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短視頻語境下,信息傳播方式、渠道以及公眾獲取信息的習慣都發生了改變,紅色文化傳播也應與時俱進。公共圖書館擔負著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使命。以抖音平臺為例,探究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的困境與對策,以期為公共圖書館更好地推廣紅色文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短視頻 紅色文化傳播 抖音
[分類號]G251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四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為9.34億,占網民整體的90.5% [1],基于龐大的用戶群體和使用范圍,短視頻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重要的底層應用。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短視頻的使用頻率也不斷提高[2]。《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的網民用戶使用率最高,為88.3%,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兩小時[3] 。2021年6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對公共文化機構進一步提出“探索依托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社會化平臺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工作機制,鼓勵公共文化機構打造有影響力的新媒體矩陣。”[4]當短視頻成為媒介應用新風向和移動時代常態化表達方式時,作為社會重要信息資源中心的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創新推廣方式就勢在必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作為公共圖書館重要推廣內容的紅色文化①,在短視頻語境下出現新機遇,收獲新傳播渠道,其中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憑借其巨量的活躍用戶及大眾化的定位,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②。筆者以抖音平臺為例,通過構建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的有效發展類型與傳播路徑,提高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促進人民群眾精神信仰的塑造,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1 研究綜述
目前,學界對公共圖書館短視頻運營進行了不少的探索,在中國知網以“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為主題詞,共檢索出86條記錄(檢索時間為2023年1月30日),剔除重復和無關項,有效結果為34條。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分析,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1)對公共圖書館應用短視頻現狀進行調研,總結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圖書館短視頻服務未來發展的大方向策略,即平臺運營和推廣。如王德銀[5]基于PEST分析公共圖書館抖音短視頻宏觀發展環境,提出明確目標、深耕內容、跨界合作、夯實專業化運營團隊、虛實聯動等公共圖書館移動短視頻服務策略;曾一昕等[6]對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公眾平臺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孫雨、陳鳳娟[7]提出要重視短視頻服務新陣地、打造原創內容、加強人才建設、發揮融媒體優勢、實現跨地域行業合作;明均仁等[8]提出從賬號管理、視頻質量、線上與線下合作等方面完善圖書館短視頻服務;韓世曦等[9]認為要搭建專業運營團隊,打造圖書館特色短視頻,加強圖書館間合作,改進剪輯手法;隋鑫等[10]從服務角度、內容、人員以及優化4方面提出短視頻服務的改進建議;臺鈺瑩[11]提出圖書館抖音運營應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提高短視頻質量、制定合適的發布策略、加強宣傳推廣。(2)探究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具體運營策略。曾群等[12]得出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傳播效果良好的5條組態路徑和3種構型;姜玲[13]利用分析工具SIPS模型,提出不同傳播階段平臺運營的不同策略;王興蘭等[14]以省級公共圖書館為例對圖書館短視頻賬號傳播力進行研究;吳若航等[15]依托7Ps營銷理論調查影響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傳播的7個要素,提出了4個發展策略;容海萍[16]基于TAM模型提出契合用戶閱讀需求與閱讀行為的公共圖書館短視頻閱讀推廣創新思路。以上研究,初步打開了公共圖書館短視頻推廣的理論研究路徑,但尚處于探索階段,未見深入。筆者在上述檢索條件基礎上再限定主題含“紅色文化”進行文獻搜索,結果數量為零。可見,圖書館界利用短視頻進行紅色文化傳播的研究尚屬空白,筆者以此為切入點展開研究。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與社會教育及服務的機構,應當在弘揚紅色文化內涵和傳承紅色精神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構建短視頻時代紅色文化傳播新生態圈,重塑圖書館形象。
2 研究設計
研究監測數據來源于抖音App。截至2023年1月30日,共搜索到337個官方認證的公共圖書館抖音號。傳播力越強的賬號越有代表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公共圖書館利用抖音平臺傳播紅色文化的現狀,因此,選取DCI③排名前10%④,即前34個公共圖書館抖音號作為調查樣本。
筆者分別運用網絡調查法和內容分析法統計樣本賬號從開通至2023年1月30日發布的所有紅色文化相關的共248條短視頻作品,對視頻標簽進行分詞統計,繪制出標簽高頻詞詞云圖,通過分析視頻內容,將標簽逐一類型化,并計算紅色作品在各圖書館推廣作品中的占比,收集每個視頻的獲贊數、評論數和分享數。依據調查對象的屬性特點,構建紅色文化短視頻傳播的特征及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由標簽集中度、視頻類型、作品數量、描述性數據(點贊量、評論量)4個維度組成。
3 現狀分析
3.1 標簽集中度
通過對248個短視頻的標簽話題做分詞詞頻統計,得到如圖1所示的詞云圖,從中可以發現目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視頻標簽呈整體分散、局部集中的特點,其中圍繞“紅色”話題展開的紅色故事、紅色書籍標簽最多,其次是百年黨史、經典書籍、獻禮周年、紅色展覽,邊緣標簽有論壇、線下、抗美援朝、圖書展、朗讀、專架、連環畫、空間、書房、英雄、音樂、曲目、故事會等。可見大部分圖書館紅色短視頻都以紅色故事、紅色書籍為主題,延伸到展覽、朗讀、專架、圖書展等方面,活動共性度高。另外,百年黨史、獻禮周年也是紅色短視頻的關注點。
3.2 視頻類型
通過對34家公共圖書館發布的紅色短視頻內容逐一梳理,發現從內容類別看主要分為4類。一是紅色精神宣傳類:紅色故事、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跡介紹、百年黨史;二是文化通信類:紅色講座、展覽、展演(紅歌、朗誦、讀書會)、黨建活動匯報、紅色研讀、紅色閱讀空間和紅色地標參觀等;三是圖書推薦類:主要推薦紅色書籍,個別圖書館會有專門針對青少年推薦紅色繪本的短視頻作品;四是紅色節日宣傳類:集中在建黨、建國、抗美援朝70周年。每個類型涉及標簽內容和占比情況分別見圖2和圖3。
3.3 作品數量
調研發現,截止時間內統計的34家公共圖書館共發布248條紅色文化推廣短視頻,總體數量偏少,紅色作品數量占總發布作品數量比最高的為甘谷縣圖書館,占比7%,其次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占比4%,其他圖書館都不足1% ,說明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的意識并不強。
3.4 點贊量、評論量
艾媒數據顯示,“點贊”仍然是用戶在短視頻平臺頻率最高的互動行為[17]。紅色文化推廣短視頻的點贊量普遍不高,除了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紅色記憶”系列表現突出,個別作品點贊數上萬,最高點贊數達5.4萬次(見表1),其他公共圖書館紅色作品點贊量基本不過百,甚至有的無人問津,評論量也寥寥無幾。
4 傳播困境
4.1 傳播內容和敘事單一
從標簽來看,短視頻內容主要集中在紅色故事、英雄人物、紅色書籍三方面,選擇的題材多數局限在對歷史的復述和精神的宣揚層面,缺少公共圖書館自身獨特的視角和評價,只是把傳統傳播形式的紅色文化內容搬運到短視頻平臺,較少挖掘紅色資源的內在特征,紅色文化服務的體驗感和紅色文化知識的獲得感不夠充實,活動共性度高。紅色文化本身的特點使其與大眾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且目前圖書館紅色文化短視頻在敘事上缺乏創新,多帶有說教色彩,運用較多的是畫面解說式,形式單一。比如截取紅色電影片段,加入旁白解說;又比如圖書推薦類短視頻,直接利用“快閃”方式展示紅色書籍書名,或是通過旁白介紹紅色書籍主要內容,傳播方式同質化、呆板化。
4.2 傳播模式碎片化
短視頻傳播呈碎片化,沒有持續、穩定輸出,缺乏深入連貫性。比如文化通信類短視頻,主要報道圖書館已完成或準備開展的紅色文化推廣活動,這類活動零散、單一,在結束后即陷于沉寂,沒有形成連鎖反應,也沒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再比如紅色精神宣傳類短視頻,在介紹革命英雄人物時,往往只是簡單敘述,導讀層次較淺,缺乏對某一主題的深度挖掘和延伸,各視頻之間沒有聯系且敘事邏輯不盡相同。
4.3 傳播效果不足
統計發現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短視頻的整體占比很低,平均點贊量和評論量也非常少,可見用戶對大部分作品的認可度和興趣不高。另外,在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短視頻中較少看到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傳播受眾參與度較低。視頻發布時間主要集中在2021—2022年,抖音平臺是新興事物,紅色文化傳播也較為特殊,若非正逢2021年建黨百年,紅色文化傳播會更冷門,可見公共圖書館的紅色文化短視頻傳播效果并不理想。
4.4 品牌意識薄弱
目前,各大圖書館在紅色相關節日都會有所作為,紅色推廣活動呈現極明顯的節點式特質,集中在重大紀念性節日等時間節點。大部分圖書館在紅色文化推廣方面都沒有形成持久的品牌效應,限制了紅色文化大規模推廣,也不利于圖書館形象的塑造。因此,公共圖書館利用抖音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缺乏思考和總結。
5 對策
紅色文化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是可以被大眾討論的,也是可以被圈層追隨的,但它是有方向的,不是漫無目的的。紅色文化不同于娛樂性或功利性文化,更需要創造外部條件,激發內在需求,應在傳統傳播模式的基礎上挖掘自身特色,形成紅色文化傳播特有的創新模式,形成長效機制。如今,全社會對互聯網正能量的呼聲與日俱增,抖音平臺需要紅色文化的聲音,紅色文化的傳播也需要抖音平臺的加持。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需要在自身定位、紅色文化屬性與抖音平臺調性之間把握平衡,這決定了必須遵循正能量加流量的傳播方向。優秀的紅色文化能培養人民群眾積極的認知與心智,符合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公共圖書館要順勢而為,主動貼合抖音平臺運營邏輯與用戶消費習慣,加大紅色文化在抖音平臺的聲音,利用抖音呈現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紅色文化“刷屏之作”和“爆款產品”,利用流量策略放大紅色文化所擁有的勢能效應,讓紅色文化成功出圈。
5.1 符合短視頻平臺的傳播類型
5.1.1 熱點型
社會熱點會使個人在社會環境和氛圍中受到激勵,形成周圍人都在關注、自己也想去了解的動力。借勢熱點,可以給紅色文化傳播帶來巨大的流量。以往紅色文化傳播自帶“高冷”氣質,其天生的距離感很難激發群眾興趣,而社會熱點本身攜帶的火熱“流量基因”可以“軟化”紅色文化的“堅硬度”。另外,熱點內容涉及面廣,用戶群體龐大,有全網聚焦的特點,對社會群體具有廣泛吸引力,由于曝光量足夠大,這類視頻可以帶來較大的播放量,利用熱點挖掘的紅色文化內容題材將打破“曲高和寡”的框限。當今時代,應通過熱點追逐注意力資源,公共圖書館抖音號傳播紅色文化要學會主動貼合平臺傾向,把紅色文化內涵與熱點的創意結合起來,將紅色文化和現代社會的關注熱點、要點有效結合,增加新穎的記憶點,讓紅色文化知識泛化普及到生活各處,使其展現出符合當代受眾需求的全新魅力及生命力,快速抓住用戶注意力,使他們更愿意了解、追求紅色文化。
熱點本身不是重點,要通過熱點挖掘引出紅色文化內涵,圖書館員應該開放創作思維,增強紅色作品熱點借勢意識,立足圖書館自身特色,選擇契合紅色文化內涵、具有正能量的熱點切入創作,生成基于熱點的紅色文化傳播熱門作品。比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點贊量上萬的“紅色記憶”系列,時刻對社會熱點做出反應,及時推送自身加工的相關紅色文化故事,短視頻標題簡單又有沖擊力,雖然是我們熟悉的黃繼光、邱少云等話題,但切入點新穎,能夠立刻抓住讀者眼球,在千篇一律的熱點中脫穎而出,內容不僅有價值而且有趣。把紅色文化價值理念的灌輸和引導的著力點延伸到新媒體抖音領域,需要公共圖書館逐步增強紅色文化的熱點加工能力,以群眾喜愛的方式打造紅色文化推廣熱度。公共圖書館要有自己的辨識、態度,傳播紅色文化同時也是對自己形象的重新塑造。
5.1.2 標簽型
如果說熱點型傳播偏向于紅色文化知識的普及,資源內容分布比較零散,那標簽型則更強調內容的風格化和系列化,即偏垂類的傳播,有更強的目的性和需求性,往往能精準吸引某一類目標群體。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紅色記憶”系列之所以整體表現不錯,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其系列化、垂直度高、標簽明顯。
標簽型的紅色文化傳播表現為公共圖書館根據自身地域、定位、館藏資源的差異,將需要傳播推廣的紅色文化內容按照某類主題整合歸類,優化資源內容,自我打造連續性的主題系列作品。可從門類上區分,比如紅色電影系列、紅色音樂系列、文書文獻系列、紅色遺址系列;也可以從形式上區分,比如紅色文化宣講、紅色文化體驗;還可以從紅色文化受眾區分,比如青少年趣味學習模式、專家學者研究模式。目前,圖書館雖然有紅色經典影視的展播活動,比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火紅的七月·紅色經典影展”系列、“這100部經典老電影你看過嗎”, 但是內容組織較為碎片化。理想的紅色經典影視推廣應該要有明確的背后紅色邏輯,形成一條完整的“故事鏈”,要培育用戶對紅色文化及紅色精神的辨析欣賞能力,而不是停留在對紅色電影的簡單告知這種淺層次推廣階段。
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角色塑造、一問一答、主播模式、讓革命故事和歷史遺跡成為自己的“講述人”等推廣方式打造自己的特色人設。這類推廣模式致力于打造主題細分和垂直生態系統,辨識度高、垂直度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大視野地推廣紅色文化,使用戶對紅色文化知識形成整體性認知,為紅色資源的后續傳播奠定基礎。標簽型傳播模式具備鮮明的定位,其優質內容能實現“種草效應”,吸引用戶興趣,大量內容沉淀會不斷強化用戶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在大數據算法的運作機制下,抖音會基于用戶的興趣和需求以及圖書館創作的垂直度來充分發揮這類文化傳播優勢。隨著受眾和推廣者的匹配度越來越高,用戶間互動的生態活性被激活,紅色文化傳播效率會得到極大地提高。
5.1.3 營銷型
紅色文化推廣本質上是一種專題式的推廣類型,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等人上門服務思維和模式已經與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服務大環境脫節。營銷型的紅色文化傳播要求公共圖書館培養流量思維、網紅思維,以營銷的思路推廣紅色文化,把公共圖書館打造成紅色文化“打卡”新地標,加速在抖音平臺的推廣。如青海省圖書館的“童心向黨·紅色故事匯”系列作品,構思新穎,但缺乏互動宣傳,因此效果不佳。
紅色文化一般有自己的熱點、節點,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用戶紅色文化意識。首先,要對紅色節日提前預熱和造勢,制作熱點紅色文化傳播營銷視頻,基于抖音優勢資源進行集中或者分批投放,讓紅色文化多角度、多渠道、立體化傳播滲透,用豐富的觸點和內容,多次觸達用戶,多維度激活其興趣,提高自身抖音賬號的關注度,增加紅色文化在大眾中的曝光率,快速形成輿論引導。公共圖書館可以發起具有社會意義和正能量的話題和活動,多與抖音官方活動互動,增強在抖音平臺的曝光率,如發布主題視頻、舉辦點贊量挑戰活動,營造節日氛圍感。其次,要營造紅色文化交流的大型生態環境,公共圖書館要創造足以引出話題的玩法和內容,激發用戶創作,比如“拍同款”“跟拍”,全民參與的形式能夠很好地彌補紅色文化受眾面、傳播力的不足,助推紅色文化的普及,同時注重與線下閱讀推廣活動鏈接,形成關聯互動機制。最后,紅色文化推廣的最終目的是紅色文化素養的形成,圖書館在開展營銷宣傳活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總結,依據用戶的體驗反饋信息,適時對未來營銷策略進行修正,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5.2 短視頻中紅色文化傳播路徑
需求和情感培育是紅色文化入腦入心的兩個前提,抖音短視頻助力紅色文化傳播應從滿足用戶需求和情感體驗的角度入手。公共圖書館要基于用戶興趣,選擇用戶喜聞樂見的內容題材,敘事表達上貼合用戶心理,重視用戶反饋、互動,最大程度擴大傳播效果。
5.2.1 內容為王
吳建中在《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一輪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基調》中談及全媒體服務時指出:“轉型不是要從印刷型走向數字型,也不是相反,而是要求我們超越載體,把重心放在內容上。[18]”公共圖書館在短視頻語境下要實現紅色文化的有效傳播,核心在于內容的選擇上。圖書館員要在豐富的紅色資源中深挖素材,并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比如調查的34家公共圖書館都不約而同地涉及建黨百年這個宏大主題,要在短短幾十秒的作品里凸顯思想性,就需要善于發現角度。可以借鑒人民日報新媒體創作的建黨百年主題MV《少年》,其歌詞是根據黨史以及近幾年的時事結合旋律進行改編的,被網友稱贊“又正又潮”。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的紅色文化推廣者要正確理解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要有辨識、有態度、有硬度也要有溫度,要做好內容策劃,發揚紅色題材的資源優勢,選擇、加工、改編適合讀者審美心理的紅色題材,在耳熟能詳的紅色人物事件上,傳播自己獨到的思想。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紅色記憶”系列視頻在弘揚英雄精神時,并不是簡單對英雄人物進行敘述,而是去挖掘鮮為人知但又能打動讀者心靈的細節,讓視頻文案語言更貼近生活,避免扁平化、模式化宣傳。此外,打造現代化紅色文化形象,用短視頻平臺的直觀性和親民性實現紅色文化和人民群眾的有效銜接,這樣紅色文化才能更加貼近人民生活,也更易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公共圖書館應基于圖書館本質,遵循紅色文化精神,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堅守高質量的內容生產,強化正向宣傳與輿論引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持續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新的時代元素和價值引領趨向,傳遞主流聲音。
5.2.2 創新敘事策略
公共圖書館在進行紅色文化推廣時要注意用“接地氣”“有人氣”的方式進行內容輸出,在挖掘高質量、有價值內容的基礎上,運用靈動的傳播方式,通過再演繹、再挖掘,解構固有的呆板老套敘事框架,革新紅色文化推廣的敘述策略,適當迎合抖音平臺敘事特色及語境,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基于抖音平臺趣味性、年輕化的特征,紅色文化推廣要從宏大的、歷史的場景和理論化的敘述轉向現實的、具體的、生動的場景中,并利用特效剪輯、背景音樂實現視覺與聽覺的共通,營造沉浸式、場景式的環境氛圍,讓受眾深陷其中,產生情感共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舍身堵槍眼的鋼鐵戰士 他叫黃繼光 永遠21歲!》簡短而具有沖擊力的標題震撼人心,其中“鋼鐵戰士”“永遠21歲”等字眼以及感嘆號的運用,能迅速激發用戶最為樸實的情感,再配上圖片和音樂,剪輯成幾十秒的短視頻發布,迅速獲得大量點贊轉發。這樣,紅色文化將不斷被喚醒并在整個社會氛圍中鞏固,形成群眾性的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
5.2.3 重視用戶反饋
近年來,圖書館界越來越重視傳播的效果評價,對于以提升用戶對紅色文化及紅色精神的認知、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引導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及參與行為為最終傳播目的的紅色文化,效果評價尤為重要。因此,紅色文化推廣的關注點不管是何種推廣內容、推廣形式,都應重點考慮讀者接受和參與程度。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紅色記憶”系列之所以表現突出,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明顯的交流互動特征,圖書館員在短視頻的評論區發表薦書語,通過延伸閱讀向讀者推薦相關主題圖書,并與用戶進行即時互動,還建立了粉絲群。此外,抖音本身即定位于視頻社交應用,沉浸式體驗及交流互動特征十分明顯,是全方位、動態化的信息資源推廣與交流互動空間。公共圖書館想要真正在該平臺獲得紅色文化推廣空間,需要館員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進行相關數據的梳理以及活動反饋和輿情發展狀態的把握與管理,不僅需要進行內容生產創新、敘事風格革新,還需要將自身轉變為社交主體,與用戶進行互動交往。公共圖書館可以打造賬號的人格化屬性,通過人格化表達與粉絲進行日常的交流與互動,營造親近感與陪伴感。同時,要合理利用平臺特性對用戶反饋和推廣效果做出評估。利用抖音號后臺獲取用戶行為數據,充分分析讀者需求,繪制用戶畫像,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信息。感知用戶對于紅色文化推廣活動的心理態度和收獲,通過精準推廣服務實現紅色文化資源高效傳播。
6 結語
目前,短視頻平臺是公共圖書館傳播紅色文化正在嘗試的新領域,筆者探討了3種傳播類型,并提出了3種傳播路徑,試圖在短視頻語境下為紅色文化傳播工作搭建一個可操控、可執行并且具有柔韌性、伸展性的理論框架,彌補以往公共圖書館利用短視頻傳播紅色文化效果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隨著抖音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要繼續優化紅色文化傳播機制,從各類紅色實踐成果中提煉理論,不斷指導、修正形成新的實踐,讓紅色文化傳播更具成效、更接地氣、更受歡迎。
注釋:
1 渠長根在《紅色文化概論》一書中認為,“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開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動后形成的,可被人民群眾開發利用的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歷史遺存。
② 《2021短視頻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抖音(6.72億)的月活躍用戶規模位列第一。
③ 抖音號傳播力指數(DCI)V1.0通過對抖音賬號發布短視頻的數量、互動狀況、覆蓋用戶程度來綜合體現抖音號在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影響力。
④ 數據參考山東省圖書館參考咨詢部所編的2022年4-6月《全國公共圖書館視頻服務監測季報》。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2-02-25].https://www.cnnic.cn/NMediaFile/2023/0807/MAIN1691372884990HDTP1
QOST8.pdf.
[2] 黃楚新.我國移動短視頻發展現狀及趨勢[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5):91-101.
[3]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EB/OL].[2021-06-05].http://www.cnsa.cn/attach/0/2112271351275360.pdf.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EB/OL].[2021-06-10].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ggfw/202106/P02021062359867333
8311.pdf.
[5] 王德銀.基于PEST分析的公共圖書館移動短視頻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0):91-97.
[6] 曾一昕,張齊婕.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公眾平臺建設現狀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0(4):13-18.
[7] 孫雨,陳鳳娟.公共圖書館“抖音”短視頻服務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1):85-94.
[8] 明均仁,朱君妍,吳曉英.公共圖書館短視頻服務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2(1):22-27.
[9] 韓世曦,曾粵亮.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抖音短視頻運營現狀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1(12):30-37,10.
[10] 隋鑫,顏雨欽.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短視頻服務運營探析——基于抖音App的數據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1(1):65-71.
[11] 臺鈺瑩.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抖音運營效率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7):44-50.
[12] 曾群,黃武英.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傳播效果影響因素組態路徑研究——基于120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2(7):66-73.
[13] 姜玲.圖書館“爆款”短視頻特征分析及短視頻平臺運營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6):128-136.
[14] 王興蘭,夏曉紅.圖書館短視頻賬號傳播力研究——以省級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1(5):45-52.
[15] 吳若航,儲節旺.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短視頻知識營銷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6):5-11.
[16] 容海萍.基于TAM模型的公共圖書館短視頻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10):110-118.
[17] 艾媒咨詢.艾媒報告|2019中國短視頻創新趨勢專題研究報告[EB/OL].[2019-09-11].https://report.iimedia.cn/report.jsp?reportId=38875amp;acPlatCode=sohuamp;acFrom
=bg38875.pdf.
[18] 吳建中.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一輪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基調[J].圖書與情報,2020(6):73-76.
王 沁 女,1989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閱讀推廣、圖書館建設、元宇宙、新媒體。
(收稿日期:2023-02-17;責編:劉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