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壘 李夢晗 楊中桂
摘 要:緊固件領域葉片螺栓組件團體標準T/CRES 0019—2023《風力發電機組 葉片螺栓組件》于2023年10月正式發布,其規定了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型式與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內容,為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制造與檢驗提供依據。本文介紹了該團體標準研制背景與意義、任務來源及制定過程,并詳細解讀了標準的主要內容,分析了標準的實施效果及后續工作建議,旨在促使相關方更好地理解該標準內容及使用該標準,推動該標準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緊固件,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螺栓組件,團體標準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9.024
0 引 言
在風力發電領域,風輪葉片是捕獲風能的關鍵零部件,用于將風能轉換成電能。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用于復合材料葉片與風機輪轂之間的連接,采用葉片螺栓連接是目前葉片與輪轂連接的唯一方式。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由雙頭螺柱、圓螺母(或預埋螺套、堵頭)、六角螺母、墊圈等組成,直接影響風電機組的承載能力、使用壽命及安全性能[1-2]。風電葉片螺栓組件屬于緊固件的范疇,但在服役環境、結構型式及性能要求等方面,與傳統的緊固件存在明顯差異[2]。
隨著風力發電領域及緊固件領域的快速發展,高性能長壽命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研制及應用是行業內亟需攻關方向之一,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支持政策。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9版),高強度緊固件作為傳動及連接件類別中的重要部分,將強度等級高于10.9級(含)、用于海上風電等方面的高強度緊固件列為重大技術裝備的關鍵配套基礎件。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及《“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政策促進風力發電關鍵技術研究及基礎零部件的大力發展,推動高性能長壽命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研究及應用。
1 研制背景與意義
在風力發電領域,隨著國家“30·60”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推動風電行業快速跨過陸上風電“平價時代”進入海上風電“平價時代”,海上風電、陸上風電等風電裝備發展日新月異,18 MW+海上風電機組、10 MW+陸上風電機組等超大型風電機組相繼問世,風電機組正朝著大功率、長葉片、高塔筒、大載荷、低成本方向快速發展,對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綜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風電葉片在運行過程中承受重力載荷、慣性力載荷、空氣動力載荷等復雜的交變載荷和環境腐蝕作用,葉片螺栓是風電葉片載荷傳遞至風機輪轂的關鍵載體[3]。
隨著國內外風電機組快速發展,葉片螺栓組件綜合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葉片螺栓組件存在強度低、耐腐蝕性能差、疲勞壽命短等問題,成為制約大功率風電葉片發展的瓶頸問題[4]。作為緊固件的細分領域,葉片螺栓與傳統緊固件的應用場景、結構型式等存在明顯差異,現有緊固件標準并不適用,行業存在葉片螺栓組件技術及標準空白,無標準可用于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生產及檢驗,因此行業對葉片螺栓標準有強烈的需求。
針對目前風電葉片螺栓行業亟需解決的痛點問題,需開發適用于大功率、長葉片的高性能長壽命葉片螺栓組件,研制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標準,以彌補現階段國內風電葉片螺栓組件領域的技術及標準空白。通過對葉片螺栓組件的性能指標、驗收等行為進行系統規范,確保性能穩定且運行安全可靠,為行業內相關用戶提供標準化參考依據,引導整個葉片螺栓組件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 任務來源
《風力發電機組 葉片螺栓組件》團體標準于2021年8月正式立項。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關于2021年學會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中再學〔2021〕11號),標準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歸口管理,由中船海為高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研制。
3 制定過程
在起草過程中根據各階段標準任務的工作要求,組織了相關領域的調研,并召開了多次的研討會,參與標準研討的專家多來自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單位、生產制造企業、用戶及高校、科研院所等,通過對標準內容進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的標準文本。主要編制過程包括籌建標準工作組、調研及搜集資料階段、召開編制工作啟動會、征求意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技術審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技術審查、報批、專家審查及發布階段。其中征求意見單位包括無錫風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艾朗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綜合智慧能源工程公司、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標準牽頭單位對征求意見進行充分研究及處理,確保標準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及可行性。
4 主要內容解讀
4.1 標準框架
該標準包括前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符號、型式與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其中,型式與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為主要內容。
4.2 標準適用范圍
該標準是產品標準,標準化對象是風電葉片螺栓組件,規定了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螺栓組件的型式與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適用于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制造與檢驗。
4.3 術語和定義
為貼合葉片螺栓組件的實際應用工況、便于理解,該標準新給出了葉片螺栓組件、預埋螺套、堵頭、圓螺母及雙圓螺母的定義。葉片螺栓組件是由雙頭螺柱、螺母與預埋螺套、堵頭,或與圓螺母、雙圓螺母等零件組成的組合件,用于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與輪轂變槳軸承之間的連接。
4.4 型式與結構
4.4.1 型式與組成
按葉片螺栓組件的結構,可分為T型螺母型式、雙圓螺母型式和預埋螺套型式三種型式。預埋螺套型式葉片螺栓組件較適用于大葉型場景,也是目前的主流產品型式。
4.4.2 產品結構
雙頭螺柱一般為兩端螺紋、中間光桿結構。通常,為提高疲勞性能,雙頭螺柱采用縮頸結構,即中間光桿處直徑小于兩端螺紋處中徑,且長螺紋端具有內六角孔。六角螺母與NB/T 10214、GB/T 6170等規定型式相同。墊圈包括倒角型墊圈、平墊圈及雙疊自鎖防松墊圈三種,以滿足防松等不同需求。雙頭螺柱、六角螺母、圓螺母、雙圓螺母及預埋螺套螺紋形式多樣,可為圓弧螺紋或普通螺紋。
4.5 技術要求
4.5.1 材料、尺寸與公差
葉片螺栓組件常用材料為合金鋼,堵頭也可使用尼龍6或尼龍66。標準中僅體現了風電行業應用較廣的葉片螺栓組件規格M36、M39、M42、Rd36及Rd39,其他尺寸及公差應符合NB/T 10214—2019、GB/T 196—2003、GB/T 197—2018、GB/T 6170—2015、GB/T 97.1—2002或GB/T 97.2—2002的規定。
4.5.2 機械性能
該標準規定了雙頭螺柱、圓螺母、預埋螺套、六角螺母、墊圈、堵頭的機械性能,雙頭螺柱涉及10.9級與12.9級兩個強度等級要求,見表1。
4.5.3 表面處理
風電機組對葉片螺栓的防腐蝕性能有著強烈的要求,尤其是海上風電機組。標準考慮多種表面處理方式,包括非電解鋅片涂層、鋅鋁涂層、非電解鋅片涂層等,并對各自提出相應的要求,比如涂層厚度、中性鹽霧時間等。
4.5.4 扭矩系數
扭矩系數是葉片螺栓組件的關鍵指標,影響著葉片螺栓組件的安裝及應用。標準規定,葉片螺栓組件扭矩系數一般應為0.10~0.13,偏差應不大于0.01。若無特殊要求,安裝時潤滑劑涂抹部位分別是雙頭螺柱外螺紋、六角螺母內螺紋和墊圈表面。
4.5.5 成品疲勞性能
葉片螺栓疲勞性能關系著其服役壽命,目前國內沒有葉片螺栓疲勞性能的規定,葉片螺栓成品疲勞性能根據實際需求分為三個等級,分別在400±80 MPa、400±60 MPa、400±42.5 MPa的循環應力范圍下歷經200萬次循環載荷后,雙頭螺柱與螺母不發生破壞。
4.5.6 防松性能
葉片螺栓防松性能關乎其緊固效果。若客戶有特殊防松性能需求、采用雙疊自鎖防松墊圈時,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殘余軸力衰減或臨界橫向力防松性能試驗。雙頭螺柱、六角螺母和墊圈的連接副在特定振動次數后,殘余軸力與初始軸力之比應不低于需方要求,標準僅規定最低防松性能要求,最低防松性能要求為振動1500次后殘余軸力與初始軸力之比應不低于50%。
4.6 試驗方法
與標準中“技術要求”一章逐條對應給出試驗方法,多數檢測均采用現有成熟技術,按照相應標準進行。連接副狀態、測試環境溫濕度、連接副是否重復使用、設備測試精度、潤滑劑是否使用、潤滑劑種類及涂摸位置等均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5-7]。因此,該標準規定連接副不應重復使用、墊圈不能翻轉、應明確潤滑劑的名稱及涂抹方式。
4.7 檢驗規則
葉片螺栓組件的檢驗分為型式試驗和出廠檢驗,應按照標準第6章及第7章規定進行檢驗。考慮到目前國內試驗機功能、檢測成本等因素,成品疲勞性能及防松性能為按客戶要求進行的型式試驗項目。該標準給出了不同檢驗項目的取樣數量以及檢驗判定規則,便于相關方進行檢驗及驗收。
4.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該標準規定了葉片螺栓組件的標志方法及要求、包裝要求及張貼標識內容要求、運輸要求及貯存規定,便于葉片螺栓組件的生產及交付。
5 標準實施效果
該標準適用于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制造與檢驗,已用于指導標準牽頭單位高性能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研制,并在SR113、SR156、SR220、SR236等葉型中,順利通過全尺寸葉片靜載試驗、全尺寸葉片疲勞試驗、掛機試驗等試驗驗證。此外,眾多應用證明表明,該標準已用于指導生產制造企業進行葉片螺栓組件的結構設計、加工制造、熱處理、性能檢驗及銷售,已用作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葉片螺栓組件參數檢驗的標準,亦是知名主機廠葉片螺栓組件的采購規范,實施效果良好。
6 討論與建議
材料種類擴充。一方面,標準中規定的材料僅為執行GB/T 3077—2015、GB/T 699—2015的材料,無執行國際標準或國外標準的材料標號,如34CrMo4(EN 10083-3)、B7(ASTM A193)等,建議擴充材料種類。另一方面,標準根據葉片螺栓組件組成部分進行材料要求,非按10.9、12.9性能等級進行。建議后續納入14.9級等更高性能等級要求,增加諸如不銹鋼、鈦合金、超高強度合金鋼等材料。
螺紋類型擴充。根據目前應用情況,葉片螺栓組件螺紋類型可為圓弧螺紋或普通螺紋,其中普通螺紋產品應用較多。后續建議擴充螺紋型式,進行梯形螺紋等螺紋在葉片螺栓組件中的應用研究。
優化扭矩系數指標及試驗方法規定。該標準中僅采用扭矩系數值范圍及偏差進行規定,而GB/T 1231(報批稿)選用扭矩系數平均值范圍及變異系數進行規定,認可度更高。建議進行扭矩系數研究,囊括平均值、變異系數等指標及螺母轉速、試驗溫度、試驗濕度等試驗方法要求。
其他方面。增加表面處理方式,比如納米合金共滲等方式。明確葉片螺栓標記方法,給出標記示例。
7 結 語
該標準是國內緊固件領域首個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產品標準,對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型式與結構、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內容進行規定,旨在為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設計、制造及檢驗提供依據。該標準的發布和實施為生產制造企業、應用單位、第三方檢測機構及認證機構等行業內相關方提供葉片螺栓組件結構設計、加工制造、熱處理、性能檢驗、銷售、采購、檢測、認證等依據。
該標準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得到一定范圍內相關方的認可。下一步,將積極推動該標準的推廣應用,促進風電行業及緊固件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建議在材料種類及螺紋形式擴充、優化扭矩系數指標及試驗方法規定等方面進行研究,持續搜集標準應用案例,不斷對標準文本進行修訂和完善,更好地推動風電葉片螺栓組件的應用,并進行標準升級,助力標準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張軼東,張恩享,王有超,等.海上風電機組葉片螺栓斷裂原因分析[J].船舶工程,2023,45(S1):37-41.
[2]莊攀,彭德榜,陳玲,等.淺析風電葉片高強度螺栓的選材與熱處理工藝[J].熱加工工藝,2019,48(12):175-177.
[3]吳勝軍,馮威,苑斐琦,等.風電葉片螺栓安裝預緊力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16(8):50-52+21.
[4]劉永超,郭德瑞,李帥,等.風電機組高強度螺栓的失效形式分析[J].太陽能,2021(1):44-50.
[5]鄭國龍,劉河,楊炯明,等.風電機組螺栓復用扭矩系數變化的研究[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22,35(1):124-126+130.
[6]徐金波.螺紋緊固件連接副扭矩系數測試技術應用研究[D].北京: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11.
[7]趙健,馮冠宙.環境溫度和濕度對扭矩系數的影響分析[J].交通世界,2022(13):90-93.
作者簡介
趙智壘,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及標準化管理。
李夢晗,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與制造。
楊中桂,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與制造。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