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春暉漸近舊歲去,一元復始萬象新?!冻鞘泄芾砼c科技》與大家一起迎來了新的一年。接續奮斗擔使命,乘勢而上開新局,城市管理人站在新的起跑線上,繼續譜寫以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治理推動宜居城市建設的嶄新篇章。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城市“規建管”一體化;堅持法治思維,以市民訴求驅動城市治理;堅持創新思維,科技支撐促進垃圾分類“關鍵小事”提質增效;堅持底線思維,守護城市安全運行。
統籌推進城市“規建管”一體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者相輔相成。城市規劃在城市治理中起著引領作用,城市建設提供硬件環境,城市管理增強軟實力。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余池明以《加強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和建議》為題,介紹了城市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與應用,剖析了當前存在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間脫節等問題,從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和建設智能化監管平臺兩個方面對一體化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出了建議。
市民訴求驅動城市治理深刻變革。推進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治理必須把人民放在首位。本刊編委、北京市大興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申馬達等以《推動“熱線+網格”雙向融合? 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為題,介紹了北京市大興區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訴即辦”平臺和城市網格化管理平臺,發揮了其“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的指揮棒作用;總結了大興區建立主動治理體制機制推動城市治理從“被動治理”向“主動治理”、從“單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轉變的實踐經驗。
科技支撐促進垃圾分類“關鍵小事”提質增效。科技支撐是垃圾分類精細化、系統化、定量化、智慧化科學管理的迫切需求。本刊編委、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以《以科技支撐助推超大城市垃圾分類治理提質增效》為題,系統總結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基于分類的深圳市生活垃圾集約化處置全鏈條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項目取得的重大成果,提出了完善生活垃圾智慧監管平臺功能與數據共享交匯機制、建立廚余垃圾管理層次框架與行動指南等建議,為我國超大、特大城市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管控風險守護城市運行安全。安全運行是城市治理的底線。樹牢底線思維,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蘇州城市學院城市治理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丁彩霞以《韌性城市視角下的地下空間安全現狀審視與優化進路》為題,立足于建設安全、韌性城市,針對我國城市地下空間安全存在的冗余性缺失、穩健性缺位、適應性缺乏等問題,提出了強化城市地下空間安全治理對策建議:堅持冗余性,城市更新中備份擴容與數字化轉型并行;增強穩健性,建立管理機構,理順管理機制,實施專業管理;推進適應性,協調善用市場力量與政府力量,加強監測預警與信息更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