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逐步回升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世界貿易組織近日發布新一期《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報告預計,全球商品貿易量今年將增長2.6%,2025年將增長3.3%。
根據世貿組織的統計,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下降1.2%,從商品貿易額看則降幅更大,達到5%。世貿組織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將逐步回升:通脹壓力預計將減弱,從而使實際收入再次增長并提振制成品的消費,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2024年可貿易商品需求的復蘇已經很明顯,新出口訂單指數表明,今年年初的貿易條件已有所改善。但世貿組織也警告說,地區沖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全球貿易反彈的程度。
世貿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表示,得益于有彈性的供應鏈和穩固的多邊貿易框架,我們正在全球貿易復蘇方面取得進展,這對于改善生計和福利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減輕地緣政治沖突和貿易碎片化等風險,以維持經濟增長和穩定。
今年全球旅游業產值預計將破11萬億美元
參考消息網援引彭博新聞社網站報道,旅游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斷擴大。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近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經濟影響力研究》報告預計,旅游業今年的產值將達創紀錄的11.1萬億美元,超過2019年近10萬億美元的紀錄。預計再過10年,旅游業將成為價值16萬億美元的產業,屆時旅游業將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4%。報道稱,如今,旅游業目前在全世界創造近3.48億個工作崗位,每10個從業人員就有1人從事旅游相關的工作;到2034年,這一比例將攀升,預計全球12.2%的工作崗位將同旅游業相關。
新興國家市場將成中國跨境電商新增長極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上,《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出海發展藍皮書(2024)》正式對外發布。該藍皮書指出,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東南亞地區、中東地區、拉美地區等新興國家市場將成為中國跨境電商新的增長極。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6%。藍皮書披露,過去一年,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展現了極強的活力與韌性;同時,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逐漸崛起,對全球跨境電商行業格局產生了直接影響。
印度計劃未來5年內平均每年吸引千億美元外資
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商業和工業部下轄的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部部長拉杰什·庫馬爾·辛格近日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未來5年內平均每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1000億美元。”據彭博社近日報道,過去5年印度平均每年吸引外國投資700億美元,并在2022年達到848億美元的高點。然而2023年印度吸引外資大幅下滑至714億美元,外資對于印度計算機軟硬件、貿易、服務、電信、汽車、制藥和化工領域的投入有所減少。
日本芯片補貼占GDP比重超過美法德
《環球時報》近日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按比例計算,日本在支持本國半導體行業方面的支出高于美國和其他主要西方國家。數據顯示,在過去3年,日本用于半導體產業的補貼金額約3.9萬億日元(約合185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71%。美國過去5年的補貼金額約合7.2萬億日元,僅占GDP的0.21%,為日本的1/3。此外,法國將在未來5年投入大約7000億日元的資金,占其GDP的0.2%。德國的補貼金額約2.5萬億日元,占其GDP的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