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欣?劉禹宏
摘要:黑龍江省作為重工業大省,堅持將農業體系、林業體系和水產業體系作為主導產業,這些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依托黑龍江省的地理優勢和豐富資源,隨著資源型經濟不斷發展,黑龍江省逐漸展現出資源短缺和人口外流等問題。黑龍江省需要把握歷史機遇,重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以此作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本文首先對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其次對黑龍江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劣勢進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黑龍江省應采取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路徑與方法。
關鍵詞:黑龍江?。粦鹇孕孕屡d產業;優劣勢;路徑
引言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廣闊市場需求前景,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它是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具備技術密集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等特征,代表現代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方向[1]。“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我們要面向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于開辟產業新領域。就黑龍江省而言,正試圖由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工業大省轉型,但是傳統支柱產業和高能耗產業比重仍然較高,新興支柱產業還需要進一步培育和壯大。
一、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及分析
(一)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支撐制度
黑龍江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的科技力量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體制的改革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和創新主體的活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等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
“十四五”是黑龍江省開啟龍江現代化新征程的起點,是以科技為支撐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時期,是實現全面振興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新一輪加速到來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黑龍江省加速實現全面振興形成了歷史性交匯,這將為黑龍江省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的發展引擎,形成新的發展優勢,提供更多的新的發展空間。
黑龍江省一定要將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科技創新發展的各個方面,抓住國家在推動東北振興方面取得新突破的重大機遇,對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進行統籌安排,提升黑龍江省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黑龍江省科技創新發展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
(二)橫向對比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及分析
通過對各省工業企業研發投入、新產品銷售額、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技術市場交易量等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第一,黑龍江省位于東北地區,與東南沿海的一些區域相比,在交通、地理、經濟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近幾年,在研發、新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在全國都屬于中下游;第二,相對于珠三角和長三角而言,黑龍江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黑龍江省與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相比,其高科技產業在全國的比重仍有很大的差距。
黑龍江省工業經濟穩中有進,不斷加強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集聚區的形成逐步對全省經濟發展起到支撐作用,但主要經濟指標仍然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但與經濟發達省份比較,仍存在規模小、競爭力弱、科技人才缺乏、市場機制不完善、融資渠道不暢、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帶動增長作用不夠明顯等問題。
(三)縱向對比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及分析
1.把握重點。黑龍江省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六大產業作為其主要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預見性。
2.明確目標。黑龍江省努力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帶動和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并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方面位居全國前列[2]。
3.規劃先行。黑龍江省陸續出臺了《黑龍江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等專項計劃,相繼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案》《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等政策性文件[3]。
4.大項目建設積極推進。2022年黑龍江省建設省級重點項目500個,完成年度投資2265.7億元,同比增長25.3%。2023年確定省級重點項目達到1000個。
二、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一)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勢
1.高新產業提供基礎
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新產業密切相關,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現代制造等產業都脫胎于高新產業。其中新能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新能源方面,黑龍江省在水能、風能、生物能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2.創新投入較快增長催動科技產出
近年來,黑龍江省投入大幅增加,2021年R&D活動內部經費支出15.9億元,比2021年增長2.8倍。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15.8億元,比2021年增長3.4倍。全年技術引進經費近2.7億元,分別比2021年增長67倍、增長45.6倍??萍纪度氲妮^快增長,帶動高技術水平提升和新產品增長。2023年,全社會R&D投入達到217.8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要素優化,增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推動銀行、擔保、風投、保險等機構之間建立融資聯盟,協同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二是加快發展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新興產業園區,可以在增加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同時發揮好高校在技術研發中的領頭作用。三是要拓展戰略新興行業的市場,增加戰略新興行業的產品采購,并積極鼓勵和引導全省戰略新興行業的產品應用。
4.冰雪釋放經濟動能
2017年至2022年,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綜合實力穩步提升。2022年,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指數達到185.5點,同比增長9.38%,較基期增長85.5%,產業競爭力實現新突破。在冬奧冰雪熱的持續影響下,黑龍江緊抓自身冰雪優勢,大力推進冰雪景區、度假區、專業滑冰滑雪場地提質升級,創新冰雪旅游產品供給,以“冰雪+”思維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全產業影響力、競爭力持續向前[4]。
(二)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劣勢
1.產業投資不足,總體規模偏小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較大,風險也較高,從而導致投資者對新興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不高,而政府的資金支持也很有限,因此,一些研發和技術改造中有潛力的項目面臨著資金瓶頸的制約。黑龍江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中小企業占主導地位,但很少有龍頭企業,總體實力偏弱,大部分行業的集中程度不高,很難形成規模效應以及完善的產業鏈條。
2.偏重傳統行業,資源優勢利用率低
黑龍江省具有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產業的資源優勢,但是,由于其初級加工產品較多,高檔產品較少,且產業鏈較短,工業化水平不高,因此,黑龍江省資源優勢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
3.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完全形成
在一些重要的領域,由于科研和研發資源的整合程度不夠,科研和研發工作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企業自主創新與系統集成能力較弱,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較少,高端產品研發與生產應用不相適應,產學研結合緩慢,難以支持產業層次的迅速提高和產業創新能力的持續增強。
4.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速度緩慢
黑龍江省各大城市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同時地理位置相近。所占資源和行業特點具有高度的相似性[5]。各個城市區域之間缺少協作,忽視了整體的發展,甚至形成了一種相互競爭的局面,從而造成了區域整體經濟的不穩定和不明確的位置,使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得不到充分地開發和利用,甚至有可能被浪費。
5.資源、能源可利用率減少
盡管黑龍江省資源十分豐富,但因各地資源的同一性,造成了資源的消耗日趨嚴重。隨著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導致原有的資源型城鎮區域的能源儲備的下降。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會不斷加速對能源的消耗,加速發展與資源不足的矛盾會越來越尖銳。
6.人才層次配置不合理,流失嚴重
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技術密集的特征,對高科技人才的要求較高,而黑龍江省因人才總量不足、高端人才缺乏、整體人才水平滯后、人才結構不合理、無法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先進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
三、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及路徑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1.數字技術
黑龍江省應以數字孿生、人機協同、邊緣計算、6G等數字科技前沿為目標,對基礎學科的建設和前沿基礎理論進行規劃,并對前沿基礎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將黑龍江省的數據、科技、人才、平臺、場景等優勢發揮出來,加快應用技術攻關,推動數字技術與黑龍江省重點產業深度滲透融合,對一批工業軟件、智能制造、智慧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技術難題進行攻克。以數字技術為支撐,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水平,加強對醫療、教育、旅游、物流等領域的“互聯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提升數字技術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2.生物技術
黑龍江省要掌握生物科技的前沿發展趨勢,和相關機構加強深入合作,加強前沿生物工程技術的創新發展,深入推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融合工程的深入發展,深入研究并解決在前沿戰略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科學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從黑龍江自身經濟特點出發,對生物育種算法設計、基因合成等方面進行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完善產業鏈條,促進龍江生物工業的迅速發展。
3.冰雪產業技術
黑龍江省要堅持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緊抓自身冰雪優勢,大力推進冰雪景區、度假區、專業滑冰滑雪場地提質升級,創新冰雪旅游產品供給,以“冰雪+”思維推動產業跨界融合,賦能全產業影響力、競爭力持續向前。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黑龍江省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實行減稅和優惠,以減少企業的稅負和生產成本。在資金使用上,應該促使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和各類社會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和集聚,并為受到國家或省內資助的戰略性新興企業確保配套資金。同時,制定相應的政策,推動創新服務、融資服務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扶優培大,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在全省范圍內,黑龍江省應該緊緊圍繞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地區內的所有要素資源都有效地聚集起來,并將龍頭企業的培養工作做好,挑選出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企業,將其列為重點培養的目標,利用資本運作、優化資源配置等手段,將其打造成具有較大經濟規模、較高市場占有率、較強核心競爭力的龍頭型新興企業,并將其作為發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動力,以及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重要支撐。
(四)大力培養輸送新興產業人才
黑龍江省應認真執行國家關于加強對專業、高級人才的培養、引進等方面的有關政策,積極探索新興行業的人才發展策略,健全多層次、多層次的人才引進與激勵機制,優化人才創業環境,促進人才的成長。同時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引進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的人才,以及可以帶項目、帶技術,可以創辦企業,并帶動企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形成“人力資本”的合力,使“人力資本”與“新產業”相匹配。
結語
黑龍江省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把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核心載體,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要持續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催生新動能新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化為龍江高質量振興發展的“強勁增量”。
參考文獻:
[1]曹麗娟.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路徑選擇[J].當代經濟,2022,39(06):62-68.
[2]潘教峰,王曉明,薛俊波等.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未來產業:新方向、新問題、新思路[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3,38(03):407-413.
[3]李超宇.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貿,2014,(10):98.
[4]馬曉玥.為冰雪經濟發展提供參考樣本[N].中國貿易報,2023-11-07(007).
[5]黑龍江省科技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6年)[J].中國科技獎勵,2022,(12):38-46+65.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