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玲 徐文建 張星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只有不斷從馬克思主義中汲取智慧,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文化、時代特征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中國實踐的雙向互動,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才能不斷創造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主義發展新的奇跡。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實現路徑,對于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將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境界”之“新”,是在守正、革舊、返本中創新,不僅解決或回答了以往的問題,還在于提出了新的議題。相比“新境界”的表述方式,此前更多出現的是“新飛躍”及其相關表述?!靶戮辰纭迸c“新飛躍”用來描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帮w躍”指的是事物從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變化,變化是主動行為的結果,變化結果是前進的,變化前后有著顯著的差異;“境界”則意指事物空間上的疆界或性質上的程度,“境”多表達內容細節的豐富程度,“界”表達范圍與高度。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新飛躍”用來形容新老更替的發展過程,“新境界”則形容積微成著的發展態勢,代表著成熟、穩定、可持久的發展樣態?!靶嘛w躍”是“新境界”的基礎,沒有從無到有、新老演替的過程,就無法從原有境界躍升到新的發展境界,每一次“新飛躍”都為開辟新境界奠定重要基礎?!靶戮辰纭笔恰靶嘛w躍”后達到的發展效果,有了“新境界”量的積累,為下一次的飛躍做了必要的準備。
發展往往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新事物脫胎于舊事物,新事物產生和發展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過程中醞釀量的積累,逐漸形成質的突破,從而達到新的境界,實現飛躍式的、革命的發展?;厥装倌挈h史,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性飛躍,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基礎構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新一次的飛躍,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總結提煉出立足國情、面向時代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等重要論述,形成了科學性、系統性的思想理論體系。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沉穩應對世界和時代之變,科學回答“三大時代課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經歷了從發端到發展成熟的歷程,建立在一次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性飛躍的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到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持之以恒的理論創新和付諸實踐,使馬克思主義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創新發展,形成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得以成功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晚清時期的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面,眾多先進人士大量譯介西學以啟蒙思想、救國救民,馬克思的學說隨之傳入中國。但彼時傳入國內的馬克思學說零散、不成體系,且尚缺乏馬克思學說生根發芽的社會基礎,產生的影響較小。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中國先進分子意識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巨大力量,開始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大批進步青年在比較甄別中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誕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得到廣泛傳播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前提條件,若馬克思主義沒有傳入中國,或是沒有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的前途命運會從根本上發生改變,更談不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持之以恒的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與時代特征形成創新成果,指導中國革命、國家建設、改革開放等實踐,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飛躍式發展,為開辟新境界奠定重要基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開辟新境界的根本保證,馬克思列寧主義以中國共產黨為主體來領導與實踐,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共產主義者”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者”[1]。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社會實踐將客觀世界與主觀認識有機接軌,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接續創新。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走在正確的前進道路上?!鞍疡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經驗,也是開辟新境界的必然要求。“兩個結合”強調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與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產生深刻聯系,與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倫理觀念相融通。通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傳統和現實的雙重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的同頻共生,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永遠處于進行時,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向前發展,需要提煉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傲鶄€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現在時更是進行時,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指明方向并提供了實現方法的遵循。
堅持人民至上,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價值取向和根本立場。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占據中心地位,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共識,中國共產黨是本質意義上的人民政黨,以人民理論建設人民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黨史中,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矢志于不負人民,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
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站穩人民立場。開辟新境界,要站穩最廣大人民的立場,服務人民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思考問題,服務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統一的絕大多數人民,正確處理人民利益中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不斷增進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引導多樣性的發展方向,合理控制利益差異與沖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匯聚合力。
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精準、全面把握人民愿望。馬克思恩格斯“現實的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民至上”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2]。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是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方法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相耦合,從擺脫“三座大山”的壓迫當家做主,到提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再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終把握人民愿望。人民群眾的愿望是鮮活具體且多元化的,要把握好人民群眾的顯性愿望和隱性愿望,關注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和民主、公平、安全、環境等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尊重人民創造,持續激發創新動力。要尊重人民的創造精神,暢通民意渠道,廣泛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激發他們在基層治理、科研攻關等領域的創造活力。要從廣大人民群眾中凝聚力量,在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新成果,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邁上新臺階。
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集中人民智慧,將成就依靠群眾與群眾共享成就相統一。發展來自于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僅來自于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辛探索,也源于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凝聚。集中人民智慧,需要以小學生的姿態面對人民群眾,以人民為師,從人民生活中汲取智慧養分并將其融入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中,運用理論成果指導人民認識和改造世界。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 世紀40 年代,一百多年來始終有著強大生命力,在于馬克思主義本身是科學的、實踐的、開放的思想體系,能夠不斷自我完善和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上建立起富強的新中國,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堅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預見、實事求是和革命精神充滿自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中國國情出發回答發展問題,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使馬克思主義永遠保持強大的生命力[3]。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沒有過時,要堅信人類社會最終必然走向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實現需要很長的歷史階段,深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正確途徑。中國共產黨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實事求是,在前進道路上要有定力、有主見,準確把握中國國情和主要矛盾,秉承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從國情出發回答發展問題,推進發展目標的逐步實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要自信自立于革命精神,以偉大自我革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向前發展,引領社會革命創造偉大成就,堅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能幫助黨和國家跳出興衰治亂的歷史循環,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知常明變、守正創新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俺!笔鞘挛锏谋緛頎顟B,“知?!本褪侵獣匀f物本性之自然,了解社會常規與自然法則?!懊髯儭奔词桥c時俱變、相機而變,能夠根據時機做到靈活變化。“守正”就是用正確的方法按事物的發展規律辦事,而“創新”則是敢于突破定勢,不墨守成規,做到推陳出新?!爸C髯?、守正創新”就是要認識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并能順應時勢靈活變通,反映了古人辯證統一的認識論和方法論[4]。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中,守正創新反映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馬克思主義并非現成的教條,而是研究的出發點和方法,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革命勝利和國家建設的偉大成就,根源在于同中國具體實際、時代特征相結合而不斷創新。
堅持守正創新,就是要守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之正,創戰略、理念、思路、舉措之新,以守正固本強基,以創新發展壯大。要將守正與創新相統一,恪守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在實踐中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立足中國國情結合時代特征揭示新規律、形成新理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通過創新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提供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找準黨和國家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直面問題打開理論與實踐創新的突破口,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回答。
堅持問題導向,要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找準現實中的問題,如改革發展問題、黨建問題、民生問題、國際局勢問題等,全面、精準發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對的問題。深入研究問題的性質及癥結所在,摸清問題產生的原因,區分問題的性質,對問題進行全面、透徹的研究。通過多方充分研究論證,實現精準把脈和對癥下藥,妥善解決問題。思想理論創新是在實踐中積累形成的,在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要善于總結經驗,以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馬克思主義注重事物的結構層次和客觀聯系,以全面辯證眼光認識世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需要堅持系統觀念的思想方法,處理好部分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等關系,加強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謀劃,通過整體性推進實現協調發展。
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方法,科學研判中國發展的機遇、挑戰和深層次矛盾等,以超前思維抓住發展的主動權。將全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統籌設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體制,使全局和局部的改革舉措相配套,從具體問題出發尋找帶動全局的突破口。全面關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國家安全等方面的目標任務,把控各項舉措的進度和節奏,統籌兼顧,協同配合,通過補強、重點突破等方法提升整體推進效果。
中國共產黨以人類幸福為價值追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擔負起引領方向的責任,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摒棄敵視對立、封閉脫鉤等錯誤路線,推動構建穩定均衡的國際關系格局,打破破壞和平穩定的一切陰謀。加強國際合作,與世界上其他國家聯手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地區沖突等重大問題,將中國人民利益與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統一起來,把握和塑造人類共同未來。
歷史唯物主義沒有歷史終點,開辟新境界永遠是進行時,理論創新沒有止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要認識和總結以往理論創新的經驗,在新時代實踐中守正創新,在“六個必須堅持”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引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