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枝
(朔州市平魯區特色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山西朔州 036800)
晉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油菜種植區之一,油菜在該地區的種植面積廣闊。然而,長期以來,傳統的油菜栽培方式在施肥管理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大量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導致土壤中養分失衡,影響了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同時,農藥的濫用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破壞了生態平衡,對人類健康帶來了潛在風險。因此,提升晉西北春油菜的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晉西北春油菜種植中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這些技術能夠有效地節約資源并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在傳統的油菜種植方式中,常存在著大量的肥料過量施用和農藥濫用的現象,導致了養分的浪費和環境污染。而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則注重科學合理施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控,通過精確調節養分供給和采用生物控制方法,可以降低農業化學品的使用量,減少土壤和水體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此外,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還注重合理利用水資源。傳統的灌溉方式往往會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和浪費。而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和微噴灌,可以實現精準供水,減少水資源損失,提高用水效率。有助于減輕對地下水資源的壓力,保證農田的持續灌溉和作物的正常生長[1]。
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還能顯著提高晉西北春油菜的產量和質量。通過科學選種,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耐病蟲害性好,高產優良的品種,可以提高油菜的抗逆性和產量潛力。同時,合理密植和配方施肥能夠實現養分的均衡供給,避免養分過剩或不足的情況發生,從而達到最佳產量。此外,綜合防治病蟲害可以減少害蟲對油菜的危害,保證作物的健康生長,進一步增加產量。除了提高產量,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還能改善晉西北春油菜的產品質量。科學施肥和合理密植可促進油菜的營養吸收和光合作用,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和品質。病蟲害綜合防控可以減少病害和蟲害對油菜籽的侵害,降低農藥殘留,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這些技術的應用使晉西北春油菜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2]。
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進晉西北春油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并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支持。通過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影響,可以保護土壤、水體和生態環境,提高農田的可持續利用能力。同時,通過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農民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還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整個農業產業鏈的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繁榮[3]。
在進行春油菜的品種選擇時,需對晉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特性進行詳細分析,調研現有品種在該區域內的表現記錄。科學選種要建立在對品種適應性、產量潛力、品質特性、病蟲害抗性等多維度評價的基礎上。對此,可以引入品種試驗,通過設立對照試驗來比較不同品種在相同環境條件下的表現。根據試驗結果,選取單產穩定、油質優良、成熟期適中且對主要病蟲害有較強抵抗力的品種。針對晉西北地區,可選擇通過相關部門審定的種子,比如晉油8號、高油9號和晉油12號等。針對所選品種的特性,制定詳細的田間管理指導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灌溉、施肥、雜草和病蟲害管理等,以確保油菜在整個生長周期中得到充分的照顧。具體到施肥,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和土壤供肥能力,實施精準施肥計劃,尤其是在油菜的快速生長期和花后充實期,根據作物需求適時適量供給養分,確保籽粒的高產與優質。
為實現春油菜的土壤準備,必須進行土壤質地與結構分析。這涉及對田塊的采樣,用以檢測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養分狀態(尤其是氮、磷、鉀水平)和重金屬含量等。基于這些數據,可以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土壤改良計劃,確保種植床具有適宜的營養和物理特性。根據土壤檢測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土壤調理。若土壤酸堿度不適宜,需通過施用石灰或硫磺來調整pH值至6.0~7.5之間。如果檢測出有機質含量低,可添加有機肥料,如堆肥和綠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并增加微生物活性。這同時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氣性,為油菜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根際環境[4]。
在土壤養分方面,應按照土壤測試結果進行配方施肥。鉀肥在促進油菜花期前后的光合作用和籽粒充實中起著關鍵作用。磷肥可以促進根系發展,氮肥則需要分階段施用,以支持植物生長期間的不同需求。施肥時,還需注意肥料的深度和位置,以確保植物根系能有效吸收。另外,必須考慮土壤的微生物平衡。在農業實踐中融入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比如輪作或間作其他作物,以打斷病蟲害的生命周期,并提供更多的根系空間,以此減少土傳病害,同時增強土壤的自我恢復能力。施行土壤保濕與防侵蝕措施。通過秸稈還田、覆蓋作物殘體或使用土壤覆蓋物(如塑料薄膜)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濕度,減少水分蒸發,同時防止風蝕和水蝕。這些措施不僅有利于保護土壤結構,還能夠提升土壤的溫度,從而有利于春油菜的早期生長。
合理密植的確定應依據春油菜的具體生長習性和晉西北地區的氣候特點。需要精準計算每公頃所需的種子數量,這通常根據品種、種子大小、出苗率以及預期產量來確定。典型而言,保持每平方米有一定數量的健康植株,比如30~50株,能夠有效地增加單產。其次,播種密度的確定還要考慮行距對作物生長的影響。調整適當的行距,既確保植株之間有足夠空間進行生長,又能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例如,設定30~40 cm的行距可以為植株提供均衡的光照和通風條件。
機械化播種可以提高種植的一致性和效率。通過調整播種機的參數,確保種子在土壤中以恰當深度和間隔被播放。這有助于促進良好的出苗率和植株的均勻分布。還需結合肥水管理策略。因為高密度種植可能導致養分和水分需求增加,因此需要制定詳細的施肥計劃和灌溉計劃來滿足植株增長的需求。最后,在生長季內,實時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并針對觀察到的問題(諸如病害、營養不足或者水分過剩等)及時調整管理措施。例如,如果發現植株間競爭激烈,需要適時地進行間苗或者追施肥料,以保證植株可以獲得充足養分[5]。
配方施肥的基礎是土壤養分的準確測試。在春油菜種植前,應對田地進行全面的土壤樣本分析,測定氮、磷、鉀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依據這些結果,制定出一套滿足作物生長需求的施肥方案,以確保養分的供給與作物需求相吻合。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春油菜的生育階段養分需求,計算出各階段的肥料用量。春油菜生長初期需要較多的氮肥以促進葉片生長,開花前后對磷的需求量增大,以支持籽粒的形成,而鉀肥則在全生育期內均衡施用,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提升油脂含量。施肥還需考慮肥料的類型和施用方法。有機肥料和緩釋化肥應作為基肥施用,以改善土壤結構和提供長期穩定的養分供給。化學肥料則可根據需求在關鍵時期以追肥的形式施用,以快速滿足作物的即時養分需求另外,為了實現精準施肥,可采用現代化施肥設備,實現施肥的均勻性和精準定位,減少肥料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提高勞動效率。應實行土壤肥力的持續監控,通過定期采集土壤和植株樣本,監測養分的使用情況和作物吸收效率,調整施肥策略,以適應作物生長的動態變化和環境條件的波動。
節水灌溉的關鍵在于明確春油菜的水分需求周期并據此設定灌溉計劃。春油菜的生長分為苗期、蔓延期、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不同。例如,蕾期和開花期是春油菜生長中最敏感的時期,需保證適量灌溉。而在成熟期,則需控制水分以避免作物因濕度過高而發生病害。實施滴灌系統以高效利用水資源。滴灌可以將水直接輸送到植物根部,減少蒸發損失,且有助于維持土壤水分的均勻分布。與此同時,滴灌系統可與肥料混合施用,實現精確施肥,這種“水肥一體化”的灌溉方法能進一步提升水肥利用率。此外,采用土壤水分監測技術,在不同土層安裝水分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水分狀況。根據監測數據調整灌溉頻率和量,保證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獲得最佳水分條件,避免過度灌溉或水分不足。還應改進田間管理,如采用覆膜技術。覆膜不僅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還能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油菜早期生長。選擇透水性好的覆膜材料,以保持土壤呼吸和微生物活性。提倡雨水收集和利用。在適合的地區建立雨水收集系統,收集雨水用于春油菜灌溉。這不僅減少地下水的抽取,還能利用自然資源,增加水源的可持續利用。通過此類措施,可有效實施節水灌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促進春油菜的綠色高質高效栽培。
病蟲害綜合防控的重點在于加強田間管理,農戶應采取輪作與混作策略,以此打亂害蟲的生命周期和降低病原物的積累。輪作可以有效避免連作帶來的特定病蟲害問題,而混作則通過多樣化植物群落增加生態系統的復雜性,對害蟲的自然控制有積極作用。實行精準農業管理,合理密植,并保持良好的田間衛生。通過調整種植密度,使作物生長環境通風透光,有助于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清除殘株和雜草還能減少病蟲害的越冬的生存環境。另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釋放天敵,使用性信息素誘捕等,可以在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控制害蟲數量。如釋放食蚜蠅有助于控制蚜蟲,使用菌核病菌防治油菜根腫病等。若必須采用化學防控技術,須按照農藥標簽指示嚴格執行,避免隨意增減劑量和頻率。施藥應選擇氣象條件相對穩定的時間段,最大程度減小藥液飄移和蒸發損失。同時,推廣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以減少對環境和非靶標生物的影響。結合實時監測和預警系統,及時獲取病蟲害發生發展的信息,并據此調整防控策略。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田間的溫濕度和害蟲活動情況,從而精確時機和方式進行防治。通過這些綜合措施,可以實現春油菜病蟲害的有效控制,進而保障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春油菜生產。
適時收獲的判斷標準是春油菜籽粒成熟度的觀察。當約三分之二以上的莢果轉變為黃褐色,且籽粒含水量降至9%~10%時,便是最佳收割時機。在這個階段,籽粒的油分含量達到最高,而水分含量較低使得烘干工序簡化,減少能耗和損失。針對晉西北地區實際,春油菜成熟時間為9月份,因此農戶在8月末應加強田間巡視頻率,斟酌收獲時間。
應在無雨天氣進行收割作業,可以避免因雨水引起的籽粒發霉或萌發,同時也能減少田間晾曬時間,提升收獲效率。此外,機械化收割應提前做好準備。調試好收割機械,確保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以減少籽粒碎裂和丟失。合理調整割臺高度和行進速度,可有效收集更多的籽粒,減少損失。在收獲過程中應注意分批收割,尤其是對于不同品種和不同成熟期的油菜,保證每一批次均在最適宜的成熟時收割,確保籽粒質量和產量。收割后應及時晾曬和翻動,確保籽粒干燥均勻,防止因堆放過久造成發熱和霉變。并迅速將干燥后的籽粒儲存在干燥、通風、防鼠的倉庫中,以維持產出的品質和延長儲存時間。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晉西北春油菜的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努力。應推廣科學合理的施肥管理方法,包括有機肥的運用和土壤養分平衡調控,以提高油菜的養分利用效率。并加強農藥使用的監管和管理,鼓勵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來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在推動晉西北春油菜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發展中,需要政府、農業科研機構、農民等各方共同努力。通過加強科學研究、技術示范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