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對鄉村的幫扶,資金和物資的捐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會通過項目評估的方式,把很多新理念、新模式帶給被幫扶的鄉村。除此之外,社會組織還會根據項目績效評估情況來確定后續工作的方向。
社會組織的項目評估既可以由自己組織,也可以委托給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通常都會成立評估組。評估組由社會組織工作人員、政府行業監管部門、業內專家學者、財務審計人員、捐贈者代表、專業中介評估機構人員等組成。近些年,社會組織還經常采用參與式評估模式,將受助對象(如村集體代表、受助者)納入評估組,是社會組織向外部宣傳推廣幫扶鄉村,為幫扶鄉村引人引智的一種創新做法。
社會組織的項目評估一般分為前期評估、中期評估和結項評估。
前期評估指的是項目開始前的調研和考察,它決定了社會組織和村莊是否開展合作,相關內容之前已經介紹過,此處便不再贅述。
中期評估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檢查階段性成果,評估重大變化事項及其影響,分析存在的困難、問題,尋求對策與出路。中期評估決定著社會組織是中止、繼續還是追加擴大項目投入。2022年,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對“我的助夢新家庭”項目進行階段性評估,得出了“愛心志愿者數量穩步增長,受資助兒童獲得持續增多,兒童產生了積極改變”的結論,并對項目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應引導愛心志愿者從單純的物質資助轉變為愛心陪伴、精神關愛,并探索愛心志愿者(捐贈人)從單一的關注結對困境家庭兒童轉變為將視野擴展到項目本身和兒童整個群體。
結項評估是指項目結束后針對立項目標、標準等對實施情況、結果進行的全面系統總結評價。結項評估是社會組織對項目前景進行預測后,得出或終止結束項目,或復制推廣某一項目,或深化擴展原有項目內容,或設立新的項目的結論。2021—2022年,友成基金會與度小滿金融合作開展“鄉村振興領航員”項目,為貴州省雷山縣鄉村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負責人等提供賦能培訓。經評估,該項目實施后學員的創業率64%,人均月增收528元以上。最終,評估組給出了“繼續豐富課程體系,同時,向更多地域復制推廣項目”的結論。
由此可見,社會組織的項目評估不僅決定著幫扶項目的當期成敗,還影響著社會組織以及相關單位的后續動作。由于項目評估含金量高,影響面大,受到幫扶的鄉村需要高度重視,應該積極響應。
社會組織進行評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資料分析,即查閱檔案,對比項目實施前后受助者或資助事項的狀況。二是調查座談,即召集受助者、村集體負責人、項目具體實施人、政府部門等項目相關方進行調查座談,可以分專題或分對象召開。三是個別訪談,即和重要相關方(如村‘兩委、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地深入了解項目情況。四是問卷調查,這種方式涉及人員更廣、人數更多,便于進行后續的數據定量分析,以期求得更科學客觀的結論。五是現場察看,這種方式直觀感性,對評估結論的定性影響較大。六是前文所述的參與式評估,即根據受助對象對項目反饋的信息進行評估,要求受助對象參與指標的確立、數據的收集整理、結果分析和應用等評估的全過程。
那么,接受幫扶資助的村集體在接受社會組織的評估前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做好動員部署。村集體要把社會組織開展評估當成宣傳村莊的一個契機,將評估的相關事項和要求通知到相關負責人、受助農民等相關方。可以成立專班,細化分工,分頭準備,開展預演。條件允許的還可以組織培訓,邀請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專家學者、政府行業管理部門講解評估的意義、重點和方式。
其次,整理檔案資料。一是總目類,如項目協議、項目階段性進展報告、與項目有關的各類會議紀要、財務出納報表等;二是具體經辦類,如受助農民的經手記錄、走訪回訪證明、活動開展證明、各類審批手續等;三是其他類,如獲得政府肯定或表彰的情況、新聞報道情況等。這項工作可以對照協議各項條款(特別是需要村集體配套配合以及服務保障的條款),一條一條收集整理,分門別類,如有材料準備不完全或有遺漏,應及時補齊。所有檔案資料應建立索引,便于查閱。特別要注意的是,各類審批證明材料需要有經辦人、受益對象、政府部門等相關證明人簽章(包括手印、人名章)的,不應遺漏。檔案資料不得虛假捏造,否則可能直接導致評估不合格。
再次,準備匯報材料。主要包括項目目標、服務工作量、項目成效、服務反思、下一步計劃等內容,特別是要詳細介紹項目成效(如生態幫扶中的村容改善、產業幫扶中的農民收入增長等幫扶目標前后對比狀況),并圍繞項目開支、賬目管理、專款專用等財務管理方面的情況進行匯報。匯報材料不宜過長,最好附有照片以便評估組對照了解。如果是會場匯報,應準備好PPT和簡短、說服力強的視頻;如果是現場考察匯報,應主要由受益對象現身說法。
最后,提供服務保障。要在飲食、住宿等方面提供細致周到的保障,但是千萬不要鋪張浪費,切忌大吃大喝。尤其要注意應盡量減少因語言溝通、概念理解等造成的曲解誤解,保證評估能夠得到客觀準確的結論。也就是說,接待人員應當既懂普通話,又明白方言。
社會組織評估的目的是有效推動項目實施,改進自身管理,取得更好的公益效果,切實使村集體和村民受益,因此不必有抵觸情緒。對于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村集體要認真分析原因,做好充分的解釋溝通工作,爭取獲得理解、支持。評估后,要根據社會組織的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
(北京? ?羅軍? ?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