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正權
(甘肅一安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甘肅蘭州 730000)
高層建筑是當前我國城市地區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相較于傳統建筑形式,其在建筑高度以及結構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為切實保障高層建筑施工安全性以及質量,需要對當前所用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針對技術管理要點提出相應措施。高層建筑工程中科學的技術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技術人員、施工設備、施工材料等方面,通過構建完善嚴格管理體系,在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安全同時,提升技術使用效率。而就高層建筑工程整體而言,技術管理是較傳統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更為復雜的現象,其技術管理需要凸顯材料以及現場管理協調性。
案例工程為某地區新建商品房項目工程,其占地面積達到90 畝,總建筑面積在16 萬平方米左右,項目中涵蓋多棟高層住宅樓以及地下車位與多層聯排別墅。施工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工程建設經驗,對本次施工中技術管理經驗進行總結。
1.2.1 規范技術管理體系
在技術管理工作的創新中,要不斷完善技術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適應的管理制度來實現技術管理的科學化。完善的技術管理制度,必須深入到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各個層次,并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另外,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工程技術的管理制度,必須從技術的實際管理中吸取教訓,把生產的實踐提升到理論層面,并升華為管理規范與制度,明確技術主管與施工人員各自的職責,協調溝通,共同解決問題,提高技術管理水平。
1.2.2 優化生產工藝應用
在高層住宅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中,要提高施工技術管理的整體水平,必須加強對生產工藝的應用,加強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加強施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特別是在混凝土鋼筋的施工工藝中,積極引進新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技術和施工水平。在施工技術管理方面,提高工藝作業的技術水平,重視對高層建筑的垂直角度、標高、軸線等的合理布置。在實際工程中,為了減少誤差,避免產生大的偏差,必須對每個建筑物的柱點進行準確的分析,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豎直度的測量,而模板加固、混凝土澆筑等工作要在確保豎直度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提高施工技術和操作水平。
1.2.3 落實成本及施工周期管理要求
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成本及周期控制對于整個技術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限制和影響作用。在當前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技術應用還是技術管理從根本上都是降低對質量建設產生的不良影響,提升技術管理水平,避免導致工期延誤,有效控制整個成本投入。在當前,高層建筑工程成本管控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從高層建筑所應用的施工材料、施工結構等層面上進行分析,優化材料選擇、優化結構建設以此能夠為技術應用奠定基礎。此外,成本及周期控制中,需要結合實際技術應用進行全面化的布局,優化管控,統籌規劃,整體上提升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水平。
與傳統的工程項目相比,三級管理模式多設置一層次,形成一種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其與傳統項目管理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傳統項目管理模式是按項目施工的流程,也就是只有完成一期工作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各方對施工流程都很熟悉,該模式在國內已被廣泛采用,且管理手段較為成熟,業主可以對工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直接的控制,但是業主方卻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極易因缺乏管理經驗導致失誤發生。因此,在工程規模不大、技術水平較高、施工風險較低的情況下,采用常規的管理方式是可行的。從管理經驗、管理人員等各方面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引進工程管理服務模式,從二次管理向三級管理過渡,可以極大地減少業主方的工作負擔,其可以填補業主方不足之處,延長業主管理職能,對工程順利開展進行具有重要意義[1]。
一級管理體系主要為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其下屬行政、現場以及財務三個下屬部門,主要承擔項目開展過程中決策、指揮以及外部協調職責。同時其需要對項目整體的計劃、資金、標準、質量等方面負責,針對工程建設需使用方法、計劃、投資、質量安全目標、總體進度計劃等做出決策。
第二層管理系統包括:項目管理單位、跟蹤審計單位、勘察規劃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招標代理機構等。由于項目經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甲方的決定,因此,在第二層的管理系統中,也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上級項目管理單位,另一個是服從于項目管理者的命令,保證二級管理系統的準確、嚴肅性。二級管理系統作為中層,通過咨詢、策劃、計劃等方式,嚴格執行施工指揮部的決策和指示、組織、控制、內部協調;項目管理功能的檢查和落實;注重事前、全程、精細管理,為辦公室做出科學的決策提供切實的建議;及時溝通,限期解決,嚴格程序;本著“誠信高效,合作共贏”的理念,遵循“誠信高效,合作共贏”的良好合作關系,遵循流程規范,做到優質、經濟、廉潔地為項目的建設工作提供有效的幫助。其具體職責包括如下幾方面:
第一,在設計準備階段中,協助業主方與設計單位進行溝通以獲取所需各種資料及外部條件證明,并對勘查與設計單位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施工作業開始前,協助業主方對項目進行考察,并確定監理以及總承包單位,及時辦理施工許可證等手續,并完成現場三通一平工作。
第三,在建設階段,要制訂項目的管理規劃。對建設單位制訂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各類技術方案展開審核并批準。要深入到現場,負責監督、檢查各工序在建設中的質量和進度工作,監督建設單位的質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實施。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并進行監督和指導[2]。
第四,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幫助建設方做好建設方的竣工驗收工作,按照文件的規定,對建設方提出的建設方的文件進行歸類與保存,并對建設方提供的建筑材料進行標準化、完整的審查,并將項目的文件材料轉交給建設方及城市建設方。
三級管理體系主要由總承包單位、各分包單位、材料及設備供應商等構成,其具體職責包括如下幾方面:保證工程項目在合同中所列的施工質量、安全、文明程度均符合合同協議要求;建設和完善項目的質量管理保障制度;要健全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體系,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檢查體系,確保安全生產所需要的經費落實到實處;執行國家和省市現行的施工和驗收規范、施工技術標準、施工操作規程、施工質量、安全施工等有關文件;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和技術規范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更改項目的設計方案,不得有任何的偷工減料;遵守相關政府部門在施工現場交通、施工噪聲、環保、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強化高層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水平已經成為當前建設領域重點內容。本文研究中提出將三級管理模式應用于技術管理之中,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技術管理有效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