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雯蘭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行動是最好的感召?!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眲撘馔婺嗷顒幼鳛橛變河螒蝮w驗教育的方式之一,受到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創設良好的玩泥環境,是幼兒園將教育實踐潤于無聲的重要手段,可以讓幼兒在“看看、講講、摸摸、做做”中,以多元感知的方式接受良好環境的熏陶,不僅能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更能激發幼兒對美的事物的感知力和創造力,實現創意思想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
環境創設對于玩泥活動的必要性
環境創設是玩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在生態系統理論中提出,個體活動和交往的直接環境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想要了解兒童的發展,必須認識到環境中所有關系都是雙向的。而從思維特點來看,幼兒喜歡有趣味性、與眾不同、色彩鮮艷的事物,相對于直觀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甚至能觸類旁通地效仿和制作。因此,環境創設對于整個玩泥活動起輔助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創新思維培養。
玩泥環境與幼兒活動有雙向互動性。幼兒在環境中獲得成長,幼兒的創造力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發展與提升。在玩泥活動過程中,年齡較小的幼兒尚不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往往對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年齡稍大的幼兒已經能夠產生相對成熟、有自主性的思想,卻經常不清楚如何以較好的方式表達出來。針對此類情況,由教師在班級中開辟專門的展示區域,鼓勵幼兒主動展示自己的玩泥作品,讓更多幼兒通過觀察同伴的作品得到啟示,進一步修改和創作自己的成果。創設優質的玩泥環境為幼兒提供了進行玩泥活動的必要條件,活動的過程與結果又豐富了環境的內容,最終形成了環境與活動有效互動的閉環。
玩泥環境創設的實踐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苯處煈ㄟ^對幼兒園各班級、專用活動室、走廊各部分及整體大環境的創設,營造輕松、自由、簡便、快樂的氛圍,滿足幼兒不同的學習需求,使之感受玩泥活動中自主動手創作的樂趣。
設置主題多樣的班級活動。教師根據節氣、節日、季節、人物、動物等多種主題,設置班級主題墻,選取幼兒喜歡的元素,鼓勵和組織幼兒共同參與主題墻面布置。例如開展《在秋天里》主題活動時,教師在創意玩泥區域的墻面上用泥布置了“柿子樹”,讓幼兒認識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感受秋天的氛圍,并鼓勵幼兒把自己制作的小泥人放置在展示區內,潛移默化中滿足幼兒求知創新的需要,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養。
布置設備完善的專用室環境。幼兒園設有專業的陶藝室,由教師用木質桌椅、展示架以及彩色印花布將其裝飾成具有濃濃文化氣息的玩泥專用室。陶藝經歷了復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幼兒在其體驗過程中能夠了解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在陶藝室設置了和泥、塑形、拓印、上色等陶藝體驗環節,并為幼兒提供了陶泥塑形模具作為輔助,如春天的“花草”,秋天的“樹葉”“水果”,冬天的“雪花”等,有效促進幼兒發散思維、弘揚文化,創意玩泥。
創設融合玩泥活動內涵的幼兒園大環境。本著“讓幼兒把幼兒園當成一個快樂大本營”的思想,秉承啟發幼兒“愿意來園、喜歡來園”意愿的宗旨,將幼兒園內的走廊、樓梯等處用彩泥裝扮得五彩繽紛,讓幼兒時刻感到活潑、有趣、新奇,將玩泥活動融合在幼兒園的每一處環境中,將幼兒園變成幼兒自由探索和發展的“小小樂園”。幼兒園倡導教師積極主動地將幼兒玩泥活動中的實踐成果分享給家長欣賞,并開展校園開放日等活動,推動家長參與到主題活動中來,凸顯家園合作樂趣,完成家園共育。
兒童是環境創設的生力軍。以兒童為中心來創設幼兒園的玩泥環境,可以提高玩泥活動的綜合效果,對幼兒自主動手實踐提供有效的指導,讓幼兒大膽玩泥、創意玩泥,以達到發散思維、激發興趣的教學目標。
從玩泥活動引發環境創設實踐的思考
玩泥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從兒童視角換位思考。在幼兒園中,環境不僅僅是“不會說話”的教育者,還是幼兒心聲的“代言人”。教師要在了解幼兒想法和意見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解讀和分析,支持、幫助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自己的想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決策者,擁有環境創設的主動權。教師從兒童視角出發,對玩泥環境創設進行實踐和思考,有利于發掘玩泥活動的附加價值,提升幼兒的想象能力。
玩泥環境創設過程具有漸進性。幼兒園玩泥環境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同主題內容的不斷推進和改換中,由教師引導幼兒由淺及深地參與到其中,逐步完善作品,最終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成果。例如在端午節主題的活動中,教師帶領幼兒先用彩泥在墻面布置了與端午節有關的“粽子”,幼兒又發覺畫面有些單調,主動提議把“龍舟”也加入畫面,并用彩泥裝飾龍鱗,而后又添加了“艾葉”……經過數次修改和完善,“端粽飄香”的主題泥塑版面才達到幼兒滿意的效果。在環境創設完善的過程中,幼兒動手實踐,參與了環境的設計與規劃,深度了解了節日習俗,充分發掘了感官體驗,提高了主觀能動性。
玩泥活動作為專題實踐研究活動,是一種彰顯幼兒創造性潛能的載體,而環境對于這種潛能的激發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幼兒的核心地位,積極協調教師、幼兒、家長三位一體,緊密親子、師幼、家園關系。以玩泥活動為契機,在實際情境和環境中融入幼兒的主體思想,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審美觀念和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