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第三批陜西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項目編號:陜教工函[2022]74號);全國黨建研究會高校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2023年課題“對標‘五個到位’,構建‘1+2+3+N’高校基層黨建與業務融合模式”(課題編號:DJ2023100);2022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三批新時代黨建“雙創”重大研究項目“對標‘五個到位’構建‘1+2+3+N’黨建與業務融合模式”(項目編號:黨辦發[2022]33號)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鄭偉(1978—),男,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劉鴻彬(1989—),男,碩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組織部組織秘書,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
摘" 要: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是黨和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戰場、主陣地。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實現新時代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要求。文章在對陜西省各高校調研的基礎上,分析當前高校黨建與業務融合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提出黨建與業務要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執行同力的實踐探索路徑,推動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引領高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高校黨建;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D267;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15-0188-05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在近現代以來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深重苦難邁向偉大復興。這一歷程證明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1]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
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3]高校作為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加快推進高等院校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要求。《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堅持高校黨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作為工作開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要求各級黨組織把高校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推動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現高質量發展。[4]《條例》重申了黨建引領高校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強調了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新時代實現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著力提高黨建質量,推動黨建和業務能力深度融合,深入分析和準確把握黨建與業務工作特點和規律,處理好二者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高校兼具政治和教育兩重屬性,推進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更是高校事業發展的組織保障。
(一)黨建與業務融合關系到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要通過黨建全面引領高校各項事業來實現。將黨的建設融入高校事業發展中,充分發揮高校事業發展過程中黨建的引領作用,才能保證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全方位有效落實,才能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才能切實解決好走什么路、辦什么學、培養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從而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
(二)黨建與業務融合關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貫徹落實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黨建與業務工作是統籌于“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之下的有機整體。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不斷強化黨的領導,在改革發展中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把握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規范政治行為、遵守政治紀律,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凝聚共識,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學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健全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實現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屬性的有機統一,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黨建與業務融合關系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實現
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務,也是加快“雙一流”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將堅持黨對學校全面領導的政治原則和完善學校治理結構、推進綜合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等業務工作,同向同行,“一張藍圖”繪到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統籌推進不僅有助于優化教育資源利用,更能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校各單位、各部門的管理效能,也能推動黨委工作部門和業務職能部門緊密配合,共同致力于做好辦學育人的各項工作。[5]
(四)黨建與業務融合關系到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高校黨委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通過建立起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將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將立德樹人與改革發展結合起來,將解決師生的思想問題和教學科研、學習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解決“兩張皮”問題。學校各項事業在黨建工作的推動和引領下謀大事、干實事、解難事、創新事、長本事,有助于業務部門在具體工作中充分實踐黨建的具體要求和部署,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等方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升高校黨建質量。
二、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現狀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對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的需求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加快“雙一流”建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新方位的內在要求,也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現實課題。如何答好這一現實課題,高校黨建在其中發揮著重要指導和推動作用,為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本研究基于高校黨建與業務工作之間相互依托和相互促進的關系,運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深入探討陜西省高校黨建工作與業務融合發展的現實情況。調研覆蓋了陜西省內包括公辦本科、民辦本科、公辦高職和民辦高職等不同類型高校,參與問卷調查的師生共3654人,其中專任教師612人,占比16.75%;管理人員540人,占比14.78%;研究生1278人,占比34.98%;本科生1224人,占比33.50%;中共黨員(含中共預備黨員)2897人,占比79.28%。共回收問卷3538份,回收率為96.83%,其中,有效問卷3436份,有效率97.12%。經過對調查問卷中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內容的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梳理和總結了近年來陜西高校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中的經驗與成就,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認真分析和審視,為今后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提供參考和指導。
(一)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現狀分析
1. 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思想認識到位
從“您是否認同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中心業務工作應該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這一問題調查情況看,師生普遍認為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有利于雙方互促互進,能夠正確認識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對兩者之間的互融互促作用能夠達成思想共識,這對發揮基層黨委政治核心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礎。
2. 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行動落實到位
從問題“您認為近年來學校是否還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情況?”從調查情況看,80%的師生認為“此現象不存在,兩手抓兩手硬”,13.33%的師生認為“有一定改變”,6.67%的師生認為“還需要進一步改變”。可見,大部分師生對學校將黨建與業務工作共部署、同謀劃的實踐表示認同。
3. 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從“您所在的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情況是?”和“您所在的系(室)開展業務建設工作情況是?”的調查情況看,有85%以上的師生認為黨建和業務“經常開展”,在“請您給所在基層黨組織‘黨建與業務工作雙融雙促成效’打分,10分表示融促成效顯著,0分表示融促分離,沒成效,您的分值是?”調查中,打分平均值為9.16分,充分說明學校黨委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謀劃中,各基層黨組織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基本做到了融合發展,將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堅持同研究、同部署,二者在融合發展中實現了相互促進,已經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業務工作提升的動力。
(二)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更是高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近年來,高校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工作,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在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須明確認識到,在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1. 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認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尚未全面認識到黨建與業務融合在戰略層面上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黨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兩個議事規則”的理解,仍然存在職權不明、邊界不清的現象。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充分將兩個會議相互銜接起來,未能充分發揮黨委會與黨政聯席會議在黨建與業務融合中的作用,導致融合效果不夠明顯。
2. 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謀劃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
在推進“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雙一流”建設過程中,部分高校黨委在引領事業發展的作用發揮上存在滯后性,未能充分參與事業發展的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中,在關鍵階段和關鍵環節中對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黨員模范作用的思考謀劃不夠,導致黨建與業務在內容融合上不夠緊密。有些高校黨組織在制訂年度工作計劃時,脫離黨建抓業務或者脫離業務抓黨建的情況仍然存在。
3. 對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設計缺乏科學性
部分高校沒有將黨建引領推動事業發展科學地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指標體系,或是為了融合而融合,生硬地增加黨建引領的指標,沒有將從事黨務工作作為職稱評審、評獎評優的關鍵要素,導致教學科研壓力較大的教師群體對黨務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同時,部分高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聚焦黨建與業務融合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和融合發展受阻存在的深層次原因,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
高校事業發展,離開黨的全面領導,就猶如斷了線的風箏,終將失去方向;高校黨建工作,離開業務工作促進,猶如無魚之水,終將枯本竭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立足辦學治校的工作實際,按照“齊謀劃、齊部署、齊落實、齊督查”的工作理念,漸進式推進“固本強基、提質增效、示范引領、融合發展”四個階段,系統化夯實“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六大建設,全局性緊扣“謀大事、干實事、解難事、創新事、長本事”五項要點,不斷探索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共同謀劃,做到思想同頻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將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作為學校當前和今后較長時期辦學的思想遵循和行動綱領,全面謀劃學校發展藍圖。制定《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加快推進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建設的實施意見》,圍繞黨中央賦予的強農興農戰略使命,研究提出并深入落實“12345”發展思路,即聚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頂天”“立地”兩個努力方向,深入實施人才強校、國際化、信息化三大戰略,切實履行服務糧食安全、生態文明、人類健康、鄉村振興四大學科使命,積極創建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標桿、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未來農業發展的標桿、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標桿、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桿、校地深度融合發展的標桿,著力破解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如何建設和建成什么樣的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戰略命題,為堅守農林特色、破解發展制約因素、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履行職責使命、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價值引領和基本遵循。
(二)共同部署,做到目標同向
堅持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牢記“國之大者”,緊密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將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細化為學校工作安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編制“雙一流”建設方案,突出強調“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制訂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實施方案,以及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大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一體化黨工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制訂加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見、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一流專業建設方案、加快推進新農科專業建設的意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制訂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系統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大決策部署,制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專業人才培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鄉村振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專項實施方案,持續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持、人才支持、智力支持。
(三)共同落實,做到行動同步
堅持從政治高度推動具體工作、從全局角度開展具體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聚焦上合組織發展,積極推動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聯合8個國家的18所涉農高校成立“上合組織成員國涉農高校聯盟”,成立上合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上合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智庫報告,牽頭在中亞建立8個農業科級示范園和3個海外人才培養基地。聚焦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優化學科布局,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和五個前沿與新興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依托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秦嶺試驗林場和黃土高原國家試驗站開展“大美秦嶺”“九曲黃河”生態文明教育,在“綠色發展”“美麗中國”建設中留下“西農印記”。聚焦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牽頭成立種業創新中心,構建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農林水學科優勢和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特色,創建“三團一隊”智力扶貧新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有著積極示范帶動作用”的“好經驗好典型”,連續四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考核評價結果為“好”。成立全國首個農民發展學院,發布全國首個省級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建設五年規劃,編輯出版全國首部鄉村振興干部培訓教材,拓展試驗示范站、示范基地、示范園的社會服務功能,強力支撐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努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推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共同督查,做到執行同力
堅持既看工作思路又看工作導向、既看工作過程又看工作作風、既看工作成效又看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情況,將推動黨建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嚴肅認真開展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將整改作為履行政治責任、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充分發揮學校巡視整改領導小組職能,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觀念,壓實整改責任,統籌推進巡視整改和學校“雙一流”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實施等重點任務,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成立黨委巡視工作辦公室,實現對全校院(系)級單位黨組織校內巡視全覆蓋,并對相關單位進行巡視“回頭看”和整改評估問效,確保巡視成果“顆粒歸倉”,形成“巡視一輪、警示一批、整改一片、輻射一面”的疊加效應,切實把校內巡視成效體現到加強黨的建設、推動事業發展上來。全面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把抓黨建、促發展情況作為黨委(黨總支)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處級單位綜合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將考核結果與干部評價、獎勵績效津貼、評優評先直接掛鉤,并在干部選任中優先考慮綜合考評優秀的單位干部,保護和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建立科學合理的重大任務重要工作推進落實評價和問責機制,對積極擔當作為但未完全達到預期目標者,給予客觀評價和相應鼓勵,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配合不力造成貽誤工作的予以嚴肅問責,系統構建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工作體系。
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科學性工程,本質上是解決“高校黨建工作引領作用如何有效貫穿教育事業各環節,讓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生根”的核心問題。既需要對標目標使命,把握深度融合的大局方向,高位布局謀定基調,明確目標把牢方向,找準路徑精準施策,也需要深化價值引領,凝聚深度融合的思想共識、深化融合發展的價值理念,優化校本文化的育人生態。更需要強化組織建設,健強工作隊伍,建好師生支部,建優黨建品牌,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全員參與、全要素融合、全方位推動,促使黨建與思想政治、管理服務、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各項具體業務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進一步融合,有效提升高校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實效,形成黨建與業務“一盤棋”,推動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守超,溫喜志. 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思考[J]. 政工學刊,2023(01):5-9.
[2] 石建勛,楊璐柳婷. 中國式現代化的演變歷程、深刻內涵及推進路徑[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01):73-82.
[3] 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22-10-16).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4] 王振興,侯紅梅,王寶根,等. 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徑[J]. 中國高等教育,2022(02):29-31.
[5] 孫萬代,薛朝廣. 高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三維理路[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41(09):17-23.
(薦稿人:李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兼學生工作秘書,副教授)
(責任編輯: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