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晶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接觸的外部信息變得越發多樣化,而卻無法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辨別,這就給學生的成長造成了極大影響。對黨史、國史的認識不到位,就導致學生產生錯誤的政治歷史觀,崇洋媚外、民族自卑感強、缺少愛國情懷等現象普遍存在。因此,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起遠大的理想信念,通過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就有必要將延安精神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新時代社會發展環境下,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普遍較弱,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只能夠從課本中尋找答案,而缺乏恰當的問題分析和處理思路。延安精神中明確指出了實事求是的問題解決方法,號召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根據具體現象和實際情況,尋找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所以,將延安精神融入到楊凌職業技術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傳承優良精神品格。
在實踐調查中發現,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大部分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較差、依賴性較強、抗打擊抗挫折能力較差等現實問題。所以為了有效應對學生在成長中存在的這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認識到自我的價值,對自我與社會、他人之間的關系形成正確認識,就有必要增強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
受到不良的外部環境所影響,無法抵制誘惑,產生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等錯誤的思想意識是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給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力。因此就有必要將延安精神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發展精神。引領學生在成長道路上傳承不屈不撓和奮發圖強的優秀精神品格,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樣態。
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沒有對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進行深度挖掘,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解延安精神的理論知識,使得延安精神未能深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不僅如此,組織開展的黨課團課活動中,所使用的延安精神教育形式單一,也是導致學生未能深刻認識理解延安精神的重要影響因素。
受到教學資源有限以及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較少。尤其是在近年來的疫情環境影響下,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與安全,在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方式選擇上發生了改變。主要的活動開展形式是線上互動與知識宣傳,而未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充分實踐。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組織設計中,部分教師也認識到了將延安精神融入教學內容的重要性,開始嘗試著將延安精神融入到教學中。但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生硬,導致延安精神在思想政治教學課程中的融入并不深入。不僅如此,教師自身對延安精神的認識理解不充分,也影響了延安精神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融合效果。
為了讓大學生能夠在學習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同時,深刻認識和理解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教師有必要在充分解讀延安精神的基礎上,帶領學生系統學習延安精神,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為了有效應對延安精神宣傳教學形式化的問題,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延安精神的內涵,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給學生拓展講述相關歷史。讓學生在重大歷史事件或者感人事跡的學習了解中,對延安精神進行深層次的認識理解,從而促進延安精神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充分融合。
網絡信息化的建設發展,讓學生身處在新媒體環境下,能夠便捷快速地獲取到各種信息和數據。為了引導學生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運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思想政治教師在組織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將現代教學工具進行有效利用,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
比如說,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根據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現有的教學條件,將電子課件和教學視頻等多種教育資源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從多個方面學習了解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從而轉化延安精神的展現形式,使用新穎且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構建新型翻轉課堂。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圍繞著延安精神的各方面內容進行線上討論交流,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結合。改變以往的枯燥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圍繞著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進行自由討論,從而在主動學習和討論過程中,全面接受并運用延安精神,指引學生的思想行為。
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立足于大學生的學習特點,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活動。營造良好的延安精神宣傳教育氛圍,促進延安精神在高校大學生教育中的宣傳推廣,以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指引學生的思想行為。
比如說,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將校園中的各種活動利用起來,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認知進行指引。在革命節日來臨之際,組織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諸如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等節日,就可以將延安精神融入到節日活動中,帶領學生對延安精神的文化內涵進行學習。在學生參與的各種社團活動以及學生會活動中,也有必要展現校黨委的力量,組織學生觀看革命紀錄片或電影,讓學生深入學習和領會延安精神。在視頻觀看結束后,還可以組織開展以“延安精神”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活動或者校園演講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觀后感,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表達,從而促進學生深刻領會到延安精神的革命內涵與重要的思想品格。
在楊凌職業技術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也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教育形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帶領學生進入學校附近的紅色文化基地進行實踐參觀與學習,與革命歷史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從而有效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師在組織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在學生參觀的同時,給學生講解延安精神的內涵,并在參觀學習后組織開展相應的主題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革命時期物質資源的匱乏,深深體會到革命者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擁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優秀精神品格,有效促進延安精神的弘揚。
綜上所述,延安精神作為紅色革命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因此,教師所要做的,則是在深刻認識到延安精神融入大學生教育的意義基礎上,將延安精神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燈塔,指引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尤其是在面對延安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時,能夠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引,采取恰當方式實現延安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從而推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創新,提升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