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曉
“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進一步密切了中俄兩國的貿易聯系,促進了中俄兩國的合作,為兩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驅動力。作為中國的鄰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一,俄羅斯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近十年來兩國間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本文通過對“一帶一路”下中俄貿易資料的研究,收集和分析了兩國的貿易總額、貿易地位及貿易結構等重要信息,重點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并結合兩國的發展現狀和現存問題進行了具體探討,最后提出了有利于促進中俄貿易發展的建設性建議。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在“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下,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中俄貿易環境持續向好,多元合作深入發展(包淑芝,2012)。2008年經濟危機后,世界經濟的發展出現分化,投資格局和世界貿易規則出現新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國際經濟形勢也變得更加嚴峻復雜,世界各國面臨著發展問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地區人口數量在44億人左右,占全世界總人口的比例為55.8%,經濟總量高達21萬億美元。“一帶一路”進一步推動中國對外開放并帶動各共建國家的經濟發展,它既實現了商品的自由流動,也使資源得到高效的配置,又促進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濟的協調發展,使得“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崔金梅,2017)。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對中俄貿易的影響及貿易結構進行了深入探討,學者們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促進中俄經貿合作提供幫助,其研究內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中俄貿易的重要影響及作用
通過對2022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的主要貿易伙伴。同樣在中國貿易發展問題上,俄羅斯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總額實現快速增長,并且互通互聯力度有所提升,在金融、投資以及貿易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Igor,2018)。
2.中俄貿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學者李海(2015)在《中俄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提到,當前兩國間貿易總額在慢慢變多,雙方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出口俄羅斯的產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很少出口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反之,俄羅斯出口中國的主要是資源密集型產品,這也導致了雙方的貿易結構相對單一,貿易水平較低。所以兩國要尋找新的產業和技術,共同推進貿易合作。
3.“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貿易發展策略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落實為維護國家在國際金融合作中的利益與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只有積極參與全球多層次、多邊金融合作,才能確保世界金融合作的公共性和合理性。目前,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存在發展計劃不合理、資本商品流通不暢等問題,這諸多問題給中俄進出口貿易、金融協作帶來困擾。在國際背景下,中俄只有積極開展多層面進出口貿易和金融合作,才能有效地確保雙方的權益。
國內外學者均表示,中俄貿易關系密切且堅固離不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落實。上述研究也表明,為了使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有效且持續落實,促使中俄兩國貿易合作關系變得更加密切,需要針對影響中俄兩國貿易發展因素展開深入分析,從而使中俄兩國的經貿活動實現正常發展,并為其發展提供重要指導(李海,2015)。
二、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現狀分析
(一)中俄貿易發展歷史
中俄外交關系的建立是兩國貿易關系的開始,中俄兩國經貿合作關系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從2010年開始,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從2014年的克羅米亞危機之后,俄羅斯經濟出現了衰退,經濟增長乏力,盧布貶值。直到2016年的5月份,俄羅斯的進口額才實現了增長的趨勢(楊艷梅,2019)。盡管中間一波三折,但總體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二)中俄貿易發展現狀
目前,中俄雙邊貿易發展態勢良好,且兩國合作在不斷深化,雙方貿易也在不斷加強(譚文健,2020)。在2021年6月28日,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這代表著中俄合作親密無間,并且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水平。
1.中俄貿易概況
21世紀,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日益深入,雙邊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已經成為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班澤晉,2017)。
結合上圖,中俄兩國雙邊貿易2016年同比增加了2.2%,其雙邊貿易增幅較小。從2017年起,中俄貿易恢復增長。2018年中俄貿易額在近8年中增幅最高,增長率為27.1%,且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兩國貿易額有所下降,但從2018年開始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
2.中俄商品貿易結構
盡管中俄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雙邊貿易量逐年增長,但兩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結構仍不夠合理,主要體現在商品結構單一,雙方仍以傳統的貨物貿易為主,都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
根據聯合國商品數據庫數據顯示,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結構呈現出明顯的特征:俄羅斯主要向中國出口礦產品、化工產品和林木產品,其中石油原油是最大的出口商品,2017-2019年的出口額分別為205.55億、351.14億和329.3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逐年保持在50%以上。除此之外,還有油類及其制品、木材產品和煤炭出口。與此同時,俄羅斯從中國主要進口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制品,以及機動車輛零件、電熱水器等。這種貿易結構反映了俄羅斯對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出口傾向,以及對中國技術和工業制成品的進口需求。這不僅揭示了兩國間貿易的當前狀態,也指明了未來中俄貿易結構優化的方向,即增加技術密集型產品和高附加值商品的貿易比重(譚文健,2020)。
3.中俄貿易依存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系數)指的是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對外貿易依存度主要反映的是該國經濟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對外開放的指標。對外貿易系數越高,表明該國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越大;對外貿易系數越低,表明該國經濟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越小。
根據2013年-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度逐步增加并持續上升,而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依賴度則呈現出一種波動下降的趨勢。具體來看,中國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俄羅斯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相對較小。
4.中俄雙方貿易地位
自2012年的882.9億美元至2020年的1077.7億美元,中俄兩國的貿易總額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年均增長率為4.6%。2018年,中俄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這表明中國在俄羅斯的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商務部數據顯示,自2009年起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的首要貿易伙伴,且俄羅斯從中國的進口額排名第一,對中國的出口額名列前茅,位于前五。相比之下,俄羅斯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排名靠前但仍在前十幾位。目前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在整個對外貿易中的占比仍然較低,這并不符合兩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目標(楊艷梅,2019)。因此,我國需要采取相關措施促進中俄貿易的發展。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兩國貿易面臨的問題
(一)政策溝通不暢
“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和中亞各個國家在資源、經濟、貿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不斷發展,這一狀況引起了俄方的關注與警惕,俄羅斯擔憂中國可能會威脅自身發展(李海,2015)。這些擔憂可能會成為兩國合作中的絆腳石,導致雙方合作受到阻礙,可能影響兩國貿易的發展。
(二)貿易規模小且壁壘嚴重
首先,雙方貿易規模相對不大,貿易結構的低層次性日益明顯(岳麗珠,2020)。從貿易規模角度來看,21世紀開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的中國和俄羅斯貿易發展迅速。2014年,中俄雙方貿易總額創歷史新紀錄,達到了952.8億美元,占到了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左右。
其次,中俄貿易壁壘也很嚴重。在所有經濟體中,俄方是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相結合的方式而存在的一個國家。關稅的水平可以直接反應出一個國家的貿易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對自己國家貿易市場的保護程度(崔金梅,2017)。
雖然近些年來,俄羅斯對關稅稅率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也不是完全取消關稅。
(三)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中俄經貿合作需完善的金融服務和監管系統。中俄合作促進了金融結算制度、銀行的合作和交易方式的改進,保障了雙方貿易的開展,但當前仍面臨信用額度不足、外匯占款比例低、地方貨幣結算試點不足等問題(RADUN,2020)。這對中俄貿易合作不利。因此,雙方有責任加大改革力度,完善金融監管服務系統,為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同時,俄羅斯的雙邊貿易也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存在由于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使得俄方的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四、“一帶一路”下中俄貿易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結合兩國優勢,擴大貿易規模,打破貿易壁壘
要充分的結合兩國優勢,擴大貿易規模,打破壁壘,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擴大中俄貿易合作,利用黑龍江-俄羅斯貿易平臺和北極航道提高雙向貨物流通量。調整稅率,消除貿易壁壘和通關壁壘。
第二,中國應利用地理和技術優勢,參與俄羅斯遠東老舊基礎設施項目改造建設,加強合作,推動機械產品出口。關注俄羅斯遠東發展,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第三,推進中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擴大商品種類和口岸范圍,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跨歐亞發展帶”對接合作,啟動海運集裝箱運輸貿易鏈安全與便利試點工作。
(二)建立自由貿易區,完善金融服務體系
中俄毗鄰的地緣優勢,是其發展自由貿易區的自然條件和先決條件。同時,兩國都是 WTO成員國,貿易壁壘不斷降低,貿易量不斷增加。如果中俄的自貿區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那么兩國之間的貿易融合將會變得更加容易,兩國之間的合作將會更加的密切,兩國之間的貿易將會更加的自由,尤其是在資本、勞動力、原材料、商品流通等方面,將會大大促進雙方的投資合作。
結語:
在全球經濟蓬勃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的背景下,中俄貿易往來頻繁,但仍存在貿易規模有待擴大、貿易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本論文根據對“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貿易的現狀和問題的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設性意見。中俄貿易規模逐年增長,貿易依存度持續增大,中俄需加強合作,擴大貿易規模,增強文化教育交流,這對雙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也有助于加強雙方的了解和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俄兩國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