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穎



目前,我國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文章立足于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基本內涵和內在關系,構建評價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指標體系,并基于2010—2020年的相關數據,通過熵值法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希望對推動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有所啟示。
西藏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實施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任務最艱巨的地區。深刻理解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探討如何推進西藏城鄉融合發展,是現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文獻綜述
自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以來,二者的協調發展逐漸成為國內學者研究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二者之間關系的研究。俞云峰等人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存在長時間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關系,二者協調發展的核心是實現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韓保江認為鄉村振興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新型城鎮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提供動力引擎,二者之間是雙向促進的關系。二是關于二者協調發展的路徑選擇研究。卓瑪草認為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應該實現“統籌融合式、共生可持續、包容一體化、高效高質量”。劉合光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提出城鄉融合發展要堅持目標與過程相統一,不斷增強改革和創新發展動力,堅持完善機制,促進共享。
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關系
新型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整合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推進鄉村振興。同時,新型城鎮化注重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還將推動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引導人才、資源等要素流向農村,彌補農村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的不足。
西藏鄉村振興為新型城鎮化帶來了新機遇。一方面,鄉村產業興旺有利于鄉村產業鏈的形成,滿足城鎮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就西藏來說,農牧區的牧民可以依托當地獨特的資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鏈,生產高品質產品,為城鎮居民提供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另一方面,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引入,農業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使得更多勞動力向非農業領域轉移,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模型構建
構建指標體系
文章構建新型城鎮化指標的依據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構建鄉村振興指標體系的依據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數據來源
文章數據主要來源于《西藏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熵權法
1.歸一化處理
指標體系共由22個三級指標構成,且每項指標的計量單位各不相同。為了使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需要進行歸一化處理。
正向指標:
(1)
負向指標:
(2)
2.計算各系統指標值的比值
(3)
3.計算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ej
(4)
4.計算信息熵冗余度dj
(5)
5.計算評價指標權重wj
(6)
6.計算綜合得分Si
(7)
耦合協調度模型
文章通過建立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西藏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協調發展水平,公式為:
(8)
T為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綜合指數,U1和U2分別代表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和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ɑ和β分別為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權重,文章取ɑ=β=0.5。
(9)
C代表系統之間的耦合度,表示兩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弱。
(10)
D代表耦合協調度,取值范圍為[0,1]。D越接近1,表明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效果越好。
目前,學術界關于耦合協調度的分類呈多元化趨勢,沒有統一的標準。文章參考了唐未兵和唐譚嶺的相關研究,將耦合協調度分為10個等級。
實證分析
指標權重分析
由表1可知,基本公共服務(0.472 3)>資源環境(0.282 3)>城鎮化水平(0.245 3),表明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對實現新型城鎮化至關重要,資源環境和城鎮化水平的作用次之。
表1 西藏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權重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指標功效 權重
新型
城鎮化 城鎮化
水平0.245 3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0.141 9
城鎮人口密度(人/km2) + 0.067 8
城鎮人口自然增長率(%) + 0.035 7
基本公共服務0.472 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 0.107 5
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 - 0.101 9
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
支出(元) + 0.120 0
新型
城鎮化 基本公共服務0.472 3 城市用水普及率(%) + 0.046 6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年末參保人數(萬人) + 0.096 4
資源環境0.282 3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 0.056 0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m2) + 0.079 3
人均城市道路面積(m2) + 0.147 1
由表2可知,治理有效(0.2542)>生態宜居(0.2395)>生活富裕(0.1891)>產業興旺(0.1766)>鄉風文明(0.1404),表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對實現鄉村振興較為重要,生活富裕、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作用次之。
表2 西藏鄉村振興指標體系權重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指標功效 權重
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0.176 6 第一產業占GDP比重(%) + 0.080 2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萬元) + 0.071 8
人均糧食產量(kg) + 0.024 6
生態宜居0.239 5 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t) - 0.139 0
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
比重(%) + 0.100 5
鄉風文明0.140 4 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
支出(元) + 0.115 9
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彩色電視機擁有量(臺) + 0.024 5
治理有效0.254 2 每萬人擁有農村衛生技術
人員數(人) + 0.081 6
每萬人村委會數量(個) + 0.172 7
生活富裕0.189 1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0.066 9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 - 0.122 2
綜合發展水平分析
由表3可知,西藏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總分從2010年的0.100 9增長到2020年的0.801 8,整體呈上升態勢,表明西藏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總體穩步向前。雖然2016年西藏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總分有所下降,但2017年開始又保持穩定上升趨勢。
表3 西藏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
年份 城鎮化水平 基本公共服務 資源環境 總分
2010年 0.019 5 0.053 5 0.027 9 0.100 9
2011年 0.037 1 0.071 7 0.090 6 0.199 3
2012年 0.049 2 0.090 6 0.100 3 0.240 0
2013年 0.062 3 0.158 6 0.052 7 0.273 6
2014年 0.089 7 0.191 9 0.145 4 0.427 1
2015年 0.131 1 0.183 7 0.275 0 0.589 9
2016年 0.172 2 0.176 1 0.110 8 0.459 1
2017年 0.197 2 0.268 1 0.065 9 0.531 2
2018年 0.207 1 0.356 3 0.079 0 0.642 5
2019年 0.207 6 0.332 7 0.134 3 0.674 6
2020年 0.209 6 0.371 1 0.221 1 0.801 8
由表4可知,2010—2020年西藏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總分從0.277 5增長到0.675 1,整體呈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2018年西藏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總分增長幅度最大,可能是受《西藏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影響。
表4 西藏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水平
年份 產業興旺 生態宜居 鄉風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總分
2010年 0.101 3 0.139 0 0.002 6 0.034 5 0.000 1 0.277 5
2011年 0.084 1 0.126 8 0.020 0 0.013 1 0.008 9 0.252 8
2012年 0.073 2 0.127 6 0.021 2 0.003 5 0.036 0 0.261 4
2013年 0.066 2 0.082 4 0.020 2 0.016 6 0.058 7 0.244 1
2014年 0.065 8 0.043 0 0.040 5 0.036 7 0.030 6 0.216 7
2015年 0.066 9 0.019 9 0.054 9 0.040 2 0.036 9 0.218 8
2016年 0.083 6 0.030 8 0.061 9 0.030 7 0.043 0 0.250 0
2017年 0.078 3 0.006 8 0.075 4 0.041 0 0.072 8 0.274 3
2018年 0.074 9 0.111 3 0.101 5 0.063 8 0.166 3 0.517 9
2019年 0.079 1 0.079 4 0.139 1 0.097 0 0.178 6 0.573 1
2020年 0.071 8 0.059 7 0.114 1 0.254 3 0.175 2 0.675 1
耦合協調度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2010—2020年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的耦合協調大致經歷了“中度失調—輕度失調—瀕臨失調—勉強協調—初級協調”五個階段,表明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相互作用逐漸加強。但目前,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尚處于初級協調階段,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有待加強。
表5 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
年份 耦合度C 協調指數T 耦合協調度D 耦合協調
等級 耦合協調
類型
2010年 0.442 2 0.189 2 0.289 2 3 中度失調
2011年 0.496 5 0.226 0 0.335 0 4 輕度失調
2012年 0.499 5 0.250 7 0.353 9 4 輕度失調
2013年 0.499 2 0.258 8 0.359 4 4 輕度失調
2014年 0.472 5 0.321 9 0.390 0 4 輕度失調
2015年 0.444 3 0.404 4 0.423 8 5 瀕臨失調
2016年 0.477 8 0.354 5 0.411 6 5 瀕臨失調
2017年 0.473 9 0.402 8 0.436 9 5 瀕臨失調
2018年 0.497 1 0.580 2 0.537 0 6 勉強協調
2019年 0.498 3 0.623 8 0.557 6 6 勉強協調
2020年 0.498 2 0.738 4 0.606 5 7 初級協調
結論與啟示
文章通過對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基本公共服務對西藏新型城鎮化發展較為重要,治理有效對西藏鄉村振興的作用最明顯。第二,2010—2020年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仍有上升空間。第三,目前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處于初級協調階段,二者的相互作用關系不明顯,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為進一步促進西藏城鄉融合發展,文章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強化頂層設計,為西藏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自治區政府要結合實際進行整體性、系統性的統籌規劃。二是要發揮特色優勢產業,立足于西藏特色,著力推進西藏特色旅游業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帶動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三是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助力鄉村振興,為城鄉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