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中國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有了顯著的進步,屢獲國際重要獎項,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對獲獎作品在海外出版、傳播與接受情況進行考察,可發現中國圖畫書從在國際舞臺“被看見”,到在國際上“被接受”尚有距離,因此中國圖畫書需要從提升創作水準、加強出版轉化、密切中外交流等方面做進一步努力。
【關? 鍵? 詞】中國圖畫書;國際獎項;國際出版;傳播與接受
【作者單位】梁媛,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4.08.011
進入21世紀以來,在中國出版業深化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中國圖畫書在轉型中謀求發展,出版質量不斷提升,不僅深刻影響了國內童書出版格局,而且提高了自身在國際童書界的地位。尤其是在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以及國際重要圖畫書獎項上屢有進步,且連年斬獲佳績。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國圖畫書國際傳播與接受的現狀,能夠幫助中國圖畫書更好地參與國際相關評獎體系,助力中國圖畫書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中國圖畫書屢獲國際獎項,影響力持續擴大
21世紀以來,中國圖畫書在向國外圖畫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速發展,在與國際童書出版界交流的同時,我國出版界鼓勵國內創作者積極參評國際圖畫書獎項,推動優秀圖畫書融入世界圖畫書發展大潮。近年來,中國圖畫書不斷在國際出版界中獲得認可,成為21世紀圖畫書發展的一大亮點。
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圖畫書發展蔚然成風,中外圖畫書之間的交流互通逐漸深入和擴大,中國圖畫書開始參評專業性的國際獎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組織的“野間兒童國際兒童讀物插圖大賽”中,中國作品《中國古代寓言(一)》(張世明繪)獲1980年一等獎,《中國故事繪:九色鹿》(馮健男繪)獲1982年二等獎,這是中國圖畫書走向世界所邁出的重要步伐。世界級的圖畫書獎項以博洛尼亞最佳童書獎、BIB金蘋果獎以及國際安徒生獎為代表。1993年,蔡皋創作的繪本《荒原狐精》獲得第十四屆BIB金蘋果獎,她也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
此后,《云朵一樣的八哥》(2013年)、《辮子》(2015年)、《別讓太陽掉下來》(2019年)、《雪英奶奶的故事》(2021年)、《牛王節》(2023年)5部中國圖畫書獲得BIB金蘋果獎。由中國作家曹文軒和韓國畫家蘇西·李聯手創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雨露麻》獲2021年博洛尼亞童書展最佳童書獎“虛構類特別提名獎”,由孫俊創作的繪本《誰的襪子》獲2023年博洛尼亞最佳童書獎“漫畫類(中低年級)首獎”,由作家愚一與畫家王祖民共同創作、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的原創圖畫書《噔噔蹬》獲2023年博洛尼亞最佳童書獎“虛構類特別提名獎”。此外,《團圓》《獨生小孩》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繪本榜單,《樹王》《一個男孩走在路上》《鄂溫克的駝鹿》《火焰》《爸爸的茶園在山頂》《小鼴鼠的星星》《呼吸》等作品入選dPICTUS網站評出的“世界100本優秀繪本”。
中國圖畫書創作者也在國際重要獎項中頻獲佳績。從2016年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到2018年熊亮入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短名單,2011年和2021年蔣風、朱自強相繼獲得國際格林獎,再到2024年蔡皋成為第二位入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短名單的中國插畫家,中國圖畫書創作者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獲得了國際出版界的關注和肯定??梢姡袊鴪D畫書開始在國際圖畫書出版板塊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兒童文學的國際影響力也隨之不斷擴大。
二、中國圖畫書的國際傳播與接受現狀調查
在中國圖畫書國際聲譽提高的同時,其在國外的傳播與接受情況是否同步值得關注。通過梳理上述獲獎作品在全球最大在線購書網站亞馬遜網(美國),以及全球最大的在線讀書社區Goodreads上的版本和閱讀情況,可以呈現其國際出版、傳播與接受的現狀。此外,圖書館館藏數量也是衡量作品傳播與接受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最大的聯機書目數據庫WorldCat可以搜索到112個國家,涵蓋近9000家圖書館書目數據,可用于本研究的聯合考察。
1.中國圖畫書國際出版不足
筆者在亞馬遜網(美國)、Goodreads、World-
Cat三個網站的檢索結果顯示,中國圖畫書的外語版權輸出情況并不理想,包括王曉明、吳帶生、烏貓(張超)等在內的大部分畫家的作品尚無外語版,在《噔噔噔》《誰的襪子》等新近獲獎作品中,也僅有部分作品可以查詢到外文版(見表1)。
表1顯示,中國圖畫書的外語版本以英語版本居多,但一些重要作品尚無英語版本。2024年入圍國際安徒生(插畫家)短名單的蔡皋僅有兩部作品有外語版本,兩次提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的朱成梁僅有《團圓》一部作品有外語版本,這兩位畫家代表作頗多,一兩部作品遠不足以全面展現其創作面貌。兩次提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且入圍短名單的熊亮,其作品的外語版本數量雖然不少,但基本是其創作前期的作品,近年來熊亮的創作有了不少精進,而這在其作品的英譯版上并沒有呈現。此外,《雨露麻》《別讓太陽掉下來》等重要圖畫書作品也缺乏外語版本。上述情況表明,我國獲獎圖畫書的國際出版情況在語種類型、數量、更新度上差強人意,獲獎作品的國際影響大部分仍停留在新聞層面,尚未有效轉化為國際出版。
2.中國圖畫書的國際傳播與接受存在兩極分化
為分析國際童書市場上中國圖畫書的接受情況,筆者主要選取了流通范圍最大的英文版中國圖畫書,并對部分圖畫書在亞馬遜網(美國)和Goodreads的評分等進行整理統計(見表2)。為使觀察有所參照,另選取亞洲、歐美的插畫家各一名,考察其代表作品的傳播與接受情況(見表3)。亞洲范圍內,韓國插畫家蘇西·李曾兩度入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短名單,并最終獲得2022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其代表作《海浪》《影子》《鏡子》可作為參照對象。歐美范圍內,英國插畫家安東尼·布朗是杰出的圖畫書作家之一,曾兩度獲得英國圖畫書的最高獎項——凱特·格林納威獎,于2000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并被評為2009—2011年度英國桂冠童書作家,其代表作《公園里的聲音》《大猩猩》《隧道》同樣可作為參照對象。
綜合表2兩個網站的評分情況來看,我國獲獎圖畫書的閱讀評分總體表現中等偏上,其傳播與接受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秷F圓》和《獨生小孩》的評論數、館藏數遙遙領先于其他作品,尤其是《獨生小孩》在Goodreads上的評論次數高達2709次,兩部作品的館藏數量都在1000冊以上,說明這兩部作品在英語世界獲得了較高的接受度?!缎∈{》《云朵一樣的八哥》《盤中餐》的傳播與接受情況稍好于其他作品,但有的評論數據只有個位數,總數據亦未過百。蔡皋兩部作品中《出生的故事》評論數為零,《火城》則只有館藏數據可查,在亞馬遜(美國)和Goodreads上甚至查不到書籍的具體情況,鮮有人知。表2中的評分和評論數表明,中國獲獎圖畫書雖在國際出版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但仍未受到廣泛關注。
將表2與表3進行比對,可進一步考察中國獲獎圖畫書與韓國、歐美的代表作品接受情況的差距。由表中數據可知,《團圓》《獨生小孩》與韓國高水準作品在英語世界中的閱讀接受情況相當,但與歐美代表作品還有較大差距。而將表2中接受情況較差的其余作品與表3相比,可以看出無論是與韓國還是歐美的代表性作品相比,我國圖畫書的傳播和接受都處于弱勢地位。
三、中國圖畫書獲獎作品傳播與接受的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
1.存在問題
(1)獲獎作品版權輸出效能不高
目前,我國獲獎圖畫書的國際出版情況在語種類型、數量、更新度、版權輸出效能等方面有待提升。一方面,國際性獎項獲得使得作品在國際交流場中被關注是可喜進步,但對中國圖畫書走出去來說,這僅僅完成了第一步,還需要通過國際出版、傳播與接受實現關鍵走出去第二步。目前我國圖畫書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更依賴于第一步,第二步的出版轉化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傳播與接受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國圖畫書的版權輸出處于零散自發狀態,缺乏整體考量,重要作品輸出不足,輸出結構不合理,再加上后端關注的缺失,導致總結缺失、反饋不足,因此難以發揮前期輸出經驗對圖畫書創作、出版的指導作用。
(2)尚未進入歐美書業核心圈
《團圓》和《獨生小孩》與其他幾部作品在傳播接受上呈現兩極分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這兩部作品均獲得了美國重要書業獎項的加持。《獨生小孩》于2015年6月由美國的企鵝蘭登出版,隨后入選當年《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繪本榜單,并接連獲得美國書業八項大獎。美國媒體對其給出了極高贊譽,《華盛頓郵報》評論該書“整個故事好似發生在一個夢幻的地方,使人聯想到雷蒙德·布里格斯的經典作品《雪人》”,《今日美國》評論其“處處洋溢著驚奇、悲傷和無窮無盡的想象力”,《紐約時報》評委稱該書是“夢幻題材的無字處女作”[1]??梢?,獲得美國書業的重要獎項對于圖書傳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發展建議
(1)平衡民族性與世界性,推動圖畫書高質量發展
中國圖畫書在國際獎項中頻頻獲獎離不開創作藝術水準的提高,以《團圓》與《獨生小孩》為例,前者文圖俱佳,是21世紀我國圖畫書中極具代表性的優秀之作,后者是國內作品創作在無字圖畫書這一類型上的重大突破,較高的藝術水準為二者走出去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兩部作品還展現了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良好平衡,作品講述的都是中國背景下的童年故事,但其內容中所表現的孤獨、愛等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因此在國際傳播的跨文化語境下依然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兩部作品的閱讀評分都在4分以上就是有力證明。尤其是無字圖畫書《獨生小孩》顯示了高超的圖像敘事能力,更具有跨文化傳播的優勢。相較之下,《火城:一九八三》的閱讀需要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小石師》《小年獸》遇冷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富于民族性的閱讀內容在國際傳播語境中容易導致文化隔閡。
(2)提升獲獎作品出版轉化意識,加強國際出版規劃
一方面,中國圖畫書的出版要重視并充分利用獎項的國際影響力,將獲獎優勢轉化為國際化出版實績。另一方面,對優秀作品而言,獲獎和版權輸出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需要同步規劃。如蘇西·李的代表作《海浪》早在2008年就在美國出版,并持續獲得廣泛好評,這為其2016年入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短名單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獲獎又進一步促進了該作品的傳播,實現了雙贏??梢?,優秀作品在國際傳播前應做好規劃,打好版權輸出和參評獎項的組合拳。
(3)持續加強中外童書文化場的交流
中國兒童文學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作家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一個包含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批評家、傳媒人以及各類相關文化機構在內的更大文化場的支持[2]。《團圓》英文版權的輸出就離不開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專業甄選與國際推廣。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在2010年第二屆華文圖畫書論壇上向英國Walk Books出版人及資深編輯大力推薦作品《團圓》,出版人在聽完繪者朱成梁的主題分享后,對該書產生了極大興趣[3],正是中外評論家、出版人之間的交流促成了《團圓》英文版的輸出和后續的廣泛傳播。我國童書出版界應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交流活動,加強與國外出版社、出版人、評論家的交流,從而為中國圖畫書進入國際核心童書圈創造更多機會。
|參考文獻|
[1]她畫的中國獨生小孩,打動了全世界.[EB/OL].(2019-11-23)[2024-03-20].https://mp.weixin.qq.com/s/-HSiR-Ljk2lZt0FkashuDQ.
[2] 方衛平,趙霞. 兒童文學的中國想象:新世紀兒童文學藝術發展論[M]. 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
[3]歷屆封獎獲獎作品,后來都怎樣了?[EB/OL].(2019-12-26)[2024-03-20]. https://mp.weixin.qq.com/s/qMjyv4W1zGajCjOfaLt0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