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感謝人大代表,這片堆放建筑材料的閑置空地被改造成停車場后不僅美化了環境,更為重要的是大大緩解了我們小區的停車難問題。”4月18日,寶山區友誼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走進了一位特殊的選民。他這次不是來反映問題,而是來送錦旗的。來自同濟公寓小區的業主代表徐厚鋼把一面印有“為民辦實事 真情暖民心”字樣的錦旗,送到了正在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選民的范仲興、宋彩琴、葉敏、周凱等代表手中。
徐厚鋼居住的同濟公寓是2000年開發的商品房小區,共有住房799套,小區現有停車位480個,登記在冊的車輛有650輛。“到了夜間,小區主要道路兩側均停滿車,居民不得已把車停在綠化帶都是常有的事,居民對停車難問題的意見很大。”徐厚鋼說。
對于這個“老大難”問題,社區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但效果不理想:小區停車位供不應求,道路空間擴張接近極限,向內挖掘顯然行不通。小區南側有一閑置地塊,有居民提出將其改建為停車場,但地塊已被寶山區土地儲備中心收儲,改造需要與許多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多次討論后,大家都感覺為難。
2023年5月22日,選民接待日,小區業主代表走進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把情況反映給了范仲興、宋彩琴兩位區人大代表,表達了小區居民將閑置土地改為地面臨時停車場并劃分車位供居民停車的迫切希望。居民們的意見建議得到了街道人大工委和代表們的高度重視,次日,友誼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一嵐和部分區人大代表走進同濟公寓人大代表聯系點,專題與居民面對面展開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
由于閑置土地改造涉及區、街道多家部門,以及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等方面,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組織協調、人大代表的全程跟進下,街道辦事處及職能部門牽頭開展一輪又一輪協商,終于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地塊業主單位同意將該地塊作為小區臨時停車場使用,由街道實施相關改造工作,并明確了停車場建設標準。2023年12月,在征集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勘測設計單位進場開展建設論證。
怎樣最大限度用好停車地塊,保障居民的停車需求?如何加強后續管理?論證和施工的同時,一場場聚焦后續管理、收費標準、使用權限等問題的專題討論會也在同濟公寓人大代表聯系點內陸續召開,人大代表聯系點又成了街道辦事處、停車場管理公司、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開展民主協商討論的場所。
今年3月,上海泊運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與同濟公寓業主委員會、同濟公寓居民委員會、寶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四方停車場租賃協議,確定閑置空地進行改造后從中劃分一定數量的停車位供小區居民使用。日前,新建停車場正式投用。停車場內泊車位整齊排列,欄桿、排水設施等一應俱全,停車場后續還將配備機動車電池快充設施,更高效地滿足周邊市民停車、充換電需求。
同濟公寓臨時停車場的改造是友誼路街道人大工委“把代表發揮作用嵌入基層治理體系中”的一場微實踐。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一嵐表示,今后將進一步推動代表履職融入基層工作全局,使代表工作與基層治理工作相互交融,讓代表在依法履職、推動問題解決中踐行和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讓群眾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