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曉亮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城 048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不斷增加。而地下室作為高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的功能,如停車場、儲藏室、設備房等。然而,由于地下室處于地下水位較高的環境中,受到地下水壓力和滲水的威脅,地下室工程防水成為確保建筑質量和使用功能的關鍵環節。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技術難度,要求施工人員具備一定的防水技術和經驗。同時,由于建筑結構的不同和地下水的不同特性,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工藝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水壓、裂縫、滲水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的使用壽命。
(1)地下室墻體滲水。由于地下室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墻面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滲透。這可能是因為防水層質量不好、施工不規范、地下水位壓力過大、墻體構造缺陷等原因導致的。
(2)地下室地板滲水。地下室地板也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滲透。地下室地板滲水問題可能與防水層施工不當、地下水位壓力過大、地板下土壤的水分含量過高等相關。
(3)施工接縫處滲水。在地下室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接縫,如墻與墻接縫、墻與地板接縫、墻與天花板接縫等。如果接縫處理不當、材料選擇不當,可能導致接縫處滲水問題。
(4)地下室地下管道滲水。地下室內的排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管道系統,由于管道材料老化、密封性能不好、施工質量問題等原因,可能會出現滲水問題。
(5)地下室頂板滲水。地下室的頂板也可能發生滲水問題,通常是由于上方的地面水通過墻體滲漏、地面排水系統失效等原因導致[1]。
(1)墻壁裂縫。地下室墻壁由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構成,常見的墻壁裂縫問題包括開裂、沉降和開裂、材料質量問題等。墻壁裂縫可能導致地下室滲水和水壓問題。
(2)地板裂縫。地下室地板常見的裂縫問題包括開裂、沉降和開裂,地板材料質量問題等,這些裂縫問題可能導致地下室滲水和水壓問題。
(3)缺陷處理不當。地下室墻壁和地板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缺陷,如孔洞、裂縫、縫隙等。如果這些缺陷處理不當,會導致防水層破損,進而引發滲水和漏水問題。
(4)接縫處理問題。在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墻壁和地板的接縫處,如果處理不當,如封縫漏封、接縫材料老化等,也會導致滲水和水壓問題。
(1)排水管道設計不足。地下室的排水系統包括雨水排放和污水處理系統,如果排水管道的設計不足,容易導致排水不暢,積水,進而引發滲水問題。
(2)排水管道布置不當。排水管道的布置應保證管道的坡度和走向合理,以確保排水順暢。如果管道的坡度不夠大或者布置不當,容易導致污水回流和積水,增加地下室的水壓。
(3)排水井和集水坑設計不當。地下室的排水系統通常包括排水井和集水坑來收集和處理雨水和污水。如果排水井和集水坑的設計不當,容易造成積水、倒灌等問題,影響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4)排水系統雨水集水能力不足。在高層建筑地下室工程中,雨水往往是排水系統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排水系統的雨水集水能力不足,容易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積水,從而增加地下室的水壓和滲水風險。
(1)材料選擇。選擇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涂料、噴涂材料等。選擇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規范要求的材料,確保其質量可靠和耐久性好。根據施工現場環境和要求選擇適合的材料,考慮地下水位、地下室結構、地下室用途等因素。
(2)材料準備。對于防水卷材,檢查卷材的外觀質量和規格要求,確保無明顯的劃痕、裂紋或損壞。對于涂料和噴涂材料,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配比比例準備,保證施工材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2]。
(1)表面處理。在施工前,對地下室基礎墻面和地面進行表面處理,確保表面干凈、平整、無塵、無油污、無松散雜物等。清除基礎墻面和地面上的附著物,如老舊涂層、浮灰、毛細孔、油污等,可采用機械方法如刷洗、拋光、噴砂等進行清理。
(2)修復。如有不平整、裂縫、洞孔等損壞,應進行修復工作。修復材料可選用水泥砂漿、防水修補材料等。對于大的裂縫或損壞,應先開展宏觀檢測和評估,確定修復方法和材料選擇。
(3)基面處理。為確保防水層與基面之間有良好的黏結性,可在表面處理完成后,進行基面處理,如噴涂或刷涂界面劑。基面處理材料可采用優質膠水、水泥砂漿、基面處理液等。
(4)補強處理。對于脆弱、易碎或容易開裂的基面,可進行補強處理,增強其承載能力和耐力,如加貼防堿纖維網格布、玻璃纖維網格布等。
(5)滲水測試。施工完成后,進行滲水測試以驗證防水層的效果。可采用水壓測試或濕度測試等方法,在合適的壓力和濕度下檢測防水層的滲透性和耐水性。
(1)防水材料預處理。防水卷材預處理:對于防水卷材,應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要求進行預處理。通常需要在施工前將卷材放置在通風干燥的場所,使其適應施工環境的濕度和溫度。黏結劑和涂料預處理:按照生產廠家的要求進行攪拌或稀釋,確保其穩定性和一致性。
(2)加固處理。對于防水卷材,可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其抗拉強度和承載能力。加固材料可以采用防水黏結劑或土工合成材料,如增強型聚丙烯纖維、水泥砂漿等。加固處理可以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進行,確保加固材料與防水卷材之間有良好的黏結效果。
(3)補強處理。對于防水層的弱點和潛在的問題區域,如接縫、孔洞、角部等,需要進行補強處理。補強材料可以選用防水膠水、增強型聚丙烯纖維、玻璃纖維布等。補強處理需要保證補強材料與防水層之間的黏結牢固,采用刷涂或噴涂的方式進行補強。施工人員可以在卷材的底板與側墻的轉角處通過使用軟化的瀝青膠配合無紡布進行強化卷材的防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層的寬度應當在250mm。
(1)混凝土表面處理。需要確保混凝土基面干燥、平整和結構穩定。對于有問題的地方,如松動、裂縫或凹陷等,需要進行修補。鋼筋露頭部分需要進行清理和防銹處理,確保表面沒有雜物和銹蝕。
(2)處理伸縮縫。地下室防水層需要適應建筑結構的伸縮變形,因此需要對伸縮縫進行特殊處理。通常采用填縫或嵌條的方式進行。對于大伸縮縫,可以采用活動防水嵌條,確保防水層與建筑結構的伸縮一致。
(3)防水層施工技術和方法選擇。①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常用的防水材料,可以選擇合適的卷材進行施工。通常有自粘卷材、熱熔卷材和涂層型卷材等。②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也是常用的防水材料,可以選擇適合地下室施工的涂料進行涂抹。通常有水性涂料、溶劑型涂料和彈性防水涂料等。
(4)施工技術和方法。①防水卷材施工。根據卷材的類型和規格,采用切割、擺放、熱熔熱焊等方法進行施工。對于接縫部分,采用重疊、熱熔或膠粘等方式進行連接。②防水涂料施工。根據涂料的類型和涂覆厚度要求,采用刷涂、噴涂等方法進行施工。保證涂料均勻、完整,涂層厚度符合要求。
(5)施工順序和層數。根據施工工藝和防水設計要求,確定防水層的施工順序和層數。通常需要進行防水底層、中層和面層的施工,確保多層級的防護效果[3]。
(1)基面處理。對于基面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以進行修補。使用適當的修補材料,如水泥砂漿,填補凹陷部位以達到平整的效果。對于基面存在裂縫的地方,需要進行封堵。可以使用灌漿、膠粘劑或封縫膠等材料進行填充,以防止水的滲透。
(2)防銹處理。對于地下室中露出的鋼筋,需要進行清理和防銹處理。首先清理鋼筋表面的污物和銹蝕,然后使用防銹涂料進行涂覆,以延長鋼筋的使用壽命。
(3)添加膩子層。在地下室表面進行涂防水層之前,可以添加膩子層。膩子層可以填補表面不平,增強與防水層的黏結力,并提高防水層的平整度。
(1)清理和打磨。清理墻壁和地面表面的污物和松散物質,如灰塵、油漆、油污等。可以使用清潔劑和工具進行清洗。使用砂紙或刷子等工具進行打磨,去除表面的凹凸和毛刺,以便后續的修補材料能夠更好地附著。
(2)修復裂縫和凹凸。對于墻壁和地面的裂縫,可以使用填縫劑、防水灌漿劑或封堵膠進行填補。需要確保填補物能夠完全填滿裂縫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滲性能。對于墻壁和地面的凹凸部位,可以使用防水膩子、砂漿或修補砂漿進行平整處理。
(3)補強墻壁和地面。對于墻壁和地面存在較大的缺陷或損壞,可以采取補強措施。如在墻面上加固鋼筋網,或在地面上加裝鋼筋板等,以提高結構的強度與穩定性。
(1)原材料準備和混合。根據防水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選用適當的防水材料,如聚氨酯、瀝青、水泥砂漿等。根據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將防水材料按照規定的配比和混合比例進行準備和混合。
(2)底涂。在地下室墻壁和地面上先涂刷底涂料。底涂料可以加強材料的附著力,提高防水層與基面的黏結性能。底涂料的使用方法根據不同的材料有所差異,一般是使用刷子或滾筒進行涂刷。
(3)防水層施工。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將防水材料均勻地涂布在墻壁和地面上。可以使用刷子、滾筒、噴涂等方法進行施工。要確保防水層的厚度均勻一致,沒有漏涂的地方[4]。
(4)側墻和地面連接處的處理。對于墻壁和地面的連接處,特別是外墻與基礎之間的連接處,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防水處理。可以使用膠帶、防水灌漿劑等材料進行密封,確保水不會滲透到連接處。
(5)防水層的修補和檢驗。在施工完成后,對防水層進行檢查和修補。對于有缺陷或破損的地方,可以使用專用的修補材料進行修復,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同時,對整個防水層進行滲透性能的檢驗,確保防水效果符合要求。
(6)保護層施工。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可以進行保護層的施工。保護層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和耐久性,以防止防水層的損壞。常見的保護層材料包括瀝青涂層、聚合物涂層等。
(1)排水系統設計。在進行排水系統安裝之前,需要進行細致的排水系統設計。設計包括確定正確的管道布局、選擇合適的排水設備以及計算流量和坡度等。
(2)排水設備安裝。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圖紙,安裝排水設備,如下水道管道、排水井、排水泵等。確保設備的位置和布置符合設計要求,在安裝過程中,需確保連接處的密封性。
(3)管道安裝。安裝下水道管道,包括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管道的安裝要保證坡度適當,以便排水能夠順利流動,避免積水和漏水的問題。在安裝過程中,要注意管道的連接和支持固定,確保穩固。
(4)防水處理。在管道安裝后,需要進行防水處理,確保地下室的防水系統與排水系統相結合,既能防止水滲漏,又能將排水導入排水系統中。可以使用防水膠條、密封膠等材料對管道與墻壁、地板的連接處進行密封。
(5)排水系統調試。安裝完成后,進行排水系統的調試。主要包括檢查排水設備的運行狀況,如排水泵的啟動和停止、管道的暢通情況等。可以通過注水測試,檢查排水系統是否能夠正常排水,避免出現漏水或積水的情況。
(6)維護與保養。排水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后,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查排水設備的運行情況,清理管道內的污穢物,保持排水暢通。同時,定期檢查和維護防水系統,確保排水系統與防水系統的協同工作效果[5]。
總之,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工藝旨在確保地下室的干燥和穩定,防止水滲漏問題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要求進行操作,確保施工質量。同時,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防水層的長期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為高層建筑地下室提供安全可靠的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