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多西環素聯合貼敷療法治療恙蟲病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66例恙蟲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口服鹽酸多西環素片,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脂多糖(LPS)水平,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焦痂脫落時間、頭痛消失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PCT和LPS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恙蟲病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臨床癥狀消退,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恙蟲病;多西環素;穴位貼敷;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7.010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7.035
恙蟲病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急性高熱性疾病,多見于夏秋季節,患者通常為接觸叢林雜草或野外勞動者,因恙螨叮咬而患病[1]。該病臨床表現復雜,病情較輕者常表現為輕度發熱,嚴重者則可引起多器官衰竭,因此,及早干預并進行抗感染治療尤為重要,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多西環素進行治療,該藥物屬于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峰值濃度高,針對立克次體的殺滅效果良好[2]。但有臨床研究報道,多西環素對部分恙蟲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尤其針對退熱、焦痂脫落等的效果有限,需要更具有針對性的方法輔助治療[3]。穴位貼敷屬于中醫常見療法,依據整體觀念,通過穴位和藥物的共同作用,起到舒經通絡、調和腑臟氣血陰陽的效果,進而實現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4]。基于此,本研究觀察多西環素聯合貼敷療法治療恙蟲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66例恙蟲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6.07±7.93)歲;病程5~11 d,平均病程(8.28±2.01)d;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 Ⅱ)[5]評分4~7分,平均APACHE Ⅱ評分(5.41±1.37)分。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6.91±8.83)歲;病程5~11 d,平均病程(8.39±1.96)d;APACHE Ⅱ評分4~7分,平均APACHE Ⅱ評分(5.66±1.19)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恙蟲病的診斷標準[6],患者有野外作業史,且血清學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⑵年齡18~60歲。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⑵臨床資料不全者;⑶入組前已接受其他治療者;⑷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臥床靜養,調整飲食結構,加強營養以改善身體狀況,另外針對水和電解質失調等情況進行對癥處理。對照組患者均口服鹽酸多西環素片(河北東風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945,規格:0.1 g/片),初次劑量為0.2 g/次,1次/d,之后調整劑量為0.1 g/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穴位貼敷治療,取穴:大椎、肺俞(兩側)、曲池(兩側),藥物配置:取大黃、北柴胡、地骨皮、蟬蛻和梔子各15 g分別研磨制成粉末,等比例混合,以鮮姜汁將其調制為稠膏狀,于4 ℃冰箱中貯存備用。貼敷前,使用75%乙醇對穴位附近皮膚進行消毒,將膏藥貼敷于所取穴位,并使用4 cm×4 cm膠布進行固定,貼敷時間不少于6 h/d。部分患者貼敷部位皮膚可能出現發熱、發紅、瘙癢等情況,也可能存在較少小水泡,均為貼敷常見反應,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均可自行消退。如果存在較大水泡,可沿表皮以消毒毫針刺破水泡,將其中液體排出,以碘伏藥水消毒,同時應注意保證貼敷部位潔凈干燥,盡量減少對貼敷部位的摩擦,降低感染風險。兩組患者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痊愈:發熱、焦痂等臨床癥狀消失,治療后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直接膽紅素等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gt;75%;顯效:體溫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治療后上述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50%~75%;有效:體溫正常,臨床癥狀部分消失,20%≤治療后上述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lt;50%;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惡化,治療后上述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lt;20%[6]。⑵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記錄兩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焦痂脫落時間、頭痛消失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谷丙轉氨酶≤40 U/L、谷草轉氨酶≤40 U/L、直接膽紅素≤6.84 μmol/L判斷為肝功能恢復)。⑶比較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兩組患者均進行生化指標檢測,檢測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脂多糖(LPS)。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晨起空腹肘靜脈血5 mL,使用醫用離心機以3 500 r/min轉速、8 cm離心半徑離心10 min,離心后送檢。血清CRP、PCT和LPS水平的測定方法均為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購自上海賽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⑷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紅斑。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焦痂脫落時間、頭痛消失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RP、PCT和LPS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PCT和LPS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恙蟲病患者常具有野外作業史,臨床表現包括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癥狀和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該病還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引發多臟器損害,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7]。四環素類抗生素針對該病的效果確切,在改善療效和預后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但隨著其應用的增加,也逐漸暴露出耐藥性和不良反應較多等問題,多西環素是治療恙蟲病的代表藥物,但單藥治療效果不佳,而中醫療法近年來在恙蟲病的治療中取得較好的療效,藥物貼敷在相應穴位上可產生持久刺激,起到舒經活絡、調和氣血之功效[8]。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觀察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恙蟲病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焦痂脫落時間、頭痛消失時間、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較對照組更短,提示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用于恙蟲病療效顯著,有利于促進臨床癥狀消退。本研究的選穴(大椎、肺俞、曲池等)均為推拿、灸法中解表退熱的常用穴位,且穴位貼敷配方中大黃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北柴胡可疏散退熱,地骨皮可涼血除蒸、清肺降火,蟬蛻能夠疏散風熱,可治頭痛昏脹、疼痛明顯者,梔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外用還可消腫止痛,取以上多種藥材進行穴位貼敷治療針對頭痛、發熱癥狀效果良好,可明顯縮短頭痛消失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9]。恙蟲病的癥狀表現還有焦痂或潰瘍,焦痂消退時間不僅可作為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參考指標,也有助于評估其預后,焦痂消退時間越短,發生各種后遺癥的風險越低,預后越好。中醫將焦痂與潰瘍均納入“熱證”范疇,而本研究的取穴、所選藥材均具有清熱解表之功效,有利于促進創面愈合,縮短焦痂脫落時間[10]。此外,大黃具有瀉下作用,有助于保護肝功能、促進肝功能恢復,縮短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11]。因此,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恙蟲病現出了顯著的臨床優勢,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緩解,如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而且還能促進肝功能的恢復,減輕肝損傷,保護患者的生理功能。通過聯合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這種聯合治療方案還體現了中醫與西醫相結合的治療思路,充分利用了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各自優勢,為恙蟲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PCT在健康人群體內水平極低,但發生寄生蟲、細菌、真菌感染后,其水平可迅速升高,作為臨床感染性標記物,敏感度較高;恙蟲病患者感染后可出現全身廣泛的小血管炎癥反應,進而引起組織細胞變性壞死,從而影響機體CRP的合成、釋放,血清中CRP表達水平可明顯提高[16]。既往報道指出,恙蟲病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生機制可能與LPS及多種炎癥因子水平升高有關[12]。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CRP、PCT和LPS水平均更低,提示多西環素聯合貼敷治療恙蟲病有利于抑制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考慮可能與部分中藥的藥理作用有關,李碧晟等[13]研究分析發現,梔子可發揮抗炎效果;另外,北柴胡也可起到抗炎作用,能夠針對炎癥反應的多個環節進行干預,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活化和炎癥介質的合成,實現抗炎效果。大黃能夠調控多個與炎癥相關的信號通路和分子靶點,從而實現對炎癥反應的全面調控,這種多靶點、多通路的治療策略使得大黃在抗炎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14]。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用于治療恙蟲病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患者均可耐受,安全性理想。但本研究所納入樣本量較少,且為單中心研究,未來仍需擴大樣本量、行多中心研究進一步觀察。
綜上所述,多西環素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恙蟲病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可縮短發熱、焦痂等癥狀消退時間,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張魯燕,畢振旺,趙仲堂.我國恙蟲病東方體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35(1): 88-92.
薛聃,矯捷,王惠樞,等.莫西沙星與多西環素治療恙蟲病療效比較[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5, 29(9): 921-922, 926.
曾凡榮,蔡勝藍,趙文海. 63例恙蟲病的流行病學與臨床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 2014, 21(3): 315-317.
張莘,張選平,賈春生,等.基于數據挖掘的穴位貼敷療法運用特點研究[J].針刺研究, 2012, 37(5): 416-421.
張青,王小亭,張宏民,等.重癥臨床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系統評分與人工評分的比較[J].中華醫學雜志, 2015, 95(39): 3173-3175.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M]. 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140-144.
周海慧,林金,奚娜,等.表現為急性不明原因發熱的疑似恙蟲病患者臨床特征及病原學分析(8例)[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2022, 49(5): 353-355.
劉西建,韓濤.中藥穴位貼敷研究現狀及思路[J].中醫藥信息, 2014, 31(5): 130-132.
周楊楊,程強,劉昆,等. 2015版中國藥典清熱、解毒類中藥材的抗菌作用[J].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 43(10): 1161-1167.
陳永鋒,嚴憲才,賴貴龍.柴胡葛根湯治療恙蟲病[J].中醫學報, 2020, 35(11): 2451-2454.
麥藍尹,陳勇,謝臻,等.基于抗炎作用的大黃藥對配伍規律[J].醫藥導報, 2016, 35(9): 925-929.
洪森楷,黃浩,余鋒,等.重癥恙蟲病延治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 60(12): 107-110, 118.
李碧晟,陶倩. 梔子抗炎活性成分的初步考察[J]. 中國藥師, 2021, 24(7): 387-392.
王惠,馮瑪莉,張越,等.藏柴胡與北柴胡急性毒性、解熱、抗炎作用的對比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20, 22(5): 1517-1523.
作者簡介:馬清齡,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急診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