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這是對新時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形成廣泛教育共識和協同行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出的更高要求。唯有家庭、幼兒園、社區三方協同共育,才能實現保教工作的“高質量”。
傳播先進教育理念,占領家教思想陣地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育兒觀念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焦慮。這些焦慮具體表現為超前教育、重知識輕能力、不顧孩子自身情況盲目攀比等。陽信縣河流鎮中心幼兒園為了緩解家長的焦慮,讓孩子能在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里健康成長,從四個方面著手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首先,有計劃地開展家長學校,邀請家庭教育宣講專家給家長們普及科學的育兒理念,并提供孩子們在園活動的相關影像資料引發家長共鳴;其次,在幼兒園公眾號上按期推送家庭教育相關的文章或音頻,潤物無聲地引導家長提高育兒認知水平;再次,開設園所開放日,邀請在園幼兒家長及周圍小區、村莊中對家庭教育感興趣的居民入園觀摩幼兒的生活游戲場所,感受幼兒的日常生活氛圍;最后,創設樓道文創文化,將《其實有一百》和《靜待花開》兩首跟孩子相關的散文詩,以及一些配有卡通漫畫的教育格言裝點在樓道內供家長觀看,實現全環境、全方位、多形式、多途徑的浸潤式教化。
堅持游戲中心地位,保教質量隨行提高
幼兒園堅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以“自主游戲”的研究及開展為基礎,實現幼兒、教師、家長三主體的良性互動,在互動中提高保教質量。
在新學期家長會上,幼兒園將自己的游戲特色展示給家長,并為家長解密幼兒在游戲中的心智發展過程。家長了解到幼兒是通過游戲和玩耍來感知世界和習得知識,同時驚奇地發現幼兒是天生的主動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園所和家長達成共識:游戲是孩子認識世界最好的方式。
此外,幼兒園投資100余萬元,重點改造室內外各游戲區的布局,并投放相應材料,致力于打造支持幼兒進行自主游戲的大環境。同時,幼兒園組織了基于游戲的教師培訓、教研等活動,豐富教師的游戲教育理論;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典型的游戲案例,適時發給家長作為參考。
接下來,游戲開展起來就順利了很多。孩子從游戲中獲得的成長越來越多、自理能力越來越強、千奇百怪的想法產生得越來越頻繁、克服困難的能力越來越突出、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教師從游戲實踐和與幼兒的互動中,感知到他們成長的節奏,從中體驗到了職業價值感和幸福感;家長看到幼兒的成長,更加認可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支持幼兒園工作的熱情異常高漲。三者間的良性循環使保教質量大大提升。
積極整合社區資源,共建良性教育生態
社區作為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幼兒園擴大教育空間、拓展教育途徑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作為公立幼兒園,協調社區資源相對容易,但要將社區資源融入園所課程,需要先了解社區的資源體系和服務,實現雙向互動、深度合作。
我園地處河流鎮駐地,社區資源豐富:西鄰鄉鎮中學,東近鎮政府,北靠綜合服務中心,向南500米左右即為當地代表企業華陽肥牛。鎮衛生院、派出所、郵政局、大型商超、文化廣場、公園(老年人聚居地)均相距較近,幼兒步行完全可以到達。家長職業具有多樣性,包括醫生、民警、銷售員、郵政員、農民、企業家等等。結合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先后組織了元旦自主購物、走進消防大隊、去郵政局寄封信、親子馬拉松、走進小學等“走出去”的活動,以及“家長進課堂”等“請進來”的活動,比如讓家長來園介紹護眼知識、防拐防騙常識、消防安全知識等。通過這些活動,實現了全環境育人,提高了保教質量。
邀請家長參與管理,感知園所教育初心
家長是保教質量的重要評價者,也是直接的監督力量。想讓家長了解并支持幼兒園的發展,就要邀請他們直接參與幼兒園的實際管理。
為此,幼兒園成立了家委會,定期組織相關會議,實行民主管理。每學期初,幼兒園會向家委會提供一份學期工作計劃,讓家委會成員了解園所每學期的課程目標、計劃和重大項目。每學期末,幼兒園會向家委會作該學期的工作總結,讓家委會了解學期計劃的實施情況。同時,家委會成員還可以預約入園督查。此外,幼兒園定期組織家長開放日或家長會,加強家園充分溝通。同時,實行家長護學崗,家長可隨時預約來餐廳陪餐,為家長創造進入幼兒園的機會。每次家園活動后都會有家長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會納入班級考核,增強家長參與管理的實效性。
充分及時的溝通和隨時接受監督的態度,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園時刻秉承辦好教育、陪伴幼兒成長的初心和決心。幼兒園保教工作在家長的全面監督和幼兒園的彈性考核機制之下,實現了良性發展。
保教質量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園所主動作為,家長信任教師,教師全力以赴,社區全力支持,這就是教育最好的樣子。保教質量在“三方協同”之下穩步提升。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河流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