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杰
摘 要:為了解信陽市的雞弓形蟲感染情況,本研究于2023年3~8月從信陽市5個地區部分雞場采集血清樣品477份,通過間接血凝試驗檢測弓形蟲病感染情況。結果共發現122份弓形蟲陽性血清,平均陽性率為25.58%;不同地區雞弓形蟲病感染率差異較大,其中羅山縣和平橋區陽性率最高,分別為34.09%(30/88)和32.25%(33/102),光山縣和潢川縣次之,分別為24.74%(24/97)和28.57%(18/63),而新縣最低,為13.39%(17/127);不同養殖模式和年齡雞群的弓形蟲病感染率差異較大,其中散養雞場的樣品陽性率高于規模化養殖場;高齡雞群血清弓形蟲抗體陽性率高于低齡雞群。以上研究表明,信陽市的雞弓形蟲病廣泛流行,應加強飼養管理并實施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雞;弓形蟲;血清學;感染情況;調查
中圖分類號:S858.311.3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085(2024)05-095-03
弓形蟲病屬于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感染引起,該病的流行嚴重威脅全世界畜禽養殖業,同時也是巨大的公共衛生安全威脅隱患[1]。弓形蟲可感染多種動物,家禽通過攝入含弓形蟲卵囊的飼料或飲水而感染該病,多呈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禽弓形蟲病很容易被忽視。弓形蟲可在家禽組織中形成包囊,養殖人員或消費者在處理肉產品過程中可能感染弓形蟲病,而人類感染弓形蟲病可出現系列臨床癥狀,其中孕婦感染該病會出現流產、死胎等繁殖障礙,因此調查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對于保障養殖人員或消費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地區報道過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且大部分地區感染情況都較為嚴重,但河南省相關報道較為少見。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初步調查信陽市的雞弓形蟲感染情況,于2023年采用間接血凝試驗對信陽市5個地區部分雞場采集的477份血清樣品進行檢測,其調查結果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來源
本研究開展于2023年3~8月,從信陽市潢川縣、光山縣、平橋區、羅山縣和新縣5個縣部分雞場分別采集血清樣品63份、97份、102份、88份和127份。每只雞采集血液樣品(3~5 mL/只)置于凝血管內,待血清析出后將其置于1.5 mL離心管,標記相關信息(如采樣地點、時間和雞齡等)后,保存于-20 ℃,待檢。此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各養雞場飼養環境及雞場是否飼養犬貓等弓形蟲的易感動物。
1.2? 檢測方法
本研究所用弓形蟲間接血凝抗體檢測試劑盒為蘭州獸醫研究所產品。樣品處理和檢測流程均嚴格參考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每次檢測過程均設置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在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結果均成立的前提下,待檢血清滴度≥1:64可判定為弓形蟲抗體陽性。
2? 結果
2.1? 信陽市不同地區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本研究共采集477份血清樣品用于初步調查雞弓形蟲病感染情況。結果共檢測到122份陽性血清,平均陽性率為25.58%。被調查的5個地區來源樣品弓形蟲抗體陽性率為13.39%~34.09%,其中羅山縣和平橋區來源樣品陽性率最高,分別為34.09%(30/88)和32.25%(33/102),光山縣和潢川縣次之,分別為24.74%(24/97)和28.57%(18/63),而新縣最低,為13.39%(17/127)。
2.2? 不同養殖模式雞群弓形蟲病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本研究采集的477份樣品中有294份樣品來源于25個散養場,剩余樣品(n=183)來源于9個規模化養殖場。調查結果發現,14個散養雞場中有93份血清樣品為弓形蟲抗體陽性,場陽性率和樣品陽性率分別為56.0%(14/25)和34.63%(93/294);3個規模化雞場中29份檢測為陽性,場陽性率和樣品陽性率分別為33.33%(3/9)和15.85%(29/183)。
2.3? 不同年齡段雞群弓形蟲病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為分析不同年齡段雞群弓形蟲病流行情況,本研究按照雞群不同年齡階段分為4組,分別為低于6月齡、6~12月齡、1~2年和2年以上,調查樣品數量分別為53份、112份、178份和134份。調查結果發現,2年以上雞群血清弓形蟲抗體陽性率為38.80%(52/134);1~2年雞群陽性率次之,為29.21%(52/178);而低于6月齡和6~12月齡雞群陽性率最低,分別為9.43%(5/53)和11.61%(13/112)。
3? 討論
弓形蟲屬于原生動物寄生蟲,具有廣泛的中間宿主,可以在所有溫血動物中建立感染,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目前,信陽市的雞飼養生產方式還存在散養模式,這種模式更容易造成弓形蟲在農村地區流行,因此,弓形蟲很容易在不同動物中呈閉環流行。感染弓形蟲后,雞無明顯臨床癥狀而容易被忽視,若弓形蟲在雞群中廣泛流行,這勢必會提高其它動物和人感染弓形蟲的風險。人類主要通過攝入含弓形蟲卵囊的飲水和食物而感染弓形蟲,而我國為雞肉消費大國,每年雞肉消費量超過千萬噸,因此感染弓形蟲的雞肉對公共衛生安全可造成巨大的威脅[3]。換而言之,調查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對于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這有利于養雞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健康[4]。
本次調查發現,信陽市部分地區雞弓形蟲感染率為25.58%,這低于湖南省不同地區雞弓形蟲感染情況調查結果(33.7%,118/350)[2],但高于延邊地區雞弓形蟲抗體檢出率(19.64%,66/339)[5]。說明雞弓形蟲病在國內不同地區感染情況有所差異,但感染率都較高,這可能是由于雞弓形蟲病臨床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養殖企業(戶)忽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調查雞弓形蟲病流行特點,為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此外,本研究調查結果高于2015年孫何云等[4]對信陽市部分地區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調查結果(14.2%,536/3774),一方面,這說明雞弓形蟲病在信陽市一直廣泛流行,對當地養雞業健康發展具有潛在的威脅;另一方面,近年來消費者對雞肉需求量逐年增加,信陽市的肉雞養殖量和養殖密度逐年提高,這有利于雞弓形蟲病的流行;此外,本次研究調查的地區和樣品數量偏少,后續研究采集更多的樣本用于評估信陽市的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
進一步分析發現,散養雞場無論是場陽性率還是樣品陽性率均高于規模化雞場,這可能與弓形蟲的傳播途徑有關。散養雞活動空間大,喜歡在土里刨食,而農村地區喜歡養犬、貓等弓形蟲的易感動物,家貓和野生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弓形蟲感染性卵囊可隨犬貓糞便排出外界,散養雞因接觸到弓形蟲卵囊污染的土壤或犬貓糞便而感染該病[3];此外,調研過程中發現大部分散養雞養殖在田園或山坡,環境相對簡陋且潮濕,這有利于弓形蟲卵囊的繁殖[5]。分析不同年齡段雞群弓形蟲病感染情況差異可見,高齡雞群血清弓形蟲抗體陽性率高于低齡雞群,這與唐婉晴等[2]調查結果一致。弓形蟲可隨犬貓糞便污染外界環境,而雞群通過攝入含弓形蟲卵囊而感染該病,由于感染弓形蟲后雞無明顯臨床癥狀,因此雞不會因為感染該病而被淘汰或屠宰,故而高齡雞群感染弓形蟲病的風險較低齡雞群更高。因此,養殖企業(戶)應該提高雞群飼養和活動場地的消毒頻率,切斷弓形蟲卵囊的傳播途徑,降低雞群感染弓形蟲的風險。
總體而言,本研究初步調查了信陽市的雞弓形蟲病流行情況,發現不同地區均存在該病的流行,且情況較為嚴重。因此,養殖企業(戶)應該重視該病的防控,針對散養雞而言,可以限制散養雞的活動范圍,減少雞群接觸弓形蟲卵囊的風險;雞舍內避免犬和貓出入,保持雞舍干燥衛生,做好滅鼠工作,同時定期選用消毒劑(如強酸、強堿或熏蒸劑)對雞舍進行消毒等[1]。考慮到弓形蟲病流行所造成巨大的公共衛生安全隱患,養殖人員或消費者在處理雞肉過程中,應將雞肉煮熟后食用;不要將雞內臟直接飼喂犬貓等弓形蟲的易感動物;孕婦應減少與畜禽接觸,以降低感染弓形蟲病的幾率;及時清理犬貓糞便等,降低弓形蟲卵囊污染外界環境,以降低人和其他易感動物感染弓形蟲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珂,劉欣超,趙津.云南省家禽弓形蟲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分型研究[J].畜牧與獸醫,2021, 53(10): 105-111.
[2]? 唐琬晴,李芬,周雨菁.湖南省部分地區雞弓形蟲感染情況調查[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22(6): 26-27.
[3]? 馮永杰,陸瑤瑤,黨冰怡. 散養雞新孢子蟲、弓形蟲血清與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獸醫學報,2017, 37(9): 1726-1730.
[4]? 孫何云,張軼,張璐璐.信陽地區雞弓形蟲病血清學調查與分析[J].家禽科學,2016(6): 48-49.
[5]? 伍生軍,趙達卓,孫福亮.延邊地區雞弓形蟲血清學的初步調查[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22):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