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
(作者單位:四川泰昌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推動力。信息技術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企業更加依賴數字技術來開展業務、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及與客戶和供應商互動。這使得企業必須調整自身財務管理方式,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求。在數字化時代,數據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寶貴,企業需要能夠有效地收集、存儲、分析和利用數據來支持決策制定。財務數字化轉型能使企業更好地管理財務數據,實現數據驅動決策,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
財務數字化轉型是數字化時代的必然趨勢,其核心思想是將傳統的、手動的財務管理和決策過程,通過應用數字技術、信息系統和自動化工具,轉化為更高效、準確和敏捷的數字化方式,包括改進數據的收集和整合流程、提高財務報告和決策支持的速度與質量,以及優化資源利用。在財務數字化轉型中,財務數據是核心資產,企業需要采用現代數據管理工具,將傳統的手動數據錄入和處理方式轉變為數字化的處理方式,包括數字化處理會計和財務報表、電子支付和結算、電子發票和收據的使用等。通過數字化收集和處理數據,企業能夠獲得實時、準確和可追溯的財務信息。財務數字化轉型強調自動化財務流程,使其更高效、準確和可控,包括自動化的賬目記錄、財務報告生成、成本核算、預算編制和審批流程等。通過財務流程自動化,企業能夠大幅減少手動工作量,降低錯誤率,提高效率,加快流程速度。數字化轉型也涉及數字化合作工具的應用,使財務部門能夠更好地與其他部門和外部合作伙伴協同工作。云計算和數字協作平臺使數據和文件共享更加容易,能夠促進各部門實時協作和溝通,提高團隊協作和項目管理的效率,推動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決策和執行。數字化轉型還包括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企業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挖掘數據中的隱含信息,并基于這些數據制定更明智的決策。這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理解業務績效、客戶需求、市場趨勢和競爭對手。數據驅動的決策幫助企業更好地規劃資源、降低風險和實現業務目標。此外,財務數字化轉型還包括新興技術的運用,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這些技術可以用于自動化風險管理、執行智能合同、交易結算、建立區塊鏈賬簿等,增強了財務數字化的潛力,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智能[1]。
企業可以優化技術基礎設施,采用云計算和云基礎設施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組成部分。云計算提供了可伸縮、彈性的資源,可以根據需求快速調整,降低了基礎設施維護和運用的成本。云計算還使企業能夠更容易地訪問和部署各種應用程序與服務,支持財務數字化轉型。在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中,安全性和合規性是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企業需要確保技術基礎設施能夠保護財務數據和敏感信息的安全,包括采用完善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措施,以及數據加密、漏洞管理和持續監控等安全措施。企業還必須確保技術基礎設施滿足法規和合規性要求,以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財務數字化轉型涉及大量的數據,因此數據管理和存儲是至關重要的,企業應采用先進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可訪問性。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計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為此,企業需要確保網絡基礎設施足夠強大,以支持財務數字化轉型。高速互聯網連接、穩定的局域網和廣域網、無線網絡覆蓋等都是關鍵要素,企業可以考慮使用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和廣域網等技術來提高網絡性能和安全性。財務數字化轉型要求企業加強應用移動設備,以便員工可以隨時隨地訪問財務數據和應用程序。因此,企業可以采用移動設備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MDM)和移動應用管理(Mobil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AM)解決方案,以確保移動設備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定期的技術更新和維護,企業需要確保硬件和軟件都保持良好狀態,以獲得最佳性能。預防性維護和監控系統是確保技術基礎設施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關鍵。企業還需要為員工提供技術培訓和教育活動,以確保他們能夠熟練使用新的技術和工具,培訓可以包括技術操作訓練、安全意識培養和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實踐[2]。
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會生成大量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不同的部門、系統和渠道,包括銷售數據、財務數據、供應鏈數據、客戶數據等。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是確保這些數據能夠被有效地捕獲和記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采用各種手段,如自動數據采集工具、傳感器技術、電子數據捕獲技術等,確保數據不僅來自傳統的電子系統,還來自物聯網設備等多種渠道。數據來自不同的源頭,會具有不同的格式、結構和標準。為了有效地整合這些數據,企業需要進行數據標準化,確保數據在整個企業中具有一致的格式和標準,避免數據不一致和混淆,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可比性。數據采集后,數據清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包括檢測和糾正數據中的錯誤、缺失值、重復項等問題。數據質量控制是確保數據可信度的關鍵步驟,它可以幫助企業避免基于不準確數據作出錯誤的決策。為了有效地整合數據,企業需要建立數據整合平臺,將來自不同系統的數據整合到一個統一的數據庫或數據倉庫中,這個平臺可以使用現代的數據抽取、轉換、裝載(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 ETL)工具來實現數據的提取、轉換和加載。數據整合平臺應該具有強大的數據關系建立和數據查詢功能,以支持數據的分析和報告需求。財務數字化轉型通常需要實時數據,以支持及時的決策制定。因此,企業可以考慮搭建實時數據流架構,以確保數據可以在產生后立即傳遞到數據整合平臺,減少數據延遲的時間,使企業能夠更快速地作出反應。數據采集和整合過程中,數據的安全和合規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必須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得到適當的安全控制,并遵守法規和合規性要求,如數據保護法規、隱私法規等。企業還需要制定全面的數據管理策略,包括數據保留、數據備份、數據清理、數據歸檔等,確保數據不僅在采集和整合階段得到妥善處理,在整個數據生命周期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整合的數據可以用于數據分析、報告和決策制定,企業需要應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以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將其轉化為戰略性的信息。總之,數據整合使企業能夠綜合不同數據源的信息,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傳統的發票處理通常需要手工輸入、審批和歸檔,這是一個煩瑣且容易出錯的過程。為此,企業可以采用光學字符識別(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技術,自動識別和提取發票信息,然后將數據錄入財務系統,這不僅能提高速度和準確性,還能降低人工處理成本。自動化財務流程包括自動生成財務報表,即通過預先定義的規則和模板,財務系統可以根據輸入的數據自動生成財務報表,無須財務人員手動輸入和整理數據。這減少了財務團隊的工作量,提高了報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預算編制通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個部門和層級的參與。自動化財務流程可以簡化預算編制和審批流程,通過在線協作工具和審批工作流程,實現迅速的預算編制和審批,減少延誤和錯誤。自動化財務流程還要包括成本核算的自動化。企業可以使用成本分配算法和標準成本方法來自動計算產品或項目的成本,提高產品定價的準確性和競爭力。通過自動化支付和結算流程,企業可以實現更快速的賬務處理,減少等待支票支付和手工對賬的時間。自動化電子支付和結算流程還可以降低支付成本,改善供應商關系,并加強財務控制。自動化財務流程還包括提醒和通知功能。財務系統要能自動發送提醒和通知,以確保任務及時完成,審批順利進行,以及關鍵事件及時跟蹤,提高流程的可控性和可見性。自動化財務流程可以記錄和追蹤每一步的操作,包括數據輸入、審批和更改記錄,滿足審計和合規性要求,同時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自動化財務流程通常需要與其他系統集成,以實現數據的自動傳輸和共享,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制自動化財務流程,以滿足特定的業務要求[3]。
云財務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財務管理工具,它包括會計、財務規劃、預算編制、報告和分析等功能。企業可以將財務數據存儲在云端,通過云財務系統進行處理和管理,這種方式允許企業隨時隨地訪問財務數據,提高財務決策的速度和效率。云存儲提供了彈性存儲的能力,企業可以根據需求隨時擴展或減少存儲容量,而無須使用額外的硬件設備,同時企業能更好地管理數據存儲成本,并確保數據可擴展性。云存儲解決方案通常包括自動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功能,這意味著即使發生硬件故障或數據丟失的情況,企業也可以快速恢復數據,降低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的風險。云存儲能提供強大的安全控制和合規性支持,以確保存儲的財務數據得到充分保護,包括數據加密、身份驗證、訪問控制和合規性審計。云存儲允許企業將大量數據存儲在云端,以支持數據分析和財務報告,企業可以使用云分析工具來挖掘數據中的隱含信息,制定更明智的財務決策。云存儲還可以提供高速訪問和處理大數據集的功能。云財務和數據存儲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訪問,支持移動設備的使用,這使企業能夠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訪問財務數據,提高決策制定的靈活性和效率。云存儲通常是以訂閱或使用量為基礎的費用模型,不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支出,企業可以按需支付,降低存儲和維護硬件設備的成本,提高成本效益。云財務和數據存儲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增長快速擴展,這有助于企業在不中斷業務的情況下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4]。
為了優化數字化風險管理,企業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對不同類型的數字化風險進行分類和分析,包括安全風險、合規性風險、技術風險、運營風險等。企業可以采用風險評估工具和模型,以確定各種風險的嚴重性和潛在影響。一旦風險被識別和評估,企業需要制定明確的風險策略,以指導風險管理和控制,包括確定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應對措施和建立風險管理流程。企業要不斷更新數字化風險管理策略,以適應新的風險和挑戰。數字化風險管理需要有效的數據分析和監控機制,以實時跟蹤和識別潛在的風險,企業可以采用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以監測系統的異常活動、入侵情況和數據泄露情況等。實時監控和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早地發現風險事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為了優化數字化風險管理,企業需要應用先進的安全措施和技術,包括網絡安全、數據加密、訪問控制、身份驗證、漏洞管理等。企業可以采用多層次的安全策略,以確保數字化環境的安全性。人員培訓和安全意識培養是數字化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可以開展培訓,幫助員工了解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措施。員工的安全意識培養有助于減少人為風險和內部威脅。為了應對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計劃,包括定期備份數據、建立備用數據中心、測試恢復過程等。備份和恢復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有助于降低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的影響。數字化風險管理還涉及合規性和法規遵循的問題,企業需要確保數字化運營滿足法規和合規性要求,如數據隱私法規、個人信息保護法規等,這需要企業不斷更新合規性策略。企業還需要對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并采取措施來降低這些風險,如供應商評估、增強供應鏈可視性和供應鏈多樣性。數字化風險管理也包括有效的風險溝通和報告,企業需要采取適當的報告和反饋渠道,以便高層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了解風險情況。及時的風險溝通有助于企業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降低風險[5]。
全球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要利用更具競爭力的財務管理方式來適應國際競爭環境。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處理跨國業務,進行跨境支付和結算,以及實現全球化財務管理。消費者的行為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企業需要更加靈活的財務體系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實現更高水平的客戶滿意度。隨著法規和合規性要求的增加,企業需要更好地管理財務風險和遵守法規。財務數字化轉型可以提供更強大的風險管理和合規性工具,幫助企業降低財務風險,防范潛在的法律問題。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和區塊鏈等,已經變得更加成熟和可行,這些技術可以用于更新自動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增強數據安全性,使企業更好地優化財務管理,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因此,企業要加強對財務數字化轉型的認識,采取多種措施推進財務數字化轉型,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