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重要權力。地方人大開展的擬任命干部法律知識考試、與常委會組成人員見面、任職陳述等,深化了任免權的內容、程序和制度機制,對于增強“兩官”即法官、檢察官的人大意識、接受監督的意識收效是顯著的,監督的作用也是明顯的,但任命之后的監督相對薄弱。在堅持黨的領導、黨管干部的前提下,有的地方人大常委會嘗試開展了“兩官”履職工作評議,促進“兩官”依法用權、公正司法、擔當作為,對守正創新、積極探索加強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監督,助力地方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很有意義的。
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豐富了人大任免權行使的意涵。過去,基層人大常委會任免干部,往往停留在依法按程序任免上,任后監督工作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對法官、檢察官的任后監督是一個短板。在地方人大任命干部中,法官檢察官相對人多、量大,承擔著審判、檢察具體而重大的職責。隨著司法改革深化和司法責任制強化,“兩官”辦案的獨立性加強,其依法履行職責的狀況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法治能力、法治水平和法治環境,如何有效監督“兩官”依法履職、公正司法,對司法機關和人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任命就有任后監督,這是任免權的題中之義。對“兩官”開展履職工作評議,適應了客觀需要,順應了時代要求,對于做好人大任命權行使的“后半篇”文章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建設性的。
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拓展了人大監督權行使的內涵。過去,有種說法是人大行使監督權,對事不對人、重事不重人。強調監督對事重事是對的,有利于監督對象集中精力、聚精會神地抓事干事成事,但監督不對人不重人的話,被任命人員在開展工作、接受人大監督時可能就缺乏主動性,改進工作的動力不足,甚至容易產生驕傲情緒,如此難免影響監督的實際效果,不利于監督對象工作的深入開展。開展對法官、檢察官的履職工作評議,把對事與對人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被任命人員增了壓力、添了動力、激發活力,進一步深化了人大監督的內容,改進了人大監督的方式,突出了人大監督的重點,拓展了人大監督的內涵,補了監督的一塊短板,是有利于提升人大監督實效和改進工作、推動發展的。
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地方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法官、檢察官履職工作評議,進一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扎實推動法官檢察官認真聽民聲、深入察民情、廣泛聚民智、務實惠民生,切實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規范履職、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推動了地方人大工作守正創新。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是持續做好地方人大工作的不竭動力。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一方面對于加強對人大任命的其他干部的監督作出了一個積極的、很好的示范,另一方面有助于以點帶面地推進其他方面人大工作的守正創新、完善發展,為地方在實踐中進一步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帶來深刻的影響和示范效應。
開展“兩官”履職工作評議,形式上是監督“兩官”履職,實質上是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強有力地支持“兩官”工作,促進司法公正。為開展“兩官”履職評議助力,為這一創新做法鼓勁,旨在進一步凝心聚力創造性地做好地方人大工作,發揮地方人大作用,齊心協力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同心同德共赴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