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黨建品牌標識的下部形似漢字草書“四”,上部形似英文字母“V”(諧音“微”),結合在一起代表“四微”黨建品牌。標識的左右分別由數字“1”和“9”組成,既代表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又形似飛鴿一心向黨,振翅翱翔。整個“四微”黨建品牌標識動感十足,就像一個紅色的車輪,象征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學校黨員在各個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員工像星火一樣發光發熱,引領學校向前發展。
“四微”是指微黨課、微活動、微交流、微故事。為了推進“四微”黨建品牌的落地,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黨委成立了培訓組、學習組、活動組、評選宣傳組4個黨建項目組。4個項目組牽手8個黨支部和23個黨小組,不斷提升黨支部的政治領導、思想引領、自我規范、凝聚群眾、推動發展的作用。“四微”黨建突出短、小、精、活的特點,重點提升黨員教育的實效性;突出“以小見大”,注重通過黨建活動的開展,調動每個黨員個體的黨員意識,激發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步帶動學校黨建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1.線上線下“微黨課”,學習提升有實效
“微黨課”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由培訓組負責選題與錄制。
線上學習有計劃,提升選擇性和靈活性。學校黨委加強中心組理論學習,聘任學校的歸韞璐老師為理論中心組學習首席教師,開展豐富而專業的微黨課學習,如“聚焦全國兩會”“聚焦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有序、有效的微黨課學習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提升黨員的黨員意識。此外,學校黨委委員、支部委員帶頭,有計劃地以“四史”和時政等為主題,定時間、定內容,組織每個黨員錄制5—10分鐘的微黨課,發到學校微信公眾號上供廣大黨員和教職工在線學習,掀起了“人人講微黨課、天天聽微黨課”的熱潮,極大地提升了黨員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政治品質。同時,各黨小組結合各黨支部的特點和差異,靈活組織開展學習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線下學習有重點,相互分享有感受。一是黨校專家授課后,以黨小組為單位,黨員進行以“新時代 "新擔當 "新作為”為主題的學習分享,化整為零地開展線下學習,提升學習的實效性。二是黨小組利用中午零散時間召集黨員開展《習近平講故事》讀書分享、抗美援朝精神學習討論等,大家結合實際工作談學習感受,人人參與,討論深入。
2.校內校外“微活動”,激發新時代使命感
“微活動”補充主題黨日活動。根據各黨支部的實際情況,開展配音、閃唱等微活動,由活動組整體策劃并推進。
校內微活動豐富了黨員的學習生活。一是在黨建活動組的總體策劃下,各黨支部結合自身特點,分別開展“向黨旗敬禮”“校園紅歌閃唱或合唱”“組團看兩會直播”“讀書分享”“給紅色視頻配音”等微活動,活動形式靈活多樣,線上線下全員參與。
校外微活動激發了黨員的愛國愛黨情感。各黨支部以黨小組為單位參加“社區清潔日活動”“社區垃圾桶值守”“疫情防控值守”等公益活動,勇于亮身份、作示范、樹形象,服務社區,提升社會責任感。
3.會上會下“微交流”,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微交流”由學習組負責設計主題與記錄訪談。
學校黨委組織開展會上微交流,年級、處室和各學科之間通過會議暢通交流,增加校內黨群互動,增進黨內黨外互信。黨員要成為教育教學尖兵,在同學科業務交流、同辦公室思想交流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引導黨員和教師做到思想與言行方向一致,確保黨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學校黨委組織開展三項會下微交流。一是黨小組內微信交流。黨員隨時隨地發表體會感言,亮出工作業績,交流黨建經驗,充分發揮黨小組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神經末梢”的作用,有效地調動了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組織力、凝聚力。二是普遍談心談話。黨員與群眾、干部與下屬、教師與學生開展微交流,通過微交流服務好身邊人、辦好身邊事,形成了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爭創一流業績的良好氛圍。三是指導督訓室開展校內督查,以微交流的形式,了解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提出工作改進草案。
4.黨員干部“微故事”,示范引領揚正氣
“微故事”挖掘身邊感人的小故事,營造積極的育人氛圍,由評選宣傳組負責確定人選,并進行宣傳。
學校黨委積極踐行“走轉改”的工作作風,黨員干部主動走進學生中、走進教職工中,聆聽師生身邊的動人事跡。
“四微”黨建品牌激發了黨建工作活力。“微黨課”提升了學習的靈活性,黨員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處學習,吸引了更多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也提升了黨員的主人翁意識;“微活動”密切了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豐富了黨員教師的校園生活,激發了黨員對黨組織生活的熱情,發揮了黨小組的積極性;“微交流”調動了每個黨員的積極性,加強了黨組織內部聯系;“微故事”以優秀黨員干部先進事跡激勵教職工用心教書、潛心育人,讓大家切身感受到身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教育教學業務和黨建工作融合起來。“四微”充分發掘校內資源,發揮黨支部和黨小組的智慧和力量,在各項活動的內容設計和組織上更加鮮活、接地氣,使學校黨建工作真正落在了實處、產生了實效。
欄目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