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霞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快板被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小學多學科教學中,成為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方法,本課題的提出旨在探討傳統快板與小學多學科融合,通過實踐探索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以推動教學的創新與發展。將快板傳統藝術融入進小學多學科課堂教學,被看成教育改革過程中最為新穎和最具亮點的手段,更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嘗試。
一、快板傳統藝術的歷史背景
快板,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風格的藝術形式,它起源于宋代,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快板以其明快有力的節奏、朗朗上口的韻律和生動形象的表演形式,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能夠迅速調動聽眾的情緒,營造出熱烈的藝術氛圍。[1]
二、學科融合是當下小學階段教育的發展趨勢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基于學科課程的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要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由此可見,學科融合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現代教育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求的落實。[2]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及綜述
(一)有關“傳統快板藝術”的研究
在國外,盡管沒有直接針對傳統快板藝術與多學科融合創新的實踐研究,但對于傳統音樂文化在現代音樂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已有較多探討。一些國外學者提倡將本土音樂文化融入多學科中,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這些研究雖然與本課題的研究對象不同,但在理念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3]
在國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傳統快板在教學中的應用。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探討快板藝術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點,為教學提供理論基礎;二是分析各學科教學的現狀與不足,提出將快板融入教學的必要性;三是實踐探索快板與多學科教學的融合方式,總結教學經驗與案例;這些研究為快板在多學科教學中的融合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二)有關“學科融合”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傳統的學科受到挑戰,譬如年鑒學派就大力提倡“多學科制度”。他們倡議融合各門社會科學,甚至還要將自然科學融為一體,人們研究的視野從分化轉向融合。國內則越來越重視關于“學科融合”這個關鍵詞的研究。發展至今,跨學科融合式教學作為一種創新教育模式,已經在國內外教育領域中達成了高度的共識。[4]
(三)綜述
傳統快板藝術與小學多學科融合創新,若兩者優勢疊加,定能為我校特色課程開拓出嶄新之路。通過將快板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研究方法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本課題,具體的操作措施以行動研究法為主,通過以下三種研究方法對此進行研究。
(一)文獻研究法
借助網絡途徑,仔細查閱整理國內外“快板藝術”“學科融合”“主題教學”“順口溜”相關文獻及表演視頻,擬學習《快板藝術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教學平翹舌字音的一些辦法》等相關專業文獻,確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完成文獻綜述,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5]
(二)調查研究法
擬設計關于“小學中高年級快板藝術教學實踐”調查問卷與“小學低學段學生快板水平現狀”訪談提綱,擬從“你了解什么是快板嗎”“你愿意在其他課堂上學習快板嗎”“你在課堂上學過哪些快板知識”“你會說哪些題材的快板段子”“你會打哪些快板段子”等五方面進行設計,了解學生當前快板藝術水平現狀。同時對以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為代表的老師發放“快板傳統藝術與小學多學科融合的創新研究”調查問卷,了解教師群體的落實推進情況和策略方法,根據了解到的整體情況、特殊情況和個體差異推進下一步的研究。[6]
(三)經驗總結法
課題實施過程中及時進行評價總結,形成學生作品集,制訂“教學實踐”評價標準。通過對課題的研究,對整個研究過程加以思考,把對課題的研究方法、產生的研究效果上升至理性認識高度。先確定研究課題對象,以本校教師和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掌握快板傳統藝術與多學科融合創新主體教學的相關參考資料;制訂總結計劃。創新實踐,積累實踐案例(論文發表、特色課程等),充實理論成果。由具體經驗總結,上升到科學理論總結,提高理論研究水平。[7]
快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獨特的曲藝形式,具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傳統快板藝術與小學多學科融合創新具有重要的選題依據和實踐意義。通過深入分析快板藝術的歷史背景、特點與風格以及音樂教學的現狀與需求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探索出更加有效和富有創意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王伯友,周振源.教學平翹舌字音的一些辦法[J].文字改革,2020(13):14-15.
[2]王秋龍.學順口溜,記單詞[J].英語輔導(瘋狂英語中學版),2019(41):16-17.
[3]劉瓊.單詞記憶順口溜[J].小學教學設計,2017(36):52-53.
[4]耿直.快板藝術繼承發展分析[J].群文天地,2022(09):176-177.
[5]黨志平.地方文化融入基礎教育課程的理論構建[J].教育探索(中文核心期刊),2015(07):9-13.
[6]李閩惠.山東快書的起源發展及社會意義[J].大眾文藝,2016(07):270-271.
[7]劉曉霞.快板藝術形式及其發展路徑[J].北方音樂,2019(0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