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5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以美元計價,我國出口金額29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月提高9個百分點;進口金額2201.0億美元,同比增長8.4%,增速較上月提升10.3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第一,國際需求持續回暖帶動我國出口增速超預期。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增速均有改善,對東盟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8.1%;對美國、歐盟出口分別同比減少2.8%、3.6%,降幅分別較上月收窄13.1、11.4個百分點。第二,勞動密集型產品與機電產品出口表現繼續分化,產品結構升級趨勢加強。4月,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減少6.5%。機電產品整體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5%。高基數背景下汽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8.8%。第三,低基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國內需求修復帶動進口超預期增長。
5月14日,美國白宮發布聲明,將對從中國進口的18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此次加征關稅涉及鋼鐵和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船岸起重機、醫療產品等產業領域,起征時間從2024年至2026年不等。中國商務部當天在回應時表示,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美國此次加征關稅重點聚焦我國“新三樣”等戰略性制造產業。在此次加征關稅產品目錄中,“新三樣”的稅率升幅較大,電動汽車關稅稅率從25%提高到100%,電動汽車鋰電池、非電動汽車鋰電池、電池零部件關稅稅率從7.5%提高到25%,太陽能電池關稅稅率從25%增加至50%。其中電動車方面,2023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數量約一萬多輛,直接出口額約為3.68億美元,占該產品出口的比重不足1%。太陽能電池方面,出口美國約330萬美元,不到該產品出口總額的0.1%。對美出口的“新三樣”產品中,鋰電池受此次加征關稅影響相對較大,根據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美國已連續四年成為中國鋰電池出口第一大目的地,2023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鋰電池金額約135.49億美元,占該產品出口總額20.8%,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上升至22%。綜合來看,此次美國加征關稅象征性意義更大,實際影響相對有限。

國際能源署5月17日發布報告說,去年全球部分關鍵礦產價格大幅回落,但未來供應緊張風險依然存在,仍需增加投資支持。
報告說,在經歷了兩年強勁上漲之后,關鍵礦產價格在2023年大幅回落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用于制造電池的礦物材料價格下降尤其明顯,鋰價格下降75%,鈷、鎳和石墨價格下降了30%至45%。在需求增長強勁的背景下,關鍵礦產價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供應強勁增長。報告指出,在清潔能源技術加速發展背景下,對關鍵礦產的需求將持續強勁增長。若要達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到2040年,能源轉型關鍵礦產的市場總規模將增長一倍以上,達到7700億美元。
5月17日,俄羅斯統計局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4%。據了解,自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俄GDP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實現增長。數據顯示,除了2023年第一季度俄GDP同比下降1.2%以外,此后連續三個季度分別增長5.1%、5.7%和4.9%。2023年,俄GDP同比增長3.6%,2022年則下降1.2%。

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開泰研究中心5月2日發布報告稱,過去五年泰國對中國的陸路出口快速增長,中國在泰國的邊境和陸路跨境貿易出口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2023年泰國對中國陸路出口總值創2130億泰銖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4%,中國超過馬來西亞躍居泰國第一大邊境和陸路跨境貿易出口市場,經各個陸路口岸向中國的出口值均持續增長。經由中老鐵路向中國的出口呈快速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經中老鐵路對中國出口值將達120億泰銖,其中主要是水果。與耗時至少一周的海運相比,使用中老鐵路運到中國西南市場的時間只需一至兩天。中老鐵路已成為泰國水果出口到中國的重要通道。
開泰研究中心預計,2024年泰國對中國陸路出口總值將接近2500億泰銖,同比增長17%。通往中國的陸路交通網為泰國產品進入云南和廣西等市場提供了多條線路選擇,尤其是經由中老鐵路的快速信道將在泰國產品分銷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歐洲電商市場發展迅速,日益成為助力經濟復蘇、賦能多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據業內研究機構統計,2023年,歐洲電商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1.1萬億美元,同時,市場收入到2027年有望超過7500億美元。總體而言,歐洲電商市場交易額將持續增長。在增長率方面,東歐國家表現優于許多西歐國家;在市場份額方面,西歐約占67%的主要市場;在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方面,英國的電商市場占其GDP的9.3%,丹麥、希臘和瑞典等國雖然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在GDP的占比中,分別達到7.3%、5.9%和5.8%;在訂單占比方面,非歐盟國家賣方的訂單占比為19%,歐盟內部跨境貿易訂單占比為31%,歐盟各成員國的本土訂單則占比81%。
不過,烏克蘭危機延宕、疫后經濟復蘇乏力、政治局勢動蕩、內部發展失衡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制約其電商市場發展。
據多家媒體報道,莫迪政府表示,印度與伊朗于5月13日在德黑蘭簽署了一份為期十年的合同,雙方同意印度港口全球公司開發和運營伊朗南部的恰巴哈爾港。印媒宣稱,這是印度首次獲得海外港口的管理權,是對伊朗的一次重要地緣政治接觸。
該港位于伊朗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端、阿曼灣東北部,地處南亞、西亞、中亞和印度洋的交會之地,被認為是國際南北運輸走廊的戰略樞紐。印度學者認為,新德里希望通過擴大該地區的市場存在,利用印度—伊朗聯盟,建構經營阿富汗與中亞的貿易通道,并將其作為南北運輸走廊的入口。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5月14日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維持4月對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認為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較2023年將增加220萬桶,達到1.04億桶。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較2024年將增加180萬桶,達到1.06億桶。歐佩克在報告中說,強勁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運輸需求將支撐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中國穩定的經濟活動和強勁的旅游活動需求將支撐其2025年石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