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玉雕藝術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現實困境,聚焦于玉雕設計的當代轉化,探索Midjourney參與玉雕設計的新路徑。從道義化、觀念化、現代化三個角度深入解讀玉雕設計的當代意味,同時利用Midjourney在個性化定制、概念設計驗證、跨領域融合方面的優勢,以焦慮主題玉雕設計為例在實踐中探索Midjourney對當代玉雕設計的具體應用。研究結果表明,Midjourney在當代玉雕設計過程中展現出巨大潛能,并具有實際應用的可行性,為當代玉雕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當代意味;玉雕設計;Midjourney
[中圖分類號]J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8-0028-03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吳瓊,周欣越.Midjourney在當代玉雕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天工,2024(8):28-30.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研究生教學改革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號:LNYJG2023103)。
隨著設計學領域的不斷拓展,玉雕工藝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玉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擁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然而,目前對玉雕設計的研究側重于技藝層面,對玉石雕刻技法和材料選擇等的研究較為深入,但對現代科技在玉雕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尚顯不足。Midjourney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繪畫輔助工具,其高效智能的特點能迅速生成設計師所需的圖像,將人與技術的融合推向極致,為藝術創作開辟新的可能。
一、當代玉雕設計研究
通過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與創新,不僅拓寬了藝術表現領域,還賦予了作品強烈的時代特征,使其更符合當代審美趣味。在社會經濟發展與審美觀念變遷的合力作用下,傳統玉雕從工藝向觀念藝術與現代設計趨近,其當代意味體現在道義化、觀念化和現代化三個方面。
首先,當代玉雕設計必須關注的關鍵要素為道義。“道義”通常指的是藝術作品或設計過程中所體現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在當代玉雕設計中需更加強調社會責任。由于當前社會處于急劇變化的時期,社會問題被高度關注,而玉自古以來便是純潔美德、高尚品質的象征,所以在當下的玉雕設計中應融入道義設計理念,體現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藝術家或設計師要增強社會責任感。這種價值導向在當代玉雕設計中可以通過作品傳達對社會現象、道德倫理、環保等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使設計作品呈現出對社會的人文關懷,不僅賦予作品較高的審美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這種價值導向還體現在作品的主題確定、題材選擇、材料運用和造型處理等方面。
其次,觀念是當代藝術作品的內核。相較于傳統玉雕作品所注重的象征意義與文化內涵,當代玉雕設計更著重于思想、觀念和情感的傳達。觀念化在當代玉雕設計中的表現尤為顯著,其強調對特定概念、思想或主題的表達和探索,作品的形式結構更多是強化觀念的精神內核。設計師通過玉雕作品傳遞其獨特的觀點和情感,使玉雕作品成為意義的承載體。例如,錢亮的青海白玉作品《心靈皂》,將舒膚佳的“Safeguard”置換成“Soul guard”和心形,聯系到古人對玉石的推崇,這件作品極具觀念藝術特征。借助玉石的不同質地、紋理與色彩,設計師可以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思考,使作品引發人們的共鳴。
最后,在當代玉雕設計中應當重視形式的現代化。形式決定了作品的初印象和視覺吸引力。在第一時間引發觀者的駐足至關重要。現代化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現代元素、新型材料、現代技術的運用,以此來創造具有當代感的玉雕作品。具體來說,當代玉雕應將當代文化時尚元素、精簡流暢的造型和可再生材料融合設計,同時積極將現代科技融入玉雕領域,打造當代玉雕風格,創作出更能滿足現代人需求的藝術作品。
綜上所述,當代玉雕設計研究的核心關注點在于道義化、觀念化和現代化三個維度在作品中的實現。通過注重藝術品的現代化表達、設計師觀念的傳達以及道義信仰的呈現,創新地應用相關技術,凸顯時代文化與精神內涵,為傳統工藝美術注入生命力。
二、Midjourney及其應用優勢探究
(一)Midjourney工作流程
Midjourney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的高效設計輔助工具,該技術的提升為藝術設計領域帶來新動力。在Midjourney的工作流程中,首先,需要輸入所期望繪畫作品的一系列描述,該描述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張圖片,或者兩者的組合。其次,生成圖像。Midjourney會利用其內置的人工智能模型,根據用戶的輸入描述,通過分析大量圖像和相關數據學習如何生成所需圖像,也可進一步修改及優化。最后,導出作品。用戶可以輸出生成的圖像作品,或將其分享給其他人。
(二)Midjourney應用優勢探究
圖像生成作為Midjourney 的關鍵技術要素,具有創意生成調整、實時迭代可視化、圖像風格遷移等功能。借助這些功能,可以拓展設計思維,提升設計效率與質量,滿足當代玉雕作品的新需求。
1.創意生成調整
在Midjourney的圖像生成處理功能中,即便在初步圖像生成之后,用戶依然可以通過修改或增加關鍵詞來進行細致的調整,包括圖像編輯、優化,旨在獲得滿意的視覺效果。在玉雕設計領域,藝術家和設計師可以利用這個技術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直接轉化為視覺元素。范圍之廣涵蓋了從傳統風格到現代的創新設計。具體而言,既可以提供獨特和創新的視覺解決方案,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又能根據特定要求或偏好生成個性化設計,具有實現設計高度個性化定制的優勢。
2.實時迭代可視化
Midjourney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了圖像的實時迭代可視化。此功能具有實時反饋、可視化的迭代過程、交互式修改、版本對比等特點。當用戶輸入或修改指令時,Midjourney能即時展示不同階段圖像的改變。在玉雕設計中,由于玉石材質的特殊性和稀缺性,設計過程中的容錯率極低。Midjourney允許用戶在創作過程中進行實時調整和修改,包括顏色、紋理、造型的改變等。這種交互式修改提高了創作的靈活性和動態性。通過試錯的方式找到最佳的創意方案,進行設計效果模擬呈現,從而減少玉石材料損耗,盡可能實現玉石設計的最優化,極具概念設計驗證優勢。
3.圖像風格遷移
Midjourney的風格遷移功能基于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分析某一藝術風格的關鍵特征,允許用戶將單一或多重特定的藝術風格映射到不同的圖像或設計作品上,從而實現風格上的轉譯和變換,促進具備特定風格屬性的新圖像的生成。該功能可將傳統藝術、現代時尚與高科技等領域的元素——紋理、圖案、色彩、造型等進行多元融合,推動傳統設計、現代設計與數字技術革新的結合。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此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打破傳統玉雕美學的限制,拓展玉雕設計的可能性,具有跨領域創新融合的優勢。
總之,Midjourney功能強大、易于使用,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繪圖平臺,具有高度個性化定制、概念設計驗證、跨領域融合的優勢,應探求其在玉雕設計領域的廣泛應用。
三、Midjourney在焦慮主題玉雕設計中的應用
以當代玉雕作品《慮海孤舟》為例,將Midjourney應用于玉雕設計過程中。
(一)設計準備
1.資料信息處理
資料信息處理主要有資料和詞頻的收集與分析兩方面。其一,收集與焦慮相關的主題資料,按照書籍文獻等文字資料、圖片視頻等作品資料以及音頻等資料分類處理,將各類典型資料保存妥善以備用。例如,本文選取了蛇紋石質玉石圖片素材等。其二,收集與設計主題以及展示效果風格等相關的詞語并進行詞頻測試,用專業術語及圖像使Midjourney最大化地理解指令,提升設計質量。
2.思維拓展
資料準備就緒后,不急于設計,先進行設計思維拓展。利用Midjourney深度學習模型,可生成多種玉雕設計圖像。這些草圖集合了不同文化背景、藝術風格對焦慮的藝術表達,提供了豐富的設計靈感,也可以生成其他藝術形式的主題設計,拓展創意思維。
(二)人機共創
在與Midjourney共同參與設計創作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設計師的主體意識,以設計師為主導設計,使作品帶有生命氣息。首先,將設計準備的關鍵詞與素材圖提供給Midjourney,進行初步圖像生成。其次,從中選出相對滿意的圖像進一步調整或局部修改,直至符合預期效果。最后,將修改好的最終圖像導出。在此過程中,無論哪一步不符合預期效果,都可以重復操作、修改關鍵詞及圖像,最終生成比較符合預期效果的作品。
本設計以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焦慮為主題,意在傳達玉文化的“德”在當下的衍化。秉承緩解焦慮的核心主題,結合當地蛇紋石質玉石特點,在關鍵詞、設計要素上多次描述探索適配Midjourney的理解語義,并添加玉石素材圖約束矯正。利用蛇紋石質玉的綹裂紋理表達焦慮、緊張情緒,簡潔抽象的人體動作、姿態傳達核心精神,意在體現人類共抗焦慮、不懼困難、昂揚向上的精神。在人機共創設計中,生成了數百張以焦慮為題的作品圖像。篩除嚴重不符的圖像,對保留下來的圖像(見圖1)進行調整、局部修改,最終挑選出符合設計意愿的部分圖像。
如圖2所示,該圖像最符合設計主旨。圖像中該作品周身遍布蛇紋石自然綹裂紋路,雜亂無序、破碎無聲地營造著緊張、壓抑的焦慮氛圍。左男右女相倚于小舟之上互為救贖、共抗焦慮。男女代表著全人類,寓意人類相互依存、同舟共濟,必將戰勝焦慮、走向自信。
(三)設計總結
Midjourney主要應用于概念設計階段。相較于傳統設計模式,手繪作圖與建模渲染的時間、精力得到極致釋放,其急速模擬預設效果,降低了玉雕設計風險。但在用Midjourney生成作品時,一方面,要探索將玉文化以機器的語言轉譯,同時對應到具體的玉材,因材設計;另一方面,保持設計師的主體意識,對出圖質量、審美風向等審慎甄別。相信未來Midjourney應用于玉雕設計的范圍將進一步延伸。
四、Midjourney參與玉雕設計的反思
(一)Midjourney參與玉雕設計的優勢
通過分析以上案例,本研究揭示了將Midjourney應用于玉雕設計領域具有可預見性和實驗性等優勢。首先,AI智能生圖技術可以處理相對復雜和精細的圖像細節,對預設作品精確模擬,能在設計初期預見作品的最終外觀。其次,實驗性一方面體現在快速原型制作中,可以迅速完成概念設計的圖像形式轉化,幫助設計師快速梳理設計思路并迭代優化創意;另一方面表現在概念驗證上,可以通過Midjourney測試預設玉雕作品的不同材質、造型、樣式、顏色,快速生成多個設計方案,極大地縮短了從概念到最終設計的周期。
(二)Midjourney參與玉雕設計的局限
目前Midjourney對高度個性化的設計要求無法完全理解或執行,輸出圖像的質量及精確度仍需提高。盡管Midjourney可以為設計師提供創意靈感,但過度依賴可能會削弱設計師的創造力和作品的原創性。此外,藝術作品的核心價值與藝術家的個人經歷、情感投入以及創新思維緊密相關,這些因素依賴于技術手段仍然難以復現。
總之,在使用Midjourney時,需要審慎考量如何保持個人的創意與作品的獨特性,避免完全依賴機器生成的建議和方案。在技術輔助與人類價值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保持藝術創作的情感深度和人文精神。在藝術與技術的不斷融合中,達成人機合作的平衡,期待未來在藝術與科技融合方面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五、結論
研究表明,Midjourney的高度個性化定制優勢將玉雕設計的“因材施藝”發揮到極致,極大地提升了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其在輔助設計過程中的預先呈現,規避了設計風險,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玉石資源損耗。此技術大幅度激發了創意,豐富了設計的表現形式和技術手段,打破了傳統藝術形式,促進了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曹天慧,王錦萍,董月鵬.傳統玉雕向現代藝術與設計轉化的問題研究:以岫玉為例[J].藝術設計研究,2022(6):90-96.
[2]徐叢姍.從當代藝術影響下的玉雕作品出發:試談中國玉雕當代性[J].天工,2022(31):24-26.
[3]錢亮.中國傳統玉器與當代雕塑芻議[J].文藝論壇,2021(4):114-119.
[4]宋玉,錢曉松,彭凌鈺,等.AIGC中式美學文創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3,44(24):1-8,33.
[5]張健,王雨心,袁哲.AIGC賦能傳統文化傳承設計方法與實踐:以山西省永樂宮數字化展示中心方案設計為例[J].設計,2023,36(17):30-33.
[6]陳確.AIGC時代的“靈暈”與“匠藝”:平滑、主體性與工藝美術“危機”[J].上海藝術評論,2023(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