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1]。我們要堅持黨建工作的鮮明導向,通過不懈努力,推動黨的領導在基層治理中的有效落實,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不斷努力奮斗。
在新時代,我國面臨著經濟發展轉型、社會結構調整、風險挑戰增多等復雜的治理環境。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正是針對這些新形勢的有效策略,具體體現在下面幾點:
第一,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2]。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強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發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的特征。在基層治理中,黨建引領可以更好地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確保治理工作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基本原則,推動各項治理任務的有效實施。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夠增強社會治理的針對性和創造性。黨的基層組織深入服務群眾,充分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和社會矛盾,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工作重點,找準改革發展的著力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治理措施,更好地解決基層面臨的各類問題。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助于提升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黨的基層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集中了一支忠誠的黨員隊伍。黨員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能夠激發起基層治理的活力,為基層治理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人力保障,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2]。鄉村振興是當代中國面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要推動鄉村振興,必須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加強黨組織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的領導地位,實現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夠提升農村治理的整體效能。農村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在農村具有廣泛的組織力和號召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動員農民群眾參與農村治理和發展,形成基層治理的合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助于解決鄉村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著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增長有限、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等一系列問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夠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揮黨的優勢和作用,通過黨的組織體系和黨員隊伍的力量,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推動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
第三,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破解基層社會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2]。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著治理主體不明確、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困境和挑戰。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施,能夠有效破解這些困境,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朝著更加高效、有序的方向發展。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強化了基層治理的主體作用。黨的基層組織作為主要的社會治理主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具有獨特優勢。通過黨建引領,能夠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和組織能力,調動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形成黨組織領導下的有序、高效的基層治理模式,推進社會治理工作的全面發展。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進了社會參與和共治共建的廣泛開展。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推進需要廣泛的社會參與和共同建設。通過黨建引領,能夠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和推動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多方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實現社會治理的多元共享。
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領導,明確黨的基層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機制和政策,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發展。只有堅持黨建引領,才能夠破解基層社會治理困境,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和創新,為社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1.突出政治功能,提高組織力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組織架構,具備著重要的政治功能。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中,要突出政治功能,強化組織力。首先,要明確基層黨組織在維護黨的領導和黨的政策的重要性,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工作,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其次,要加強組織能力,健全黨的組織制度,完善黨務公開和黨員管理制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組織紀律性。
2.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戰斗力
黨員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中堅力量,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要注重選拔培養優秀黨員,建立科學有效的黨員干部選拔機制和培養計劃,提高黨員的素質和能力。同時,要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黨員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和社會服務。通過提高黨員的政治敏銳性和組織紀律性,確保黨員隊伍始終保持先進性和戰斗力。
3.深化組織改革,優化基層黨組織結構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需要的變化,基層黨組織的結構和職能要與時俱進。要深化組織改革,適應新形勢下基層治理的需求。首先,要優化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和調整,確保黨組織的覆蓋面和輻射力。其次,要優化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和權限,明確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導地位,加強黨組織與其他組織的協同配合。同時,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信息化建設,借助互聯網和現代科技手段,提高黨組織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能力。
1.引領基層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黨建工作應當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發揮黨組織在政策引導和決策上的主導作用。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黨委、黨員代表大會等形式,積極參與居民自治、社區共建等基層治理議題的討論和決策過程,推動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治理政策。同時,黨組織還要加強對基層治理政策的宣傳和解讀,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促進基層治理工作的開展。
2.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調解功能
基層黨組織作為居民的利益表達和維權的機構,應當發揮其在基層社會矛盾調解中的重要作用。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建立健全調解機制,設立黨組織調解員,提供專業化的調解服務,促進各方積極協商、妥善解決矛盾糾紛。同時,黨組織還要加強與法律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協作,推動基層調解工作與法治建設相結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強化黨建工作對基層治理的指導作用
黨建工作應當對基層治理各環節進行全程指導,提供科學的指導思路和方法。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黨組織還要優化基層治理的工作機制,建立定期溝通和協調機制,促進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工作的有效銜接。在具體實施中,黨組織還要加強對基層治理工作的監督和評估,推動基層治理工作的不斷完善和提升。
4.發揮黨員和黨組織的示范帶頭作用
黨員作為黨組織的骨干力量,在社會治理中應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建立黨員服務群眾制度機制,加強黨員隊伍教育培訓,促使黨員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過硬的作風投身到社會治理中。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的監督管理,落實黨員先鋒模范的激勵機制,引導和推動黨員以身作則,為群眾提供示范和引領。
1.結合形勢變化,靈活運用黨建引領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黨建引領方法。可以結合黨員的特點和優勢,借助社會資源,開展志愿服務和社區建設活動,提升基層治理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探索引入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黨建引領的廣度和深度。
2.注重信息化建設,推動智慧基層治理
信息化建設是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信息化系統,實現黨員信息管理、工作任務分配和工作評估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提高黨組織的管理效能。同時,在基層治理中搭建智慧社區平臺,整合各類資源和信息,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務和社區治理參與途徑,提高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3.加強培訓與交流,促進黨建引領經驗共享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需要不斷總結和分享經驗,以促進工作的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應當加強內部培訓,提高黨員和干部的黨建引領能力,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加強與其他地區和單位的交流,開展經驗對接和學習,吸取他人成功的經驗,為自身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形成共同進步的勢能。
基層治理是推動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關鍵,而黨建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黨組織作為基層治理的核心,必須發揮領導和組織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