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畜牧養殖行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我國畜禽養殖數量逐年提升,伴隨著養殖收益的逐漸增加,畜禽疫病防控的工作壓力也在日益加大,需采取快速、高效、簡便的手段實時監測、檢測動物疫情,以促進行業更好地發展。獸醫實驗室檢測作為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環節,及時有效的檢測、監測各種動物的重大疫病,其結果可為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有效信息,對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實驗室檢測技術;動物疫病;防控作用;獸醫
近年來,隨著動物產業化的擴張,面臨的動物疫病風險不容小覷,如非洲豬瘟、禽流感、布魯氏菌病等危害嚴重的動物疫病。故高效準確的實驗室檢測手段對動物疫病防控至關重要,現如今,隨著病毒變異株的不斷產生,一些病菌不僅能感染動物,還能通過動物傳染給人類進而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集結了先進的實驗設備、良好的實驗環境、擁有大批踏實肯干的專業技術人員,能開展包括病原體的分離培養鑒定、血清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顯微鏡檢及病理診斷在內的多種實驗技術;同時,獸醫實驗室所監測到的有效數據如養殖場動物患病率、病死率、動物血清抗體水平等數據能為動物疫病工作開展提供較大價值,便于防疫工作者結合流行病學分析疫病來源,判斷疫病危害程度,并及時采取有效合理措施進行疫情控制。
1 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概述
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是動物疾病診斷、疫情監測、動物免疫效果評估的重要手段。獸醫檢測實驗室具有高水平的質量要求及高標準的技術水平,是獲得高質量檢測結果的有力保障。同時,“高精尖”的實驗設備和技術人才的培養也應放置首位。如今,我國已制定出臺了許多相關動物疫病防控檢測以及實驗室安全質量控制的標準,以促進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標準化發展。不同的實驗室檢測技術具有不同的方向,在實際運用中可根據需求進行選擇。
2 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類型
2.1 組織病理學檢測技術
為了解動物的健康狀態,除了對動物進行大體觀察;通常對于患病動物,需要進行病理解剖采集病變樣本進行實驗室診斷,組織病理學檢測技術便是將病變的組織進行制片及染色,再鏡檢判讀的方法。組織病理學檢測技術是能通過鏡檢直接定位到病變區域的檢測手段,在疾病確診中十分重要。制片方法主要包括石蠟切片、冰凍切片兩種,除此之外,還有直接涂抹制片的方法。常規制片完成后可通過蘇木精-伊紅染色、瑞氏染色、免疫組化的特異性染色的多種方法進行染色,最后進行鏡檢與閱片。該檢測技術的運用與扎實的組織學基礎及成熟的經驗分不開,通過閱片可以判斷組織、細胞的病理變化,以幫助臨床進行診斷。
2.2 血清學檢測技術
血清學檢測技術的原理建立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基礎之上。該方法效率高、時間短、特異性好、適用于大批樣品的檢測,但缺點是可能會出現假陽性反應。血清學反應一般可分為凝集反應(直接/間接)、抗原抗體沉淀反應及補體結合反應三類。此外,還有ELISA(酶聯免疫標記法)、ELISA-POT(酶聯免疫斑點檢測)等。如運用牛支原體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1]就是一種簡單快捷的方法。
2.3 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對生物體的認知從組織到器官到細胞,再深入到蛋白及核酸的分子水平,應運而生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這為研究人員確診疾病及深入認識疾病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目前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法是分子生物學的“明星”方法。該方法以DNA半保留復制的原理,可以在體外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再對該片段進行熒光定量分析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所以,該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操作簡便等優點。但針對不同的病原須篩選確定不同的靶基因,以開發相應的PCR檢測方法。除此之外,脈沖電場凝膠電泳(PFGE)、多態性擴增片段長度(AFLP)等方法可用于分子水平的檢測。
2.4 病原學檢測技術
部分病原體可通過制片、染色、顯微鏡鏡檢直接觀察確認,但較小的病原體如病毒等,一般需要分離培養才可鑒別。一般情況下,除衣原體、病毒以及立克次氏體外,都可用人工培養基分離培養。不同病原需使用的培養基與培養時間均不相同;同時,病原體分離培養后,還需進行發酵試驗、毒力試驗等各類實驗,再根據病原體培養的形態特征,對病原體進行進一步鑒定。分離培養病原體的方法優點是樣本容易收集、比較經濟,并且培養的病原體可以進一步進行試驗。但是耗時較長,其特異性及敏感性較低,并且無法鑒定出未培養生長出的病原體。
3 獸醫實驗室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3.1 協助獸醫加強疫病診斷的準確性
如今,伴隨著大環境的污染及病毒變異速度的逐漸加快,動物疫病呈現多而復雜的態勢,病原序列的微小差異化也使獸醫在進行臨床診斷時,對具有相似特點及癥狀的動物疫病難以區分,且對于病原種類無法精準判斷,故需使用相應的檢測試劑盒等方法通過獸醫實驗室手段對疾病進行監測,獸醫實驗室診斷是動物疾病確診的重要因素,也是獸醫實驗室建立的職能所在。無論是企業的疫病檢測實驗室(直屬或第三方)還是省市級疫病防控部門,設立初衷均是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并更好地對動物疫病開展及時檢測、及時確診。此外,獸醫實驗室的檢測手段往往能夠確定發病的病原種類,及時防控病菌,防止交叉污染,并對病原進行耐藥性分析,以減少病原對動物機體的耐藥性。
3.2 協助養殖戶及專家加強免疫水平檢測
在動物養殖過程中,“群體性患病”“群體性得病”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無疑是令養殖戶們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群體性疾病往往與養殖環境有關、亦與動物自身的免疫水平有關。獸醫實驗室對動物免疫水平的監測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動物防疫部門在對動物集中免疫后會組織獸醫實驗室內相關技術人員對動物進行采血,開展血液檢測、血清分離等工作,并使用實驗室內相關的儀器設備對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進行分析,分析動物體內的免疫球蛋白的分布情況、出具獸醫實驗室檢測報告,倘若有疫苗無效、免疫不合格的現象發生時,會對不合格疫苗進行溯源,并為后續動物疫苗的研究開發制定相關方案,申請項目課題,報批項目經費等。給動物開展免疫接種是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2]。可見,獸醫實驗室在免疫接種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3 協助政府部門做好動物疫病檢測與預警
如今,實驗室檢測已成為地區動物疫病監測與預警的重要單位,獸醫實驗室不僅能為養殖人員提供各種檢測服務,還能與全國其他地區實現大數據共享、實驗室共享、專家共享等智能化交流平臺。此外,獸醫實驗室還能依據該(本)地區特定疫病的流行情況,設計合理方案,針對該地區的流行病學進行分析調查,在疫病的流行季節來臨時,定期進行隨機抽樣取樣,包括采血、采拭子進行檢測,并匯總、統計、分析相關數據,以得出當前該地區疫病的流行規律[3]。在疫情的預警方面,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及檢測手段意義巨大,根據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專家們能合理地制定適宜的疫病防控方案,進而保證疫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針對性,避免盲目預警。其次,科學高效的檢測手段還可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為疫病防控帶來高效的技術支撐。最后,還可建立起該地區基于疫病流行規律的相關數據庫,為廣大畜牧養殖行業工作者們提供相應的疾病預警信號[4]。
4 提高獸醫實驗室監測技術的方法
4.1 加強獸醫實驗室的基礎設施
只有不斷完善實驗室內的基礎設施及實驗環境,才能更好地確保實驗數據、檢測數據的真實可靠,同時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但很多地區往往因為檢測設備老化,檢測耗材不夠,檢測器具短缺以及檢測環境不達標等現象使得實驗室難以充分發揮職能。此外,另有實驗室管理制度不完善進而導致檢測人員分工不明確,造成檢測數據無法溯源等。因此,政府部門需加大投入,在改進實驗室硬件條件的基礎上推行實驗室崗位人員的責任制、加強檔案管理、實驗室管理制度等,充分利用資源使實驗室更好地發揮作用。
4.2 加強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
獸醫實驗室相關人員在進行疾病檢測時,需進行考核培訓,包括理論知識的培訓與實驗操作技能的培訓,加強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技術人員能正常有序地開展日常檢測工作。同時,獸醫實驗室可與相關農業類高校進行“聯盟”,定向培養相關檢測人員便于其更快走向崗位。
4.3 提高實驗室的檢測水平
實驗室的檢測水平與當地疫病的防控工作呈正相關,但在部分地區,獸醫實驗室檢測水平仍很落后,檢測方法也過于單一。獸醫實驗室檢測人員應定期開展組會,討論最新的實驗技術及方法,努力開展“新”實驗,努力學習更多的實驗技術,真真正正地做到高效、快捷、精準的實驗檢測,讓獸醫實驗室為整個地區的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最大化保障。
5 小結
獸醫實驗室檢測是當今畜牧行業快速發展的階段性產物,獸醫實驗室能提供組織病理學、分析生物學、血清學與病原學等多種檢測服務,在疫病防控中可為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的實驗數據、建立有效的檢測方法。在降低養殖人員的經濟損失之外,更大限度地保障畜牧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華倩.牛支原體抗體檢測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研制及初步應用[D].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
[2] 李麗.實驗室檢測技術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77(17):171-172.
[3] 謝丹丹,順遠志.動物疫病檢測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J].獸醫導刊.2019(23):49.
[4] 皇超英,薛永康,楊德新,等.獸醫實驗室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J].湖北畜牧獸醫,2021,42(4): 38-39.
作者簡介:楊亞(1989.9— ),女,研究生,中級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