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試驗旨在探討日糧不同精粗比對安格斯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確定安格斯肉牛養殖中最適的日糧精粗比。試驗選擇體重為110 kg左右的安格斯肉牛隨機分成4個處理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頭安格斯肉牛。各組安格斯肉牛分別飼喂精粗比為30:70、40:60、50:50及60:40的試驗飼糧。預飼期1周,正式試驗期90 d。試驗結束,檢測各組安格斯肉牛的生長性能。結果表明,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顯著高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Plt;0.05),分別顯著提高了5.19%、12.66%;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料重比最低,顯著低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Plt;0.05),降低了11.04%。而日糧精粗比對安格斯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gt;0.05)。研究表明,安格斯肉牛飼喂精粗比為50∶50的日糧可以使其生長性能達到最佳效果。
關鍵詞:不同精粗比;安格斯肉牛;平均日增重;料重比
安格斯肉牛起源于蘇格蘭東北部,與英國的卷毛加羅韋牛(curly-coated Galloway)親緣關系密切,其外貌特征是黑色無角,體軀矮而結實,肉質好,出肉率高。安格斯肉牛是世界三大優質的肉牛品種之一,其生長速度快,屠宰性高和大理石花紋優良[1]。目前,對于安格斯肉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種特質、遺傳育種等方面[2-4];而對于安格斯肉牛營養需要的研究還比較少,尤其在日糧精粗比方面的研究更少。日糧精粗比可以反映全混合日糧的營養水平及營養價值,對反芻動物的生長性能至關重要,甚至關系到養殖的經濟效益。合理的日糧精粗比可以促進反芻動物的生長發育,提高飼料中各種養分的利用率,降低未消化養分排出體外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目前,在其他品種肉牛日糧精粗比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程生忠等[5]研究了飼料精粗比對西門塔爾肉牛生長性能及瘤胃發酵功能的影響,發現當飼料精粗比為60∶40時對西門塔爾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瘤胃揮發性脂肪酸濃度的影響效果最佳。魏明寅[6]研究了飼料精粗比對肉牛生長、血清生化指標及養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發現當精粗比為40∶60時,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效果最好,隨著飼料精粗比的提高,肉牛對飼料中養分的表觀消化率逐漸降低,但肉牛血清免疫功能增強和總蛋白水平提高,最終得出肉牛飼料的最適精粗比為40∶60。陳艷美等[7]也研究了飼料精粗比對西門塔爾牛生長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發現隨著飼料精粗比的提高,西門塔爾肉牛的采食量逐漸降低,中等水平的精粗比下肉牛的每日利潤比低水平和高水平精粗比提高8.26%和28.11%,但飼料精粗比對西門塔爾肉牛血清生化參數無顯著影響,最終得出飼料最適的精粗比水平為60∶40。目前,關于安格斯肉牛飼料最適精粗比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試驗以安格斯肉牛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水平的飼料精粗比對其生長性能的影響,為安格斯肉牛的高效養殖提供參考。
1 試驗材料與試驗方法
1.1 試驗設計
試驗選擇體重為110 kg左右的安格斯肉牛隨機分成4個處理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頭安格斯肉牛。各組安格斯肉牛分別飼喂精粗比為30∶70、40∶60、50∶50及60∶40的試驗飼糧。預飼期1周,正式試驗期90 d。試驗結束,檢測各組安格斯肉牛的生長性能。試驗飼料根據《肉牛飼養標準》(NY/T815-2004)中的營養所需水平配制,主要以全株玉米青貯、玉米、麩皮及豆粕組成。試驗各組飼糧原料組成及營養成分含量見表1。
1.2 養殖管理
試驗開始前,所有安格斯肉牛統一驅蟲處理,每頭牛均打耳號。預飼期安格斯肉牛統一飼喂商品全混合日糧。正式試驗期,安格斯肉牛自由采食和飲水,按時免疫。每日打掃牛舍,保持通風,適宜的溫度、濕度。每日打掃衛生。試驗期間,養殖管理人員每日仔細觀察各組安格斯肉牛的健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 生長性能測定
試驗第1天和第90天,安格斯肉牛晨飼之前,稱量空腹體重,記為試驗初重和試驗末重,用于分析統計各組安格斯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準確記錄各重復安格斯肉牛的采食量,用于統計平均日增重。用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計算料重比數據,具體公式如下:
平均日采食量=各重復肉牛采食量/(各重復肉牛數量×試驗天數)
平均日增重=(各重復肉牛試驗末重-各重復肉牛試驗初重)/(各重復肉牛數量×試驗天數)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4 數據處理
各組試驗安格斯肉牛的生長性能先采用Excel 2022進行簡單整理統計,再使用SAS 9.5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進行組間數據的兩兩比較,Plt;0.05表示差異顯著。結果用平均值表示。
2 試驗結果
日糧不同精粗比對安格斯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從表中數據可見,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顯著高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Plt;0.05),分別顯著提高了5.19%、12.66%;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料重比最低,顯著低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Plt;0.05),降低了11.04%。而日糧精粗比對安格斯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gt;0.05)。研究表明,安格斯肉牛飼喂精粗比為50∶50的日糧可以使其生長性能達到最佳效果。
3討論
反芻動物日糧精粗比對其生長性能至關重要,精粗比過大,影響反芻動物的生長發育;而過高的精粗比會導致機體對養分的消化吸收不完全,隨糞尿排出體外,污染環境,降低日糧的利用率[8-10]。全混合日糧中精料比例過高,容易導致反芻動物瘤胃酸中毒,進而影響機體健康,對養殖經濟效益產生不利影響。但精料比例過低時,飼料中的營養水平達不到機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水平,會抑制機體的生長性能,影響反芻動物育肥期的體重,使養殖周期延長,增加養殖成本,降低養殖利潤[11-13]。本試驗中,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顯著高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分別顯著提高了5.19%、12.66%;當安格斯肉牛飼喂的日糧精粗比為50∶50時,其料重比最低,顯著低于飼喂精粗比為30∶70的日糧組,降低了11.04%;而日糧精粗比對安格斯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影響,研究表明,安格斯肉牛飼喂精粗比為50∶50的日糧可以使其生長性能達到最佳效果。岳子奇等[14]研究了日糧精粗比對安格斯犏牛的生長及血清指標的影響,發現安格斯犏牛的日糧精粗比為45∶55時,其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圍、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血糖、球蛋白及游離脂肪酸改善效果最佳,與本試驗研究結果比較接近,略微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日糧原料不同、肉牛品種不同導致的。未來需要更多的試驗,深入地研究不同肉牛品種生長需要的最適日糧精粗比,為日糧的精準配制提供參考。
4 結論
本試驗條件下,安格斯肉牛采食適宜精粗比的日糧可以使其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達到最優狀態,此時的精粗比為50∶50。
參考文獻:
[1] 趙曉川,劉利,卜也,等.安格斯牛的引進、研究利用及其產業發展現狀[J].黑龍江動物繁殖,2022,30(1):26-29.
[2] 陳俐靜,陳卓,李娜,等.新疆褐牛與安格斯牛胴體及肉質性狀及脂代謝相關基因表達差異比較[J].中國農業科學,2020,53(22):4700-4709.
[3] 梅楚剛,王煒康,昝林森.安格斯牛生長發育規律、行為學特征及理化指標分析[J].家畜生態學報,2018,39(11):38-43.
[4] 季竹青,歐小慶.青貯日糧對安格斯肉牛生長性能、營養成分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3(18):12-15.
[5] 程生忠.飼料精粗比對肉牛生長性能和瘤胃發酵參數的影響[J].畜禽業,2023,34(9):15-17
[6] 魏明寅.飼料精粗比對肉牛生長性能、營養物質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現代畜牧科技,2023(3):65-68.
[7] 陳艷美,史建偉,楊凱,等.日糧不同精粗比對肉牛生長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現代畜牧科技,2023(6):5-9.
[8] 李純,田鑫淼,王馨培,等.日糧精粗比對泌乳末期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清生化指標、抗氧化指標和瘤胃微生物區系的影響[J/OL].中國畜牧雜志:1-13
[9] 劉朝樂門,王純潔,斯木吉德,等.日糧精粗比對反芻動物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飼料研究,2023,46(20):148-152
[10] 馬麗娜,高海慧,康曉冬,等.日糧精粗比對哺乳期犢牛生長性能、瘤胃發酵參數及細菌菌群結構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3,46(8):6-10.
[11] 石林川.日糧精粗比對牛生產性能的研究進展[J].農業與技術,2023,43(19):100-103.
[12] 郭威,馮東亞,馮曉敏,等.日糧精粗比對小尾寒羊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3(14):74-77.
[13] 陳志蒙,王純潔,斯木吉德,等.飼糧精粗比在反芻動物中研究進展[J].飼料研究,2022,45(16):120-123.
[14] 岳子奇,王之盛,胡瑞,等.日糧精粗比對舍飼安格斯犏牛生長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3,28(12):124-131.
作者簡介:曾響英(1982.01— ),女,湖南祁東人,本科,中級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