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月
摘要: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普及,由于電池短路、故障或超負荷所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為降低火災風險,政府已嚴格禁止電動自行車入室,推動建設各類電動自行車車棚作為日常存儲場所。然而,盡管這一措施降低了室內火災發生的概率,但是車棚內部一旦引發各類火災事故,短時間內即可在高溫熱輻射作用下導致多車連鎖起火的惡性事故,因此,對于電動自行車車棚與周邊建筑距離過近、防火間距較小等常見問題應當及時予以解決,最大限度防止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電動自行車車棚;防火間距;熱失控;短路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第一大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連年增長,其中千元以上及鋰電電動自行車等高端產品尤其受到市場青睞。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激增,與其相關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電路短路、充電器線路超負荷、電池故障、充電時間過長等。對此,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大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力度,嚴格監管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和使用。特別是電動自行車嚴禁進入居民樓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電動自行車車棚作為城鄉居民日常儲存電動自行車的首選場所,其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電動自行車車棚內部各類電動自行車數量較多,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因熱輻射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嚴重后果[1]。因此,加強電動自行車車棚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已成為當務之急。
1 電動自行車的電池種類
電動自行車是一種以電力驅動的便捷交通工具,與電動摩托車不同,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為確保其輕便性和安全性,電動自行車在車速、額定功率、電壓以及整車質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主要有鉛酸蓄電池、鎳氫蓄電池和鋰電池。其中,鉛酸蓄電池是目前大多數電動自行車的主要動力源,雖然重量上還不十分理想,但容量大、無記憶效應、價格低廉。鎳氫蓄電池容量大、無污染,但其價格高昂,普及程度有限。然而,無論是鉛酸蓄電池電動自行車還是鎳氫蓄電池電動自行車,其火災危險性主要源于電池的過充、過放、短路以及高溫等問題。而鋰電池電動自行車則因其特性,更容易達到著火點,因此在近幾年的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中,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的事故率更高,事故突發性強、燃燒火勢蔓延迅速、持續時間長,事故潛在危險性大,伴隨有毒氣體釋放和爆炸危險,且復燃風險高。
2 我國電動自行車車棚現行防火安全標準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動自行車使用國,我國政府逐漸加大了對該類自行車的停放、使用管理力度。2019年4月15日,我國正式實施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該標準主要是針對電動自行車本身的技術要求。對于電動車停放場所的規劃設計也有相應的規定,其中,北京市發布了DB11/1624—2019《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防火設計標準》,該標準規定了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使用方便。然而,隨著各類電動自行車產品的不斷面市以及電動自行車車棚數量的不斷增多,現有的安全標準已經逐漸難以適應日益嚴峻的防火安全挑戰,針對性的電動自行車車棚防火安全策略及相關管理建議亟待出臺[2]。
3 推動電動自行車車棚防火安全體系有效構筑的相關建議
3.1? 加強電動自行車車棚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
目前,我國在電動自行車車棚的建筑材料選擇上尚存一定的寬松度,各級政府防火等級分類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尚未形成明確且嚴格的標準。目前,部分小區內部設置的電動自行車車棚大量使用易燃可燃建筑材料,且建筑內部未預先設置防火隔板、阻燃材料等防火構件,火災事故發生后難以對初起火災實施有效抑制。電動自行車車棚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消防安全的首要保障,因此,車棚的建筑材料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防火等級要求,必須使用能夠滿足A級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主體應當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車棚的屋頂和側壁應該選擇B1級以上的防火隔離材料,防止發生火災事故后火勢的快速擴散。此外,設置在地面的獨立建造的電動自行車庫,每個防火分區的面積不應大于1000m2;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電動自行車庫,每個防火分區的面積不應大于500m2。必要時,還應當合理設置緊急撤離通道,防止事故發生過程中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
3.2? 完善電動自行車車棚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合理配置
電動自行車車棚內應設置明顯的消防標志,并且應該配備滅火器和消火栓等消防設施。此外,車棚內應設置適量的滅火器,以便在火災初期能夠及時進行滅火。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各類火災事故發生概率,可以在電動自行車車棚內部適當添加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確保事故的及時發現和有效抑制。電動自行車過充引發火災的原理是,當充電器輸出的電流過大,會導致電池內部溫度升高,從而引發熱失控。電池出現熱失控事故后,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會加速,產生大量的熱量,最終導致電池爆炸并引發火災事故的發生。在為電動自行車車棚內配備滅火器時,需要根據車棚內的電動車停放位置和充電設備等因素確定可能發生火災的位置,并根據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選擇合適的滅火器。必要時,可以結合電動自行車車棚周邊環境,合理設置若干個消防水池,當事故發生后利用合理的機械裝備將起火車輛轉移至水池內部浸泡降溫,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3]。
3.3? 推動電動自行車車棚電氣設備與用電安全體系的構筑
電動自行車車棚電氣設備的火災危險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當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如果充電器輸出的電流過大,會導致電池內部溫度升高,從而引發熱失控。熱失控后,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會加速,產生大量的熱量,最終導致電池爆炸并引發火災。如果充電器輸出的電壓過高,會導致電池內部的電解液分解,從而引發火災。如果充電器輸出的電壓過低,會導致充電速度緩慢,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電池過熱并引發火災。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車棚電氣設備與用電安全的實施細則普遍是由各地政府制定的標準,因此不同地區所實際使用規章制度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上海市頒布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場所設計標準》中明確規定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建設、維護、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其中同樣包括了電氣安全方面的要求。為了有效保障電動自行車車棚各類電氣設備的用電安全,通常情況下,電動自行車車棚電氣設備與用電安全的實施細則應該包括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設置位置、數量、規格;充電設施的安裝、調試和維護要求;充電設施的運行管理要求;充電設施的安全防護措施;充電設施的檢查和驗收要求等相關內容。
3.4? 建立完善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電動自行車車棚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是指為了保障電動自行車車棚的消防安全,從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這些制度和措施包括:電動自行車車棚的選址、設計、建設等方面的規定,例如,新建建筑應同步設計、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點,在2輛/戶配置電動自行車停車位的基礎上,應按照每戶不少于1個充電車位的標準配置充電設施。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充電設施的安裝、維護、使用等方面的規定,例如,深圳市出臺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規范》,規定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的總體要求、安裝要求、驗收要求、運營管理要求等。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配置、維護、使用等方面的規定。部分省份規定電動自行車車棚停放充電場所應配置滅火器,滅火器配置的危險等級可按中危險級確定,單具滅火器的滅火級別應不小于3A,滅火器宜采用能適用于A、E類火災的滅火器,滅火器配置應符合《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的規定。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等方面的規定。目前,天津市出臺了《電動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了電動車停放充電場所包括管理人員的職責、管理制度、安全檢查等方面內容在內的相關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規定要求必須對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安全管理人員實施定期培訓和考核,通過培訓有效提高電動自行車車棚管理人員自身的防火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確保當車棚內部發生各類火災時能迅速有效地對初起火災實施有效處置。
3.5? 定期開展專項疏散演練
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定期開展專項疏散演練是為了保證人們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地撤離,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電動自行車車棚內定期開展專項疏散演練是非常必要的。疏散演練過程中,應當重點開展對緊急逃生、被困人員自救、初期火災處置特別是各類滅火器的實際使用。此外,在定期演練過程中,還應當及時督促物業公司加強對各類滅火器的定期檢修。推動各物業公司定期開展滅火器完好性檢查、滅火器性能試驗和滅火器維修。其中,一般每半月進行1次專項檢查。每年對同批次的滅火器隨機抽取一定數量進行滅火、噴射等性能試驗。滅火器應定期維護、維修和報廢。滅火器報廢后,應按照等效替代的原則更換。
3.6? 開展針對性危險性評估并合理確定防火間距
為了保障電動自行車車棚內部一旦出現各類火災事故后,不至于在高溫作用下導致周邊建筑設施起火燃燒,因此,必須預先根據該類車棚的實際選址,預先對車棚與周邊建筑的防火間距進行合理限定,最大限度預防“火燒連營”現象的出現。電動自行車車棚的針對性危險性評估和防火間距的合理確定需要根據當地的消防法規進行。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消防條例規定,獨立設置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不應占用防火間距,不應影響消防車通道、救援場地和室外消防設施器材的正常使用。另外,按照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獨立設置,并與高層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離;確需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內的,應當與該建筑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
在實際評估過程中,還應當充分考慮周邊建筑物類型、建筑物用途以及周邊環境對火災蔓延發展可能產生的實際影響。例如,電動車棚與小區樓距應為20m,這同樣也是樓層與樓層間的安全距離。但是,目前從全國安裝的各類電動自行車車棚來看,實際設置過程中普遍沒有滿足20m的距離要求。因此,結合日常工作實踐經驗,建議在沒有易燃物質,且具備有效防火措施的情況下,建議距離可以設置為20m。如果周圍建筑物存在一定程度的火災危險,建議距離應適度增加,通常在20~30m之間; 如果周圍建筑物或環境中存在易燃物質或其他危險因素,建議距離應進一步增加,必要時應當超過30m。
4 結束語
經過對電動自行車電池種類的深入研究,并結合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車棚現行防火安全標準,提出通過應用提高車棚建筑材料的阻燃性、擴大車棚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增設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等措施,有效提高電動自行車車棚的整體安全態勢,進一步推動我國消防安全環境的有效構筑。
參考文獻
[1]蔡甫松.電動自行車火災的防控難點和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8):81-82.
[2]邱正,陳鑠.淺析電動自行車標準中的防火要求[J].中國自行車,2020(5):62-65.
[3]韓子忠,趙術學,劉暄亞.電動自行車火災危害的實驗研究[C]//2018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18: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