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4月1日訊 4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召開重大成果發布會,對22項優秀成果進行集中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成果中,《2024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4 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分別分析2023 年宏觀經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據此展望預測2024年發展形勢并提出政策建議。《華北抗日根據地救國公糧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華北抗日根據地獲得成功的深刻邏輯。此外,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形勢報告(2023)》、“新時代中國與非洲系列叢書”等。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3 月29 日訊 3 月28日,中國記協發布消息稱,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啟動。中國記協發布了《關于開展第34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通知稱,《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第34 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報送通知》已印發,請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執行,做好評選工作。為增強國際傳播效能,中國記協還將開展國際傳播專項初評,通知將另行發布。
《中國青年報》3 月29 日訊3 月28 日,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開幕。開幕式上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 周年“視聽中國 全球播映”啟動儀式,“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文旅——廣電合作啟動儀式,網絡視聽行業“創精品、譜新篇”聯合宣言發布儀式。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已經成功舉辦十屆。本屆大會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圍繞壯大主流輿論、深耕精品內容、強化科技賦能、深化行業治理、加強國際傳播等方面設置議題,在舉辦開幕式、主論壇、技術和精品節目展的同時,開展近40個主題論壇及發布活動、45場市民體驗活動和50個放映點展映活動。
人民網3 月27 日訊 3 月26 日,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在京舉辦“新時代·好記者”全國巡講活動首場巡講報告會。24 名“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記者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分成三路,在中國記協、人民日報社、北京市委宣傳部面向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全國性行業類媒體和北京市新聞單位分享他們的采訪經歷和所思所悟。中國記協負責人表示,這些優秀記者所屬媒體類型、年齡、報道領域雖有不同,但都在新聞實踐中作出突出成績,是全國新聞工作者的優秀代表。3 月26 日至4 月2 日,巡講團分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陜西、新疆等10個省(區、市),走進各地黨政機關、廠礦企業、居民社區等,為當地機關干部、工人群眾、編輯記者作報告并進行座談,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巡講團還走進16所大學校園,與高校師生進行面對面交流。
央廣網3月22日訊 3月22日,智能校對大模型文修2.0 在天津發布。據了解,文修是國內首個專為智能校對領域打造的垂直大語言模型,在圖書出版審核與校對場景中,一本20萬字左右的圖書,文修僅需要90 秒即可完成自動審校;在媒體稿件審校與發布場景中,文修以靈活的方式接入稿件審核流程,滿足編輯在稿件采編系統中實現文稿、圖片、視頻等多種內容形態的校對需求,大幅度提升審校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