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品質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圖表手段,能夠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等思維體驗,進而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教師應當正確理解圖表的教育價值,基于學生思維品質發展需要,合理使用圖表工具,改善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圖表促進初中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優勢
思維品質是指學生思維在深刻性、發散性、創新性、邏輯性等方面所表現出的能力和水平,圖表工具的使用,可以從以下角度來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一)清晰傳遞信息
圖表工具具有可視化的特點,能夠將大量的信息、復雜的數據轉變成為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形式,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快速捕捉到關鍵的信息,展開發散性思考,清楚地了解語言信息中的關系,進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二)強調重要信息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接觸到的信息多為連續性文本,內容缺乏重點,對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在圖表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快速了解文本中的關鍵信息,針對重點展開思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索空間,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降低記憶壓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到的語言非母語,導致學生在理解信息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整理文本內容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導致學生無法對文本進行深入的探索。圖表工具的使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之間的關聯,降低學生在記憶上的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圖表促進初中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路徑
(一)多樣化應用圖表
圖表的類型眾多,教師需要基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需要,靈活使用圖表的手段,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1.借助表格工具,啟發聯想思考。
在英語閱讀中,需要學生正確理解文本中信息之間的關聯,建立各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使學生對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培養學生應用表格工具來展開聯想的良好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表格的方式下展開發散性思考,使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降低學生在文本理解上的難度。
例如,在“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材上一共包括了三個話題,分別圍繞天氣、旅行、節日展開,其中,天氣和旅行這兩個話題是這一單元的重點,展示了這一單元中的重點語法以及基礎知識。第三個話題則是涉及了對西方文化的介紹。其中,“sectionA”中的內容為引導學生探索天氣和季節,其中又分成了五個小部分,讓學生可以學習季節和天氣的重點詞匯、句型,整合新舊知識,練習新語言的使用方法,為學生之后談論與旅行相關的話題奠定基礎。為了讓學生可以順利地理解“sectionA”部分內容之間的關聯,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去填寫表格,如表1所示。
這一表格的填寫,能夠讓學生對文本中的信息進行快速整理。除了根據教材上的內容填寫表格之外,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體驗,展開聯想,并將自己想到的內容填寫到表格中去。如對于“Winter”,結合對教材的學習,學生可能會聯想到“Snowfall、making、snowmen”等場景,將自己想到的內容整理到表格中去。如此,能夠讓學生擺脫以死記硬背為主的學習方式,在聯想中快速地完成對文章的構建。
2.應用流程圖表,梳理文本情節。
在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文本大多是使用一系列連續性的信息組合而成,因此,學生探索的文本大多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可以從時間、故事、空間等角度來進行分析。在思維品質培養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流程圖表的方式來整理文本中的信息,讓學生可以快速地整理文本中的情節,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并且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研究性。在引導學生使用流程圖表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實現對文本情節的整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The birthday”這一單元中的《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教學中,教材上以生日聚會作為引子,引導學生展開對新詞匯、新句型的探索,讓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當中說出自己或者他人能夠做、不能做的事情,獲得知識、技能、情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合作來制作流程圖表,使用流程圖將文本的信息串聯在一起,了解故事是怎樣進展的。在制作流程圖表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對故事進展進行分析,在圖表中添加自己的意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表2所示。
流程圖表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學會有邏輯、有目的地展開對文本的分析,增強學生分析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3.使用輻射圖表,促進框架搭建。
輻射圖表能夠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考,在輻射圖表中,學生可以利用關鍵信息來引出各種信息,將認知輻射到多方面,并且結合圖表的結構將零散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起完善的認知框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輻射圖表來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輻射圖表來展開記憶。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大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單詞,給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發展帶來了較多的阻礙。在輻射圖表的幫助下,學生可以選定關鍵的信息,從關鍵信息出發,整合零散的單詞,呈現出單詞之間的關聯,進而促使學生在發散性思考中牢記單詞,提升學習效率。如在學生掌握了與“衣服”有關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成果總結活動,讓學生借助如下的輻射圖表來記憶詞匯,如表3所示。
在引導學生使用輻射圖表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思維特點,靈活地設計輻射圖表,真正理解輻射圖表中信息之間的關聯,避免出現學生用死記硬背圖表的方式去學習的問題。
4.構建樹形圖表,了解層級關系。
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促使學生養成樂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容易遭遇阻礙,導致學生容易產生思維惰性,不愿意深究文本中的信息。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樹形圖表工具來探索文本中信息之間的層級關系,讓學生形成抽絲剝繭的思考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促使學生獲得思維品質上的提升。
例如,在“The Changing World”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去解決問題:“What information have we learned in the textbook? Why do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the world?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in the world and ourselves? Can we participate in the changes in the world?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world no longer changes?”借助對這些問題的探索,讓學生認識到這一單元的主題意義,促進學生在思想上的變化。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樹形圖表的制作,讓學生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信息和單元主題之間存在怎樣的遞進關系,進而促使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
5.應用思維導圖,構建寫作思路。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一直是一大難點。初中學生的詞匯儲備量較少,對英語寫作常常存在畏難情緒,給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手段,讓學生借助圖表來整理自己的寫作思路,將寫作中需要用到的重點詞匯、句式、內容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寫作框架,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且使學生的思維具有深刻性、嚴謹性、發散性。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Introduce myself”為主題展開寫作活動。自我介紹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經常接觸到的內容,看似簡單,但是寫起來卻十分麻煩。在正式的寫作中,學生容易出現抓不住重點、寫作順序混亂、詞匯使用單一等問題。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制作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解決如下的問題:“What aspects of yourself do you like the most? What other dissatisfaction do you have with yourself?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What kind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 you hope to establish?”在思維導圖中呈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讓學生對需要寫作哪些內容形成更加清晰的認識,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英語寫作中去。
6.使用表格文本,鍛煉學生思維。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吸取文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表格文本作為一種非連續性文本,可以讓學生在片段化的閱讀中展開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并且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體驗。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的表格文本,適當地帶給學生挑戰,避免給學生帶來過多的壓力。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表格文本閱讀能力時,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引導學生展開閱讀。
一是帶著清晰的目標去展開閱讀,學生應當明確表格文本閱讀的目的,了解自己要從中提取哪些關鍵信息,從而做出合理的決策;二是理解文本的組織方式,表格文本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組織方式具有很大的差異,包括一般表格、輻射圖、多種圖表混合、圖像等,學生要結合不同圖表的特點,快速定位信息,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三是注重選用適合的方法來提取關鍵信息,非連續性文本大多不要求學生完整地閱讀其中的內容,而是需要學生跳躍性地展開閱讀。學生需要基于這一特征以及閱讀目標,從中快速地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總之,教師要靈活地開發表格文本資源,拓寬學生的閱讀領域,同時,帶給學生思維更多的鍛煉,更好地落實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目標。
(二)采取過程性評價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基于核心素養的內涵,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避免使用終結性的評價手段,而是要運用過程性的評價,客觀指出學生在成長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充分發揮出教學評價的作用,進而推進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基于圖表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實施過程性評價。
1.提供方法指導。
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未得到較好的發展,在圖表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學生在使用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借助過程性評價的方式,指導學生圖表使用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運用圖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寫作思路的過程中,部分學生不懂得如何去制作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上需要添加哪些內容、如何將思維導圖的內容轉化成為寫作的內容等。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對學情的了解,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客觀指出學生在思維嚴謹性、深刻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讓學生了解怎樣更好地使用思維導圖,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
2.重視內化自省。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初中英語圖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圖表使用過程進行反思,讓學生去內化自己在圖表使用中收獲的經驗,分析自己在圖表分析、圖表制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思考自己適合使用哪些圖表工具來進行學習。在學生自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經驗總結出來,應用到更多的英語學習場景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取得更好的自評效果。
總之,教師應當重視教學評價對促學的作用,在圖表教學中實施過程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認真總結自己的圖表探索過程,加深學生的圖表學習體驗。
三、結語
圖表的使用能夠為學生的思維成長創造良好的空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圖表手段,為學生展開思考辨析創造良好的環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圖表工具的教育價值,基于對學生認知規律的了解,合理地開發圖表資源,創造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大膽探究的良好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穩定發展。
注:本文系大田縣縣級課題“圖表在初中英語聽說課中培養思維品質的探究”(課題立項號:TKTZ—22073)的研究成果。
(劉"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