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貝貝
摘 ?要:德育是中職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職學生的德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文章以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重點從武德對中職學生德育的影響力和效能兩個角度進行探討,以期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共同推動武德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為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中職學生;德育;武德
立德樹人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核心使命,為教育事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中職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響應,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深度融入學科教學中,重視并推進德育工作的實施,致力于構建全面完善的德育體系,確保在德育實踐中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武德的內涵
武德的內涵隨時代變遷而發展。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武術領域融入了眾多新元素,武德內涵亦逐漸拓展,其核心精神主要圍繞愛國精神、尊師重道以及尚德自強等思想而展開。在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與培育過程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重要任務。因此,武術教育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為此,教育部將武術列為重點項目,并推動其融入校園教育中。在新形勢下的武德,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形成的多維度德育思想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體。
二、武德與德育之間的邏輯關系
武德與德育之間的邏輯關系可視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即德育體系涵蓋了武德教育。道德是一種整合了價值觀、心理活動和行為規范的體系,以善惡為基準,并通過人的內心信念、傳統習俗以及社會輿論等維系。在當代中國的社會道德內涵中,儒家文化占據重要地位,而武德則具體體現了道德在武術領域的特色。
三、武德在中職學生德育中的影響力
(一)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確保中職學生在健康的心態下完成學習任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標之一。武德融入中職教育體系,能夠有效指導學生正確區分是非,保持心理的健康狀態,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武德教育的實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武德觀念,通過武德評價,引發學生的武德情感體驗,培育學生的武德意志力。學生將學會如何控制自己,如何堅持,如何保持獨立以及如何果斷決策。這些體驗都是學生心理狀態逐步優化的表現。同時,武德教育構建了學生的學習驅動機制,激發了學生對武德學習的興趣,端正了學習態度,確保了武德學習的高質量和持續發展。因此,武德活動的開展為學生以更佳狀態投入中職學習創造了條件,為維持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規范學生言行舉止
在中職學生的武術道德修養教育中,武德規范的學習占據重要地位。通過學習武德規范,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必須嚴格依照相應的規范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作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將武德規范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武術禮儀的內涵,并在相關活動中按照禮儀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
首先,中職學生在學習武術、參與武術比賽以及運用武術技能時,必須遵循相應的禮儀規范,包括禮節、禮貌、儀表以及儀式行為等。這些規范是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學生在不同的場合應根據具體情況遵循相應的規范。通過武術合規的思想引導,使學生正確理解并遵守這些規范,以文明禮貌、遵守秩序為自己的言行舉止基準。
其次,通過武德教育,有利于提升中職學生在處理與他人關系時的道德修養。武德行為是俠義精神的外在體現,學生在學校中表現出的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樂于奉獻、樂于合作、堅守諾言等行為,都是對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表現。在武德的熏陶下,學生逐漸學會換位思考,將武德行為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不斷提升武德教育的價值,并有效預防欺凌行為的發生。
最后,通過武德與武技的結合,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形和身體姿態。在武德教育的引導下,學生的精神風貌得以提升,體形更加健康,身體素質不斷增強,個人氣質也逐步塑造出來。無論是在站姿、坐姿還是走姿,學生都能以正確的姿態應對,從而展現出良好的精氣神。
(三)提升學生的自信和自律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生的主動學習已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在武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自我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效推動自主學習的進程。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而言,借助武德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時,應著重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讓學生深刻理解自我管理能力對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作用。在德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針對部分自卑心理較強的學生進行武德的引導與熏陶,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愉悅感。經過武德教育的培養,不少原本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大膽發言,積極參與同學間的討論與辨析;同時,一些原本較為調皮的學生也在武德教育的熏陶下逐漸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進而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實現中職學生傳統文化修養的提升
武德是武術的精髓與靈魂,其深厚的根基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它以儒家思想為思想基石,巧妙地融合了道家、佛家、墨家等多元文化,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同時,武德還積極吸納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滿了時代氣息。因此,中職學生武德教育的實施,對提升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五)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武德不僅是一種個人的道德修養,它還與國家的榮譽、民族的尊嚴緊密相連。武德強調的忠誠、勇敢、正義等品質,與愛國主義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在中職學生的武德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深刻理解武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通過學習武德,學生會更加珍惜和尊重國家的榮譽,愿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武德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武術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承載著傳承和發揚的重要使命。中職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武術技能的同時,也應承擔起傳承和發揚武術文化的責任。學生應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將武術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四、武德在中職學生德育中的效能發揮策略
(一)以說服的方式深化武德理解
說服教育作為一種廣泛采用的教育手段,在德育實踐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中職武術教育中,教師尤其應重視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推動武德的深度滲透,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武德的內涵,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中職武術沖拳項目為例,學生在完成高強度訓練后,身心疲憊,此時易產生以力量展示為目標的練習心態。教師會發現,部分學生在練習中表現出過于激烈的動作,甚至出現傷害事故,如流鼻血等情況,而周圍學生卻對此表現出贊賞的態度。面對這種情況,武術教師應及時介入,引導學生認識學習武術動作的目的并非僅僅展示力量,而是培養自我保護能力、強健體魄以及學會保護他人。在武術的練習和切磋中,展現出良好的武德至關重要,這是學習武術的基本出發點。若缺乏這一認知,武術學習便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通過教師的及時引導和教育,學生會迅速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向教師道歉,承諾今后將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說服教育在武德滲透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使學生真正認識武德的價值,才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武術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
(二)建立獎懲機制,深化武德教育
將武德精神融入日常德育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構建一套完善的獎懲機制。對積極踐行武德、嚴于律己的學生,應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彰;而對違反武德原則、行為不端的學生,則必須予以適當的懲處。這種獎懲分明的教育方式有助于營造更為理想的武德教育氛圍。以中職武術教學為例,若某學生在日常訓練中能恪守武德規范,即便在競技場上占有明顯優勢,仍能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對手,甚至在對手受挫時伸出援手,那么在比賽結束后,教師應對該學生表現出的武德精神給予高度評價和獎勵。此舉不僅能彰顯武德的正面影響力,還能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學習并踐行武德。反之,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欺負同學、行為不文明、違反武德原則的行為,教師應依據嚴重程度制訂相應的懲處措施,確保獎懲機制在武德教育中發揮實效。在實施懲處時,教師必須審慎考慮懲處方式和程度,既要體現教育意義,又要避免過度懲罰,以充分發揮出武德教育的積極作用。
(三)有效樹立榜樣,深化武德教育的實施
榜樣對學生具有顯著的激勵作用。因此,在中職武德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精心挑選合適的典范,以鼓勵學生向榜樣學習,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內化武德精神。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影視作品中的武俠形象和紅軍形象作為典范,引導學生觀看相關影視作品,使學生深入思考角色在特定情境下做出選擇的原因,進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武德教育的深層含義。在挑選榜樣時,教師應確保這些形象能夠正面展現武德精神,如忠誠、勇敢、公正、自律等。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這些形象背后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幫助學生認識這些品質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踐價值,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武德精神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向榜樣學習的動力。
另一方面,教師應在學生中發掘將武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典型例子。這些示范學生可能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表現出色,他們的行為能夠生動地展示武德精神在實際行動中的體現。教師應及時對這些學生的優秀行為進行肯定和表揚,通過舉辦表彰活動、分享會等形式,讓其他學生了解并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行為習慣。通過這種方式,榜樣在學生中的激勵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將更加積極地參與中職武德教育活動中來,深入理解并內化武德精神。同時,這也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注重武德課程體系構建,優化武德教育方式
為確保武德教育在中職德育體系中的有效融入,學校應著力構建完善的武德課程體系,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優化武德教育方式,以提升教育效果。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學校可以成立武德課程體系構建小組,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就中職學校武德教育目標、方式及課程體系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并結合各校武德教育資源分布特點,科學構建校本課程體系,確保武德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另一方面,武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具備創新意識,積極引入小組合作、任務驅動、微課及多媒體教學等模式,使中職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武德內涵,從而持續提升武德教育的綜合效果。
(五)建立完善武德評價體系,優化武德教育過程
在推進武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必須重視武德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中職武德教育的效果和科學性進行全面評估和研究,形成詳盡的評估報告,以便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這樣,在未來的武德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從而提高武德教育的整體效果。具體而言,一方面,學校應積極構建武德評價體系,引入多元化的武德教育評價指標,包括武德內涵的理解、武德理念的認知、武德理念的貫徹執行以及武德素養等,確保從多個角度全面評估武德活動的開展情況,形成科學的評價結果。這樣,武德評價系統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獲得武德評價結果后,中職學生和武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反思自身在武德素養或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優化武德教育或學習過程,進一步提升武德評價系統的效能。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武德教育氛圍,實現武德教育系統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應重視職業教育改革,正確理解武德在德育中的多維效能,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武德與德育,形成完善的武德教育體系。這樣,中職學生在理想的教育環境下,能正確理解武德內涵,將武德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為素養和能力成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武德教育工作者應發揮引導者作用,開展多樣化的武德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學校也應發揮自身效能,構建武德教育環境,形成健全的投入機制,實現武德與德育的有機整合。
參考文獻:
[1]張肸,孟峰年. 具身認知視閾下武德與學校德育的融合研究[J]. 武術研究,2022,7(09):17-20.
[2]劉亞娟. 淺談中職學校如何推進學生德育工作[J]. 高考,2017(30):292.
[3]章曉丹. 加強中職學校德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點看法[J]. 時代教育,2017(06):69.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