科學研究表明,堅持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能降低20%~30%的腫瘤發生率。即使已經患了腫瘤,運動也是非常必要的。
1.加速患者術后身體機能恢復。
2.改善患者放、化療引起的癌因性疲勞。
3.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改善總體生存。
4.預防長期臥床導致的相關并發癥。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便秘、壓瘡和精神狀態等。
1.適當的強度建議從強度相對較小的運動開始。例如散步、瑜伽、太極、爬樓梯都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
2.適當的頻率運動的頻率也很重要。建議每周運動5天,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為宜。
3.適當的方式選擇有趣味的項目,在鍛煉的同時給人帶來愉悅感。例如,火爆冬奧村的“五禽戲”。
即使是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腫瘤患者,家人也要幫助他在床上做一些簡單的四肢運動,如抬抬胳膊、動動腿腳等。運動量以少許出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