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蕓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星的運行軌跡、位置關系,劃分的具體星區,對傳統文化發展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與該文化相關的歷史文物留存較少,其中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彩塑的保存較為完整,有很大的研究價值,為當代彩塑角色造型的研究設計提供參考。
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基本要素
行為要素。行為是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重要因素,設計者根據角色的文化背景,明確角色的行為特征,清楚地定位角色與設計主題的關系。例如,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彩塑設計中,結合動物屬性,明確星宿角色的行為特征。根據動物的行為特點,將其行為生動地描繪出來,豐富星宿文化的內涵。根據不同星宿代表的含義,星宿角色負責的內容,設計角色造型。胃土雉在古代是主管人間倉庫,積聚財寶的象征,設計者對其行為進行選定,豐富彩塑角色的形象。
外形要素。彩塑角色外形設計極為重要,根據二十八星宿的動物形象,設計者分析角色的心理特征與外貌,從而設計出更加逼真的彩塑角色。例如,其中的昴日雞形象設計分析,可以充分參考明代吳承恩《西游記》中的昴日星官角色。昴日雞主要負責去衰除惡,主管人間的清明,具有刑法考決的權利,是正義的象征。因此,在外形設計上,根據其文化內涵進行設計,避免角色造型與文化形象出現違和感。
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彩塑的角色造型設計
素材收集。由于二十八星宿文化意義深遠,山西晉城玉皇廟自成體系,角色造型較為獨特,滿足美術造型設計的要求。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彩塑的造型設計時間較早,據研究表明,早在1265年,元朝統治者開始組織修建彩塑雕像。根據當時的文化背景,設計人員遵循特定時期的文化理念,明確彩塑人物的藝術風格。根據記載,元朝初期能工善塑者較多,且許多著名的雕塑家得到大量的機會,有效解決彩塑工藝問題。素材收集者充分利用當時的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夏商、春秋、戰國等時期的星宿文化,豐富彩塑角色的造型設計理念。據《左氏春秋》記載,二十八星宿在天文歷法上的廣泛應用,揭開了中國古代天文歷象的神秘面紗,為彩塑角色造型提供大量素材。例如,古人根據方位進行設計,每方七宿的方式進行命名。最后,在唐代袁天罡不斷完善下,將星宿與動物一一對應,為山西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的角色形象提供模型。四方七宿分別對應的動物較多,在唐朝中后期二十八星宿角色形象逐漸立體,在民間充分發展,為藝術創作提供動力源泉。
尺寸設計。彩塑角色造型的尺寸設計是重要內容,根據人物比例的選擇,提升彩塑的藝術價值。由于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彩塑的展覽空間有限,將彩塑角色的比例與尺寸合理設計尤為關鍵。例如,某西方人體解剖學學者表示:“科學的人物頭身比例設計,能夠使人物更加逼真,且人物形象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彩塑角色造型的設計者將頭部與身體的比例控制在1∶7,該數據極為科學,即使在中國古代,彩塑工藝較為先進,頭身的比例控制較為精準,滿足尺寸設計的要求。彩塑設計者通過敏銳的觀察與細致的對比將尺寸設計不斷優化,使角色造型更加逼真,服飾設計滿足要求,藝術價值得到提高。如下圖所示,為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彩塑人物。設計者根據玉皇廟各個宮殿的空間,確定彩塑角色的尺寸,對角色的服飾、坐騎進行設計,使其形象更加飽滿。在角色的五官塑造上,有效控制面部器官與身體的比例大小,使局部與整體和諧,不顯突兀。設計者秉持著寫實、逼真的彩塑理念,不斷傳承手工工藝,將彩塑角色的特點表現出來。例如,圖中的彩塑人物面部五官刻畫清晰,神采奕奕,得益于設計者精準的尺度拿捏。設計者在彩塑角色造型設計中,對頭部尺寸進行設計,以此為參考標準,調整角色的身材比例。彩塑工藝先進,造型有序,規劃設計合理,彩塑人物設計獨具特色,視覺效果極佳。另外,在彩塑角色的擺放上更加考究,由于每個星宿角色的造型不同,占據空間也不同。將動作幅度較大的角色穿插擺放,能夠解決美觀性不足的問題。
色彩搭配。彩塑角色造型設計過程中,色彩的合理搭配是主要內容。根據彩塑主題,選擇合理的色彩進行設計,滿足彩塑設計要求。例如,西方胃土雉對應人體的胃部,功能作用相似,且主管祭祀婚姻、喪葬嫁娶、五谷豐登、官運亨通等祈福事宜。其中雉屬于鳥類,在色彩搭配上采用對應的顏色。設計者充分運用寓意色彩,結合民間風俗,星宿角色的色彩搭配多采用紅色、藍色、棕黃色。與中國傳統色彩文化充分融合,為人們帶來喜慶祥和的寓意。另外,在二十八宿彩塑角色造型設計中,象征祈福寓意的作品較多,設計人員采用紅色作為主色調,為社會大眾的心理提供暗示與慰藉。彩塑文化為山西晉城帶來較大影響,隨著傳統工藝發展,為彩塑角色造型賦予充分的時代內涵。二十八星宿人物角色衣著具有濃厚的北方特點。將儒家中庸思想貫徹到底,將鄉風淳樸的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例如,西方婁金狗,為西方第二星宿,具有飼養眾畜以祭祀的意義。該作品在中國古代屬于彩塑文物中的孤品。結合“金”“狗”“祭祀”等元素,在彩塑設計中,設計者采用紅色、黑色、棕黃色、白色等顏色為主進行色彩搭配,視覺沖擊力較強。最后,南方炎天鬼金羊,作為南方第二星宿,屬金,人們恐懼的事物稱作鬼,主驚嚇,因此,多兇。在顏色搭配設計上,鬼存在于神話故事中,設計人員結合故事內容,選擇白、黑、綠等顏色作為主色調,提高角色造型設計的效果,使其更加貼近生活。
型韻設計。彩塑角色造型的設計需要滿足觀賞者需求,對作品的外型、意韻進行設計,提高其藝術價值,滿足設計要求。彩塑作品的型韻設計注重真實性。例如,在角色尺寸與色彩設計完成后,對角色的動作與服飾特點進行設計。例如,在塑造南方張月鹿時,對鹿的特征進行總結,動作設計較為科學,符合動物特征。在服飾衣著上結合背景故事進行創作,全面展現作品的型韻。張星宿象征著大吉,在祭祀婚姻上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設計者在該星宿的型韻設計上進行優化,將彩塑角色的性格、行業、門第情況充分融合到作品中,使其能夠打動人心,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彩塑角色人物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形態設計極為重要。將略帶夸張的表情進行調整,二十八星宿彩塑的角色所在場合極為嚴肅,確保人物形象端莊是型韻設計的重點。例如,西方參水猿作為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白虎七宿之一,象征著大吉大利,榮華富貴。設計人員對猿猴的形象進行加工,在角色造型設計上融入動物元素,但不失莊重。另外,北方斗木獬屬于天子之星,雖然具有多兇的象征,但角色造型設計上不予體現,且在其面部表情上進行加工,使其人物造型更加逼真。最后,型韻設計需要遵循多樣化的原則,在歷史傳承過程中,二十八星宿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彩塑工藝不斷發展,在當代美術領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設計人員利用彩塑角色的造型將型韻的趣味性與多樣性表現出來,向社會傳達正確的價值理念,使二十八星宿彩塑的文化價值得到大幅度提高。
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藝術特點
寫實、象征手法相結合。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的塑像比例設計較為科學,專業人士表示:“每尊塑像的身高約為1.8米,且整齊排坐在神臺上,角色造型運用寫實手法,將角色的神態、動作塑造出來,藝術價值極高。”首先,設計者將一些男性角色塑造得較為健壯,孔武有力彰顯星神的特點,如,奎木狼、星日馬、胃土雉等星神各個形象鮮明,面容生動,寫實手段運用極為精妙,極大程度提升了二十八星宿彩塑角色的藝術價值;而心月狐、房日兔等女性形象的刻畫也較為經典,將女性溫柔秀麗、神態迷人的特點刻畫出來,彰顯出角色人物的個性。彩塑所使用的原料質量較好,泥塑性能較強,刻畫出的人物形象較為逼真。在專業彩塑人員的塑造下,彩塑角色的人情味較濃。在人物服飾的寫實手法運用上,設計人員結合二十八星宿的文化特點,將角色造型的服飾設計進行優化,提升藝術表現的張力。設計人員遵循動態結合的理念,發揮人物裝飾的美感,展現人體動態美。最后,運用象征手法,將星神與凡人的品質相連接,明確其共同特點,發揮設計人員的想象力,創新造型設計內容。設計者將寫實與象征手法相結合,大膽創新彩塑造型,并使藝術作品不顯突兀,符合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
彩塑角色造型融合發展。彩塑工藝發展時間較長,尤其是二十八星宿彩塑是當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塑像,藝術價值較大,時代意義深遠。元代設計者秉持著當時的設計原則,設計思想較為開放,彩塑角色造型設計過程中,不拘泥于地域性,如,參水猿、虛日鼠等星神的形象與國外人士有著相同的特點,鼻梁高挺,身材修長。研究人員表示,這與時代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元朝時期,我國與西方國家文化交流已經極為常見,受到西方雕塑藝術理念的影響也較為平常。因此,晉城玉皇廟中不少二十八星宿彩塑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角色造型設計的發展得到長足進步。二十八星宿彩塑角色造型設計時至今日仍然對彩塑行業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呼吁社會大眾保護歷史文物,增強我國文化自信。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對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基本要素進行分析,詳細描述行為與外形對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作用。為更深層次地分析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彩塑角色造型設計的內容,通過素材收集、尺寸設計、色彩搭配、型韻設計等方式進行研究,為彩塑文物遺產保護提供理論基礎,促進當代彩塑與美術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