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打造世界級生態島、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是近年來崇明區人大常委會履職的主題主線,也是彰顯崇明人大工作特色的關鍵所在。轉崗到人大工作后,崇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薛紅就開始思考,人大工作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下,如何緊密結合崇明實際,更好地依法履職、為民履職。在兩年多的工作實踐中,她漸漸找到了答案。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薛紅主任。
人大月刊:擔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兩年多來,您最深的感受和體會是什么?
薛紅:2021年轉崗到人大以來,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立足崇明實際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推動崇明經濟社會發展。崇明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農”字。大家都知道,崇明作為上海最大的涉農區,以全市1/5的陸域面積,供給了1/3的地產農產品;永久基本農田54萬畝,占全市的35.41%;農業戶籍人口34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50.82%,這些區情決定了農業農村農民是崇明人大履職最鮮明的特點、最有作為的空間、最需要關注的對象。市人大常委會在制定《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時,充分聽取了崇明的意見建議,并設立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專章,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支持和鼓舞。履職兩年多來,我們在堅持生態立島中,一直將推動鄉村振興作為履職的重中之重,每年圍繞鄉村振興安排一定數量的監督項目和工作調研。比如,在去年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圍繞“產業興旺”開展監督,將專題調研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等。特別是圍繞推動崇明“長三角農業硅谷”建設,近期,我們開展了一些專項調研,助推崇明在上海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憲法法律規定,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我體會,對崇明人大而言,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更直觀更具體地體現在為“三農”代言、為鄉村振興服務上。
人大月刊:區人大常委會將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放在突出位置,我們這樣理解準確嗎?能否講講您這么做的考量?
薛紅:是的。主要是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上海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市委提出要把上海打造成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市人大就全面實施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品牌建設工程作出了具體部署,這對我們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結合崇明實際,專門制定了關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意見及重點工作推進計劃,組織召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交流會,通過深化“有事大家議”、“法治沙龍”、預算聯網監督系統“開放日”、“走進人大”等載體和平臺建設,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另一方面,崇明正在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需要我們發揮人大制度載體作用,凝聚最廣泛的力量共同參與。比如,我們聚焦水環境治理、生活垃圾分類、優化營商環境、“兩舊一村”改造等監督議題,依托“家站點”等平臺,廣泛聽取基層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引導他們圍繞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各方面工作建言獻策,真正落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民主真諦。
人大月刊:崇明要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區人大有怎樣的作為?
薛紅:崇明的定位是建設世界級生態島,所以服務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也是崇明人大履職的主題主線。我們以此為目標和抓手,拿出了一些具體的舉措。比如,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是系統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為此,我們聽取政府組成部門行政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匯報時,要求將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相關工作作為匯報重要內容,加強履職監督,進一步形成推進工作的合力;同時我們要求各專工委建立“聯學聯調聯研聯推”機制,共同監督調研、聯系代表,聯動分析和研究涉及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內容,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貢獻力量。
在具體工作內容方面,履職伊始,我們就對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展執法檢查,助力打造“長江百里生態秀帶”。本屆以來,我們每年還審議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分年度對“河長制”工作落實、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垃圾分類等開展監督。今年,我們將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專題調研本區推進碳中和示范區建設情況,努力以法治力量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人大月刊: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區人大在崇啟海三地人大聯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薛紅:崇明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上海重要的國際海洋裝備島、優質水源地、生態承載區,是上海連接長三角的重要橋頭堡,是長江經濟帶首個綠色發展示范地區。區人大常委會立足人大職能定位,發揮崇明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積極推動崇啟海三地人大聯動,牽頭建立了崇啟海三地人大協作機制。三地人大輪值,每年召開三地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辦公室主任協調會等。協作機制建立以來,我們圍繞長江“十年禁漁”、長江岸線保護和建設等主題開展了協作交流和聯動監督等工作。今年,我們將組織三地人大主席進行聯動培訓,搭建三地人大主席互學互鑒平臺。鎮級層面上,我們積極支持和推動東平、新海、啟隆、海永等毗鄰鎮開展跨區域基層人大工作協作實踐。
人大月刊:代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支持,您如何把全區人大代表團結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薛紅:崇明有60多萬百姓,我們每一位人大代表都是聯系選民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開展人大工作的基礎,所以我們將很大部分的工作精力放在代表工作上。去年,我們結合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將“發揮代表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作為重點課題開展調研。今年將更加強化調研成果運用,突出抓好代表工作能力建設,提高服務保障水平。
對于代表工作,我們提出了“尊重、引導、依靠、服務”的八字要求。尊重代表就是甘當代表履職的“娘家人”,為代表履職強信心、增底氣。引導代表就是在加強對代表思想教育和引領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履職本領。依靠代表就是要把代表作為人大工作的源頭活水,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尤其注重代表參與實效。服務代表就是為代表履職提供更加細致周到、優質高效的履職服務。
人大月刊:您對崇明人大工作還有哪些設想和計劃?
薛紅:這些年我們圍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行了探索創新。接下來,我們將立足現有基礎,在持續深化拓展上下功夫,發揮人大制度優勢,重點是建立健全傾聽民意、反映民聲、匯集民智、解決民憂的全鏈條工作機制。
在傾聽民意方面,我們著力推動代表聯絡站、立法聯系點、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等“一站兩點”融合發展,為更廣泛收集民意搭建平臺。在反映民聲方面,我們研究建立民情民意歸集分析機制,將代表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社情民意、常委會開展監督工作提出的重要審議意見、代表提出意見建議集中的問題等,定期進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努力形成一些高質量的專報,暢通民情民意表達渠道。在匯集民智方面,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完善“有事大家議”代表議事平臺,邀請代表和政府部門以及有關方面人員到場進行面對面溝通,并鼓勵各鄉鎮在代表之家創立自己的議事平臺,將人民群眾“金點子”轉化為基層治理“金鑰匙”。在解決民憂方面,主要是增強人大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監督的議題要回應群眾關切,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開展監督;監督的過程做到“開門搞監督”,邀請基層代表和群眾參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做深做實監督調研;監督的效果做到可落地可預見,特別是通過銷號整改、跟蹤問效等方式,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保障監督成效“實打實”;推動代表建議辦理高質量,探索常委會領導牽頭督辦代表建議機制,召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座談會,開展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評選,努力推動代表建議反映的問題得到實實在在的落實,代表對辦理工作是真心實意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