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百歲長壽老人的調查中發現,百歲老人之所以長壽,除了和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和一些共性的養生習慣有關。
長壽秘訣一:養德德是指人的道德、品德及修養。研究發現,長壽者多是品德高尚,對社會、工作、家庭等有責任感,盡自己力所能及的義務的人。生活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責任,安于位置,勤于責任,心理上趨于平靜穩定,就能做到心胸開闊,樂觀豁達,不計貧富,不懷恩怨,甘于淡泊,修身養性。孔子說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謂是長壽的規律之途。
長壽秘訣二:養性養性就是培養良好的性格、性情。研究發現,百歲老人大多性格開朗,慈祥平和,很少生氣,不發脾氣,遇事心胸豁達,極少與人發生爭執,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計較?!秲冉洝に貑枴分芯驼f:“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就可年皆百歲,而動作不衰,養性之理?!闭{查數據顯示,90%以上的長壽老人的秘訣就是知足常樂,衣食隨緣,與世無爭,不計較一時一事的榮辱得失。“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確是養生長壽的真諦。
長壽秘訣三:親情老賢子孝,親情濃濃,夫妻和睦。尊老愛老,能夠使老人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許多事實證明,家庭內部由血緣建立起來的代際關系、親情關系非常重要,可使老人感到物質上有依靠,生活上有關照,精神上有寄托。由親情關系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悅、幸福和滿足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長壽秘訣四:規律生活即飲食起居保持一定的規律節奏。在對全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人沒有飲酒、吸煙的習慣。事實說明,規律的生活、良好的習慣,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
長壽秘訣五:活動包括體力和腦力活動。腦要用,體要動,人的健康與活動密切相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益。在對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都具有鎮靜幽默的性情,節制飲食的習慣,經常忙碌的狀態和足夠的休息。專家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最緊張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樂的人。許多愛事業并有成就的人常常會覺得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工作、辛勤勞動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而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的高低與勞動、鍛煉密切相關。因此,勤奮、肯于思索、動腦筋可以促進人的健康長壽。
根據世界上長壽者的生活習慣,一些醫學科學家總結歸納為十多十少:一少衣多浴,二少食多飲,三少肉多菜,四少糖多果,五少鹽多醋,六少憂多眠,七少車多步,八少說多做,九少欲(貪求)多施(施舍),十少怒多笑。
從生理上判斷,長壽老人大致有如下一些特征:①形體不豐,體態均稱,不過胖;②目光有神,眼睛反映人體的心、肝、腎的功能,目光炯炯有神,說明精力旺盛,內臟功能良好;③聲音洪亮,這是肺功能健康,呼吸系統正常的反應;④牙齒堅固,不稀疏,不松動,表明腎氣充足;⑤腰腿靈活,腰膝活動自如,腿腳輕便說明肌肉、骨骼、四肢關節的強壯;⑥脈搏有力,說明心臟功能健康、正常;⑦小便順暢,是泌尿系統無恙的反應;⑧大便正常,每天保持大便一次,且按時,說明消化功能沒有衰減;皮膚光澤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