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疏肝調神整合針灸方案治療圍絕經期失眠的思路與方法

2024-06-08 12:37:51秦子衿周憶蓉符文彬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年5期
關鍵詞:針刺

秦子衿, 周憶蓉, 符文彬

(1.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寶安中醫院針灸科,廣東深圳 518100;2.廣東省中醫院,廣東廣州 510120)

圍絕經期通常被稱為更年期,是一種普遍現象,標志著女性從生育到不孕的中年生理變化[1]。這個階段從女性出現月經不調開始,直到女性絕經或閉經一年后結束。在這一時期內,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體內性激素分泌極度不穩定,這種荷爾蒙分泌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僅讓女性出現煩躁易怒、心悸不安、潮熱盜汗等癥狀,絕大多數還會伴隨失眠和抑郁障礙[2-4]。有研究[5]顯示,女性在圍絕經期出現失眠的比例在50%以上。失眠作為更年期常見、反復出現且不易根治的病癥,進一步增加了圍絕經期女性的抑郁風險,對其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圍絕經期失眠有多種病因,并且會使圍絕經期出現抑郁癥狀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因長期失眠會加重圍絕經期的其他癥狀,尤其是抑郁表現,說明圍絕經期失眠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研究,以使圍絕經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得到更多保護。

當前,西醫針對圍絕經期失眠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激素治療和使用鎮靜催眠藥。而激素治療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它的副作用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癥、膽囊疾病的患病風險,停藥后戒斷反應明顯,說明其仍有較大的局限性[6]。且激素替代療法目前缺乏用于圍絕經期女性睡眠障礙的具體證據。苯二氮卓類藥物是大多數睡眠障礙的主要治療藥物,非苯二氮卓類的鎮靜催眠藥與苯二氮卓類藥物相比,對正常睡眠結構的破壞相對較小,在圍絕經期失眠的使用更加廣泛。但長期服用非苯二氮卓類藥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它不僅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并且會使其產生心理和軀體依賴。而針灸作為一種綠色療法,過程透明,操作簡單,經濟方便,在取得療效的同時伴隨的副作用小,是一種更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療手段。筆者認為,圍絕經期女性因年齡增長處于中年過渡時期,在此過程中女性精血不足,氣血虧虛,導致肝失疏泄,神失所養,發為失眠。據此提出疏肝調神的治療大法,并配合針刺、精灸、刺絡、耳穴、埋針等治療手段,共同構成整合針灸方案,為圍絕經期失眠提供治療的思路。

1 圍絕經期失眠的生理變化

1.1 肝的生理功能與女性圍絕經期密切相關

圍絕經期在中醫理論中被稱為“經斷前后諸證”及“臟躁”。《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意為女子七七之年,任脈、沖脈氣血虧虛,天癸已竭,月經將斷而至絕經,指出女子圍絕經期的主要表現是沖任二脈氣血虛衰,肝腎兩臟精血不足。《靈樞·天年》言女子七七“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肝氣虛衰則肝血無生化之源,肝失疏泄;肝葉始薄則肝失藏血,經水漸少,沖任無滋養之源。沖任二脈與肝的密切聯系,可以清楚地解釋女子圍絕經期所產生的以氣血虛衰為主的具體表現。《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曰:“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將女性圍絕經期的病因定為心陰不足,肝氣失和。《雜病源流犀燭·肝病源流》言:“肝和則生氣,發育萬物,為諸臟之生化。”闡述了肝氣升發能啟迪諸臟,使諸臟之氣生之有源,女子五臟安定,氣血沖和。而肝體陰而用陽,為陰中之少陽,以氣為體,以血為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虛衰則肝失濡養,氣化無權,疏泄失職,女性月經不調。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明言“女子以肝為先天”,說明肝在女子一生的生理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張氏醫通》云:“氣不耗,歸精于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于肝而化清血。”而腎五行屬水,肝五行屬木,腎為肝之母;且腎主藏精,肝主藏血,腎精可化為肝血,肝血亦可滋養腎精,精血同源。精少不足以化血,血少不足以養精,天癸無精則無以生化,沖任無血則無以行經,故女性出現月經不調乃至閉經。

1.2 肝的生理功能與睡眠密切相關

《素問·五臟生成論》曰:“故人臥,血歸于肝。”點明入睡時血液盡歸于肝臟。許叔微《普濟本事方》言:“平人肝不受邪,故臥則魂歸于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揚若離體也。”指出人之寤寐與肝臟受邪與否和肝魂的游、離、出、入有著密切的聯系,肝臟受邪則魂無所舍,妄行游離,不能維持正常神志及睡眠。《靈樞·本神》言:“肝藏血,血舍魂。”藏血于內則魂安,魂安內守故夜寐。唐容川《血證論》云:“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寤則魂游于目,寐則魂返于肝。若陽浮于外,魂不入肝,則不寐。”進一步說明失眠主要責之于肝,肝臟受邪,魂不安藏,則生不寐。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陰是肝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即肝主藏血,以血為體,血屬陰;陽是肝的生理功能發揮的作用,即肝主疏泄,以氣為用,氣屬陽[7]。只有陰陽和調才能使肝臟正常運行。肝疏泄正常,則氣機暢,氣血和,五臟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夜安得寐。此外,《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記載:“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說明氣血不足會導致衛氣運行失常,從而間接導致失眠。而圍絕經期女性腎精不足,肝血虧虛,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臨證指南醫案》曰:“肝為風木之臟……則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何病之有?”說明肝作為風木之臟,若肝氣不舒,郁而化火,火熱劫爍肝腎之陰,陰虛生熱,擾動心神,易生失眠。柳寶詒《柳選四家醫案》云:“肝木之所以不柔,由乎腎水不充,水不涵木,則燥而化風生火。”也指出因腎水不足無以柔潤肝木,以致肝木不得生發,肝氣郁結,化火生風,上擾心神,導致失眠[8]。

1.3 神與睡眠密切相關

《靈樞·大惑論》言:“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靈樞·口問》中也指出:“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表明陰陽兩氣與睡眠有緊密聯系。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且藏神,若心神不安,無以調節臟腑功能,陰陽失調,則發為不寐。《景岳全書》言:“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也說明神對人體睡眠具有主宰作用。又言“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心主神明,神本于血而動于氣,肝藏血,主疏泄,肝血充盈,肝氣暢達則心神安寧,夜可好眠。在五行中,心屬火,肝屬木,肝為心之母,心神易受到情志影響,若肝氣郁結,肝失疏泄,則神氣不寧;肝失藏血,血行于外,則神失所養。而女性情志不暢也極易導致失眠的出現,正所謂“七情致病,必由肝起”,七情為病,肝氣郁滯,血行不暢,氣血失和,而“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此外,女性易出現七情內傷,導致肝郁,如《女科經綸》記載:“婦人以血為海。婦人從于人,凡事不得專行。每多憂思忿怒,郁氣居多。”說明情志之病先致肝氣郁滯,繼而內傷心神,引起失眠,指出失眠的病因在肝,病象在神。

2 疏肝調神整合針灸療法

根據圍絕經期失眠的病因病機,認為疏肝調神法對圍絕經期失眠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疏肝調神法,顧名思義,一則疏肝,二則調神。《靈樞·平人絕谷》言:“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肝之五行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郁,肝氣條達則氣機通暢,血脈得利,情志得舒,神得濡養,精神充沛。疏肝則肝氣得暢,肝血得養,肝魂得滋。

而針對圍絕經期的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調神有以下兩方面含義:其一,腦為元神之府,是神明之所出,元神充足,則精氣有余、氣血調和、神安得寐,故治療圍絕經期失眠應重視對腦神的調節。其二,《脾胃論·省言箴》說:“氣乃神之祖。”《素問·六節藏象論》云:“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點明了氣是神的物質基礎。《素問·八正神明論》言:“血氣者,人之神。”進一步指出神的產生依賴于人體的氣血充盈。故“調神”也有調氣以調神之意,旨在通過調暢五臟六腑之氣以安神明,且重在調暢肝氣。

以疏肝調神的治療原則為基礎,臨床常配合使用整合針灸方案,將“一針二灸三鞏固”作為治療方案,聯合使用針刺、精灸、刺絡、耳穴、埋針等多種中醫特色治療方法[9-10]。整合針灸方案綜合了不同療法各自的優勢,且能有效減少不同療法之間出現治療作用相悖的現象,醫者可以靈活選擇治療手段,根據不同的臨床證型、治療目的和穴位特性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從而對圍絕經期失眠起到治療作用。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2.1 一針: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2.1.1 肝氣若實,法當平肝降火,醒腦調神

《素問·調經論》云:“血有余則怒。”《靈樞·本神》言:“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說明當肝血有余、肝氣過亢或肝陰不足不能制陽,導致肝陽偏亢時,易表現為情緒激昂、失控發怒。圍絕經期失眠的患者,常因激素水平紊亂而情緒敏感,若受到外界刺激,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氣郁結,郁而化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夜不能寐。此證型的特點為肝氣極實,且化火擾神,故選擇穴位以“平肝氣,調神志”為原則,主選四關穴(太沖、合谷)、百會、印堂。四關首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關,四關主治五臟。”楊繼洲《針灸大成》首次提出四關穴的組成為太沖、合谷,并論述:“四關者,五臟有十二原,出于四關。”說明四關為十二原穴之始,可主治五臟之疾。而太沖正是足厥陰肝經原穴,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足厥陰經多血少氣,手陽明經多血多氣,兩經合用,可通調一身氣血,使其運行周身,流轉無阻。《靈樞·經脈》云:“肝足厥陰之脈……與督脈會于巔。”足厥陰肝經與督脈會于巔頂,經過頭部,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可知肝經與督脈可共同調節腦部功能。針刺太沖,可以刺激大腦,而腦為元神之府,故元神可一并被調。太沖五行屬木,合谷五行屬金,太沖位于足上,其氣稟厥陰風木生發之氣而主升;合谷位于手部,稟陽明“以通為用,以降為順”之氣而主降[11]。兩穴一陰一陽,一氣一血,合用可調節全身氣機,升降相宜,調和全身氣血,交通陰陽。此外,《經穴性賦》稱太沖“補血而養肝”,并能“通經行瘀”,合谷“不但清氣分,且清頭面諸竅熱”,十分適合用于治療肝氣久郁于內,化火上擾頭面心神的失眠。百會別名“五會”,位于巔頂,是手足三陽經、足厥陰肝經與督脈的交會穴。頭為諸陽之會,督脈為陽脈之海,故針刺百會可調諸陽之氣。《經穴性賦》有言:“頭腦有熱求百會。”指出百會有清熱安神、醒腦開竅之功。也有現代研究[12]證實,針刺百會可有效改善睡眠。印堂位于額上,兩眉正中,為督脈穴,而“督脈入絡腦”,故合用印堂、百會兩穴,共奏清熱安神、開竅醒腦之功。有研究[13]顯示,百會、印堂在治療失眠方面效果顯著。

2.1.2 肝氣若虛,法當補益肝氣,安神定志

圍絕經期女性因自然的生理變化而腎精虧虛,沖任失養,從而導致肝之氣血虧虛,肝氣久虛則無以生血,肝失疏泄;肝血常虧則無以載氣,肝失濡養。久而久之,氣血愈虛,神無所養,多有心情低落、時常嘆息、抑郁不樂、精神不濟、脈弦等表現。治法當補益肝氣、安神定志,針刺以引氣歸元四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太沖、內關、百會、印堂為主穴。太沖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既是肝經原氣經過和留止之處,亦是肝經經氣漸盛的部位。《素問·水熱穴論》有言:“三陰之所交……此腎氣之下行也,名曰太沖。”而人之元氣又“根基于腎,萌芽于肝”,針刺太沖一穴,可達裨益元氣、調補肝氣之效。若肝氣虛日久,母病及子,心氣亦虛,心神不安。內關為心包經之絡穴,《會元針灸學》言:“內關者,陰維脈所發,是心包經之絡脈通于任脈。”故針刺內關穴可同調心包與任脈之氣。《靈樞·經脈》稱其“系于心包,絡心系”。而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府,心與腦同為神明之所居,故針刺內關可安心神、調腦神,與百會、印堂合用,共奏寧心安神之功。引氣歸元四穴均位于任脈之上,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七七任脈虛”,故針刺任脈穴位對治療圍絕經期病癥十分相宜。中脘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是脾胃之氣結聚的部位。《循經》稱其“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素問》又言:“胃不和則臥不安。”故針刺中脘、下脘有補益脾胃之效,后天之本若得滋養,則氣血生化有源,先天之本亦生培有根[14]。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類經圖翼》曰:“此穴……女子蓄血之處。”關元穴是人體陰陽元氣交關之地,氣海為人身大氣所歸,兩穴一為藏元之處,一為生氣之根,合用可補氣培元。此外,任脈行于胸腹正中,為“陰脈之海”,與背部“陽脈之海”督脈相應,故針刺任脈穴可“從陰引陽”,刺激患者體內陽氣流轉全身[15]。

2.2 二灸:精灸補其不足,刺絡瀉其有余

《醫學入門》云:“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灸法具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虛培本、扶陽固脫之效,寓補于通,補陽之余亦通陽行氣,對精血虧虛,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有較好的療效。臨床治療圍絕經期失眠常用精灸,精灸是采用質地細軟、顏色金黃的陳年艾絨,將其揉搓成米粒大小的艾炷,于穴位上點燃施灸的技術。精灸之法,其優點在于取穴精準、熱力集中、滲透力強、用時較短,摒棄了傳統灸法治療時產生的煙霧較大、痛感較強、用時較長的缺點,對患者來說更易接受[16]。刺絡法又稱“菀陳則除之”,是點刺穴位并擠壓皮膚使其出血,通過放血來祛除阻滯經脈瘀血的針刺方法。無論是肝氣久虛,氣虛無力推動血行,還是肝氣久郁,以致血行不暢,都會導致瘀血,故刺絡法在疏通經脈,活血化瘀之余,亦可幫助精灸藥力透達經絡,增強療效。

2.2.1 精灸補任脈

臨床上治療圍絕經期失眠,精灸穴位多位于任脈,以引氣歸元四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心俞、肝俞、脾俞、三焦俞、巨闕、膻中為主穴。任脈為陰脈之海,與陽脈之海督脈前后相對,且兩經交會于齦交,故精灸任脈可從陰引陽,使人體陰陽之氣趨于平衡,陰陽和調則神安得寐,失眠自解,正應《素問》所言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引氣歸元四穴位于腹部,精灸四穴可補中焦氣血,暢中焦氣機,同時培元氣,養精氣。心俞、肝俞、脾俞三穴合用,意在疏肝木之氣,強脾土之力,養心火之神。三焦通行諸氣,故取三焦俞以助疏調全身氣機,使肝氣調暢,脾土無克,心神無擾。巨闕為心之募穴,是心氣輸注之處。心藏神,主神明,《道藏經》言“神門,巨闕”,大意為神之門乃巨闕也,即人體的神志活動與此穴有關,故精灸巨闕可寧心安神。膻中乃八會穴之氣會,主治一切氣分疾病,《靈樞·脹論》載:“膻中者,君主之宮城也。”指出膻中之責在于護衛君主之官,故精灸膻中可調理心氣,安定心神。

若患者伴有其他兼證,則應隨癥加減:伴明顯氣血不足、四肢不溫者,加涌泉、足三里以強先天腎氣、后天脾胃之氣;伴脾胃不和、時有反酸噯氣者,加胃俞、章門以疏肝和胃;伴心膽氣虛、睡時易驚者,加膽俞以益氣鎮驚、寧心安神。

精灸的具體操作方法:用棉簽均勻蘸取適量紅花油涂抹于穴位之上,一則保護皮膚,二則固定艾炷,再將底部直徑2 mm,高約3 mm 的艾炷置于其上,輕輕用線香點燃,待皮膚泛紅、微有灼痛感時將其熄滅,此為一壯,灸至穴位周圍皮膚產生紅暈為度。

2.2.2 刺絡瀉背俞

在中醫理論中,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胸腹為陰,背部為陽。背俞穴位于背部膀胱經上,對應五臟。元代滑伯仁《難經本義》云:“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說明臟腑之氣與俞募之穴相通。此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言:“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故刺絡背俞穴有陰陽同治之意,可瀉五臟之邪于外,調氣血之機于內。圍絕經期失眠之實證病機多為肝腎陰虛,肝郁化火,火擾心神,故刺絡時以心俞、肝俞兩穴為多。此外也需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隨證加減:如肝氣犯胃,食欲減退者,可加胃俞;肝火漸盛,易怒口苦者,可加膽俞。

2.3 三鞏固:耳針、背俞穴埋針

圍絕經期作為女性需要經歷的正常生理過程,因其大約會持續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在使用針灸的同時,常配合耳穴壓豆和背俞穴埋針的治療方法,以更好地維持療效和更有針對性地治療患者的兼證。

2.3.1 耳針

利用耳穴治療疾病的歷史由來已久。《素問》有言:“耳者,宗脈之所聚。”說明十二經脈皆匯聚于耳,耳穴與經絡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望診耳部的形狀、顏色、血管等可輔助醫者診斷疾病[17]。清·吳尚先《理瀹駢文》曰:“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此法亦治不睡。”指出經常以手按摩耳輪可以治療失眠。而耳針所選穴位以心、肝兩穴為主,旨在疏肝行氣,寧心安神。現代研究[18]表明,失眠與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神經遞質有關,針對耳部迷走神經分布區的耳穴進行刺激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各項睡眠指標[19]。張慧潔[20]認為,耳穴可輔助針灸增強治療效果,提升治療的有效性。

2.3.2 背俞穴埋針

背俞穴埋針多選用五臟所藏五神之穴,與刺絡選用的五臟俞相對應。中醫理論認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故神堂、魂門、魄戶、意舍、志室五穴分別對應心、肝、肺、脾、腎之神。五臟氣血充盈則五神得養,人體精力充沛,情緒飽滿。《素問·離合真邪論》云:“靜以久留。”故埋針療法適合用于需要持續留針的長期失眠,同時也延長了前期一針二灸產生的療效。

3 病案舉隅

患者,江某,女,48歲,2023年3月4日初診。主訴:停經8 個月,伴失眠半年。患者2022 年8 月開始未見月經來潮,2022 年10 月開始出現失眠癥狀,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并睡后易醒,伴身體消瘦、精神不振、情緒焦慮、食欲不振、脫發等癥。2022 年12 月診斷為圍絕經期失眠,給予口服右佐匹克隆(每次2 mg,每日1次),失眠未見明顯緩解。刻下癥見:入睡困難,需靜臥2 h 以上方有睡意,睡眠淺,易驚醒,醒后情緒焦慮,更難入睡,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 h,精神差,食欲不振,脫發,小便清,大便溏。舌脈表現:舌淡有齒痕,苔白,脈弦細。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18 分。西醫診斷:神經性失眠;中醫診斷:不寐(肝郁脾虛證);治則:柔肝養血,益氣寧神;處方:(1)針刺穴位:引氣歸元四穴行補法(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平刺百會、印堂;雙側足三里、三陰交行補法;神門、太沖、內關、安眠。針刺時患者取仰臥位,腹部及腿部予紅外線治療儀照射,留針30 min。(2)精灸穴位:引氣歸元四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心俞、肝俞、膻中、足三里、三陰交、神門、涌泉,每穴灸2 壯。(3)刺絡穴位:心俞、肝俞。(4)耳穴壓豆:心、肝、神門。(5)背俞穴埋針:神堂、魂門、意舍,耳針停留2 d,雙耳穴位交替;背俞穴埋針2 d,患者自行取下。治療每2日1 次,每周治療3 次,佐匹克隆繼續服用,若在40 min內自行入睡可予以調整用量。平時注意鍛煉,保持心情愉快,健康飲食。

2023 年3 月18 日復診:患者訴失眠較前改善,精神好轉,焦慮情緒減輕,納食一般,脫發減少,小便清,大便仍便溏。治療第1 周內在1 h 內可產生睡意,第2 周內可在1 h 內入睡,但仍無法達到深度睡眠,睡后易醒癥狀較前無明顯改善,持續睡眠時間在4 h 左右。舌脈表現:舌淡,苔白微膩,脈弦細。治療方案調整如下:針刺穴位加公孫、章門,平補平瀉手法,精灸穴位加脾俞、胃俞,右佐匹克隆用量減少為每次1 mg,余治療同前。

2023 年4 月1 日三診:患者訴失眠較前明顯改善,精神好轉,焦慮情緒明顯減輕,食欲良好,脫發減少,二便可,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患者現可在30 min 內入睡,予停用右佐匹克隆。治療方案調整如下:針刺穴位去百會、印堂、內關,停刺絡治療,精灸加三焦俞,余治療同前,時間調整為每3日1次,每周2次。

2023年6月電話隨訪,患者訴失眠癥狀顯著改善,精神良好,不再頻繁產生焦慮情緒,食欲佳,脫發明顯減少,二便調。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9分。

按語:此患者病癥是典型的圍絕經期失眠,證型為肝郁脾虛。患者因年齡增長進入圍絕經期,此生理變化使得患者氣血不足,無以濡養肝臟,以致肝失疏泄,肝氣郁結,久而久之,肝郁化火,上擾心神,患者出現焦慮癥狀;肝氣不舒,則肝魂不安,“隨神往來者謂之魂”,魂不安則神不寧,以致患者失眠日久;肝膽互為表里,肝失濡養則膽必受其擾,膽氣不寧則睡時易驚;而肝木又克脾土,脾失健運,水液運化失常,水谷運化不及,故患者食欲不振,小便清,大便溏;長期睡眠不足則精神不治,臟腑失養,脾胃作為后天之本無以濡養先天之精,氣血生化不足,發為血之余,故患者出現消瘦、脫發癥狀。根據患者表現,立法疏肝調神,健脾益氣,并整合針刺、精灸、刺絡、耳針、埋針等治療手段。針刺引氣歸元四穴行補法,力求補氣培元、健運中州;平刺百會、印堂以調神醒腦開竅;雙側足三里、三陰交亦行補法,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取神門、太沖、內關、安眠以疏肝理氣、寧心安神。精灸引氣歸元四穴并足三里、三陰交以補脾氣,養元氣;心俞、肝俞以柔肝養心;三焦俞、膻中合用可調理全身氣機,以助肝氣暢達,營衛二氣運行有序,則寤寐正常;涌泉位于腳心,可引火歸原,降心火于腎水以治療失眠。因患者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日久,郁而化火,火熱擾神,故刺絡心俞、肝俞以疏肝瀉熱、清心安神。耳針取心、肝、神門以疏肝養心安神。背俞穴埋針神堂、魂門、意舍以寧心神、安肝魂、適脾意。復診時患者睡眠、情緒有好轉,但納食一般,仍有大便溏的表現,故針刺穴位加公孫、章門,精灸加脾俞、胃俞以健脾氣、和胃氣,以改善患者食欲不振之象。三診時患者睡眠質量改善良多,食欲好轉,故停止百會、印堂、內關的針刺治療,一則減輕針刺產生的痛感,二則減少留針久產生的刺激量;停刺絡治療,保留心俞、肝俞之精灸,養肝補心安神之余,以防泄熱太過反致病甚。患者在治療過后不斷減量右佐匹克隆,癥狀明顯改善后可達停用標準,證明疏肝調神整合針灸方案有明顯療效。

猜你喜歡
針刺
調神寧心針刺法治療靜脈滴注后呃逆驗案
針刺療法治療失眠1則
獨取“內關”針刺臨床驗案
以“四天穴”為主針刺治療頸源性耳鳴驗案
談針刺“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治療眶上神經痛首選針刺
基層中醫藥(2021年7期)2021-03-26 18:00:27
針刺治療踝部扭傷136例
針刺聯合拔罐治療痤瘡50例
中醫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針刺治療糖尿病前期32例
中醫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9:02
針刺結合聰耳息鳴湯治療耳鳴80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在线欧美日韩|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日韩免费成人|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国产亚洲精| 激情午夜婷婷|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亚洲精品91| 欧美色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久青草免费视频| 在线欧美国产|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久久a级片|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97se亚洲综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免费高清毛片| 热久久国产|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内精品免费| 欧美午夜精品|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在线网址| 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午夜啪啪网|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伊人网| 美女被操91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在线免费看片a| 亚洲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爽妇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免费|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黄色一及毛片|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超碰91免费人妻| 日韩无码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