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萍
近年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會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家站點”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建好管好用好代表“家站點”,進一步優化布局、完善機制、提升功能、依法運行,服務保障代表履職,暢通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加強代表“家站點”建設,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也是密切人大代表與群眾聯系的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拓寬聯系渠道,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首次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深入推進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等履職平臺建設,使之成為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民意窗‘連心橋,成為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載體。”2023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在重慶調研時強調,代表家站要建好更要用好,讓每個家站都成為代表開展履職活動、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平臺,讓群眾感受到人大代表在發揮作用、在聽取他們的意見、在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近年來,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把“家站點”建設作為推進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全覆蓋建好家站點”“常態化用好家站點”“以標準促規范、以規范推示范、以示范創特色”,代表“家站點”星羅棋布,積極發揮代表履職平臺功能作用,推進人大代表“月進站、季回家、年述職”履職制度常態化,組織人大代表常進家站點、常駐家站點,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邊,讓民聲、民意、民智通過人大代表進入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實踐充分證明,代表履職小陣地釋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大能量,是密切聯系群眾、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舞臺。新時代,建設好、運行好“家站點”,大力服務保障人大代表閉會期間開展活動,無疑是代表工作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堅持黨的領導、人大主導。人大代表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也是人民群眾表達意愿、實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紐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代表工作的根本保證,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代表工作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代表“家站點”建設各方面全過程,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屬性,充分發揮縣鄉兩級人大主導作用,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因地制宜方便聯系群眾,融合發展共建共管共用,注重實效。
搭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大舞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家站點”是國家機關聯系服務代表、代表密切聯系群眾接受監督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是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橋頭堡。雖然每個代表之家的“家”風、“家”貌不同,每個代表聯絡站的“站”長、“站”規各異,每個聯系點的“點”位、“點”相不一,但“有地議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是所有“家站點”的“硬杠杠”。要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強力推進,標準化建設、規范化運營,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依托代表履職平臺陣地,讓民聲、民意、民智通過人大代表進入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決策、執行、監督、落實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小平臺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大文章,凝聚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磅礴力量。
打造成為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功效的重要載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家站點”與人民有著密切聯系,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連心橋”“議事廳”“加油站”,每一個名字都是代表“家站點”功能的縮影,具有踐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天然優勢。建好“家站點”是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的重要實踐舉措,也是夯實人大工作的有效抓手。務必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既要“建起來”,還要緊扣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轉起來”。與“人大代表行動”有效融合,心系民生、擔當有為、善作善成,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