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泥城鎮人大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以公平村開展承包地細碎化整理試點工作為契機和抓手,引導代表立足本職、展現優勢,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著力在人大代表融入鄉村治理方面探新路、出經驗。
創新制度機制,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于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涉及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為更好聽取各方訴求建議,在鎮人大指導下,公平村探索提出“三來三會三公開”機制,鼓勵代表在緊密聯系群眾中聽民意、察民情、匯民智、解民憂。
“三來”促交流,把堵點找得更準。通過“群眾來訪、代表來聯、大家來商”推進人大代表與村民常態化溝通交流。一方面,在每月代表接待日基礎上,安排代表每日定時接待群眾來訪。市人大代表、鎮黨委書記張銀標在實地走訪勘察待調整地塊時與村民面對面交流、為村民答疑解惑,與村干部一起研究地塊調整方案;5名區、鎮人大代表連續一個多月輪班接待選民,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為作出各方滿意的試點工作方案奠定扎實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每月組織代表走訪聯系選民和相關企業,深入了解問題和困難,幫助解答政策、協調解決問題,消除各方顧慮。同時,通過召集村民代表、人大代表、企業代表等參加座談會,共同探討村內事務解決方案,以人大協商帶動大家共商。
“三會”促參與,把難點議得更透。通過推行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等制度,完善事前聽證、事中協調、事后評議工作流程,聚焦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廣泛聽取各方建議,推動達成共識、有效解決。在這次土地調整過程中,有一農戶擔心與家庭農場互換來的土地情況較差,堅決不同意土地互換。人大代表得知這一情況后,牽頭召集村委會、農戶及家庭農場三方實地勘察、現場協商,排除農戶擔憂,推動成功簽署土地互換合同,使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三公開”促監督,讓成效為各方可見。一是事務公開,對實施方案、地塊位置圖等涉及土地調整的信息,經當事人簽字確認后進行公示,為村民監督提供便利。二是交易公開,在確認地塊位置圖后,當事雙方在村委會、村民代表、人大代表聯系點工作人員等多方見證下,簽訂《農村土地經營權互換合同》,確保程序合規、公開透明。三是檔案公開,為每一塊流轉土地建立電子檔案和臺賬,做到相關資料可追溯、可查詢,保障村民承包權益。
做優民主平臺,讓“家站點”在攻堅一線發揮作用
公平村人大代表聯系點在政策解讀、征詢意見、信息公開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體現優勢。
代表提升履職能力的“充電站”。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鎮人大定期向代表聯系點下發文件材料,進行政策解讀、專題探討、經驗交流,為代表協助黨委政府開展政策宣傳、溝通協調、工作監督等提供便利。
代表緊密聯系群眾的“工作站”。本次試點中,累計組織56人次區、鎮代表依托村聯系點帶主題進社區、開展代表接待日等常態化活動,向村民詳細闡述土地細碎化整理的重大意義,宣傳實施“小田并大田”政策的優勢所在,幫助村民轉變傳統觀念,讓農戶自愿加入試點工作。
代表為民辦實事的“服務站”。試點工作初期,不少村民對政策不了解、對試點不理解,擔心權益受損,經常到聯系點反映情況。對此,聯系點一方面在村內公示人大代表職務信息和聯系方式,方便有訴求的村民直接聯系代表反映情況,讓代表幫助反映和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積極進行線下接待,對來訪村民訴求及時登記,第一時間反饋至職能部門,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