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元宇宙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數字化映射,更是一個虛擬與現實互融共生的數字孿生體。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利弊共存,如何推動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高質量發展,是當前高校亟須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難為”視角分析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實困境,從“何為”視角提出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優化路徑,對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元宇宙;高校思政課
引言
元宇宙新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Web2.0技術的應用局限,并深刻重塑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環境、信息環境、文化環境等[1]。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實現技術與思政課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推動思政課數字化創新。作為開辟新時代的新思維、新技術和新媒介集成,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發展之間存在深度耦合關系,開創了現實教學與虛擬教學互融共生的新圖景、新形態,深刻改變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如何詮釋好元宇宙給高校思政課所帶來的嬗變,對于培養高校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1. 難為: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實困境
元宇宙對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以及教學環境帶來了新的挑戰。
1.1 元宇宙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帶來嚴峻考驗
第一,消解思政話語權,弱化思政權威性。元宇宙賦能學生獲取信息更加多元、及時,信息資源魚龍混雜,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文明交鋒更加頻繁。多元文化獨特的價值取向帶來“噪聲效應”,挑戰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消解思政課教師話語權威。
第二,侵蝕思政管理權,淡化思政正當性。元宇宙技術帶來便捷、智能服務的同時,反向的控制、竊取和冒用等技術也日益精細。元宇宙思政課平臺易被釣魚網站入侵、黑客攻擊或不法公司滲透,思政課相關數據難以有效采集、存儲、傳輸,師生身份信息、學術成果、個人隱私面臨安全隱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正能量易被惡搞、抹黑、詆毀,教學管理相關信息易被濫用、泄露、滲透,思政課的建設、管理、應用面臨多重挑戰。
第三,削弱思政主導權,虛化思政主動性。元宇宙時代,由人編寫數據、利用數據,異化為數據控制人、引導人,由程序設定創造的思政課教師虛擬人、化身人、數據人,給學生帶來技術為王的認識。盲目技術崇拜模糊了思政課教師主業工作邊界,導致思政課教學過程形式化、教學手段技術化、考核方式指標化、教學效果功利化,變成一種嚴格控制的固化流程,削弱元宇宙思政課堂主流引領力,教師掌握思政課主導權難度加大。
1.2 元宇宙給高校思政課學生的“學”帶來強烈沖擊
第一,模糊虛實邊界,學生道德失范風險增大。元宇宙時代,思政課教學主體體現為“無身”、教學過程體現為“無影”、教學環境體現為“無形”,機械化、流水化教學模式,忽視學生個性成長。長期處于網絡虛擬空間,模糊了教學活動的規定和邊界,弱化了學生自我監督能力,一些不誠信行為時有發生,轉發、傳播虛假信息與錯誤思潮等網絡表達失范行為習以為常,網絡誹謗、網絡欺詐等網際交往失范行為屢見不鮮,學生道德失范風險增大。
第二,誤解虛實融合,學生認知異化困惑加大。元宇宙中萬物互聯在場,超真實的具身體驗和虛擬逼真圖景創造出“具身性互聯網”,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思維活動能夠獨立于身體而存在,難以辨別現實真我與鏡像虛我的雙重身份,混淆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把仿真擬像的鏡像世界視為客觀現實存在,催生唯心主義錯誤觀念。在這種認知異化背景下,學生難以擺脫被“數字人”控制的風險,易陷入“安樂漩渦”不能自拔,思想泛化。
第三,沉迷虛擬世界,學生現實社交難度增加。元宇宙具有強大的體驗功能、豐富多樣的內容、超逼真的沉浸感等特性,讓學生產生“元宇宙成癮”,特別是元宇宙游戲成癮,導致學生產生雙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甚至形成反社會的行為模式、價值觀念。同時,思政課教學的主客體被虛擬化、內容被數據化、行為被算法化、過程被程序化,造成學生社交封閉、視野窄化、觀點趨同、人格異化,學生過分依賴虛擬化身、沉迷于虛擬世界,弱化了學生溝通能力,增大了現實世界的社交難度。
1.3 元宇宙給高校思政課教學環境帶來秩序隱患
第一,數據信息野蠻生長,弘揚主旋律難度加大。元宇宙是互聯網的延續和迭代,其本質是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元宇宙背景下,數據信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真假難辨,擾亂網絡秩序。《數字中國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達10.5%,位居世界第二[2]。同時,2019年以來,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4.93億條、賬號13.89億個,下架違法違規應用程序6.7萬余款[3]。元宇宙時代網絡信息的爆炸式增長,既為思政課教學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為思政課弘揚主旋律增加了難度。
第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防范西化分化風險增大。元宇宙是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及算力等諸多前沿技術的綜合體,網絡意識形態斗爭始終帶著技術烙印。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的傳播、表達看似自由平等,實際為技術主導,誰掌握了先進網絡信息技術,誰就能搶占高校意識形態斗爭的話語權、主動權。目前,我國元宇宙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于西方發達國家,他們通過網絡文化產品輸出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使廣大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西方價值觀念,沖擊本國主流意識形態。
第三,智能算法精準推送,助推信息繭房極化加劇。元宇宙中,智能算法根據用戶歷史數據、個人偏好、社交關系等維度構建算法模型,將海量內容、多維場景進行匹配,實現內容的高效聚合和精準分發。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活躍群體,極易在智能算法“個人定制”推送下形成相對封閉狹窄的“信息繭房”,消解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客觀判斷能力,使之無法辯證、全面地分析問題。在元宇宙互動交往中,學生容易被錯誤觀點、錯誤思潮影響,出現傾向化、情緒化、民粹化等非理性表達。
2. 何為: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優化路徑
面對元宇宙給高校思政課帶來的挑戰,必須順應發展大勢,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構建思政課輿論生態,助推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2.1 加強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牢牢掌握話語權,重塑思政權威性。思政課的話語權之爭,體現在方向之爭、價值觀之爭,元宇宙背景下能否掌握思政課話語權,關鍵在于思政課教師能力水平,特別體現在前沿技術普及掌控能力、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能力、教育教學管理優化能力。思政課教師必須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主動性,勇于探索元宇宙背景下思政課教學內容創新、話語創新、評價創新,構建智能化、立體化、定制化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創建處處可學、時時在學的思政課學習生態,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權威性。
第二,牢牢掌握管理權,增強思政正當性。元宇宙背景下,高校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制定出臺保障思政課網絡信息安全的相關政策和規章制度,把元宇宙思政課建設發展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黨建工作考核、辦學質量評估和學科建設,堅持管用防并舉,方方面面齊動手。思政課教師要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搶占元宇宙新媒體陣地,壯大元宇宙空間高校正面輿論場,指引課堂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牢牢掌握思政課管理權,增強思政課的正當性。
第三,牢牢掌握主導權,發揮思政主動性。元宇宙時代,思政課教師必須掌握元宇宙知識、遵循元宇宙發展規律、創新元宇宙課堂,由原來的傳授者變為引領者,充分運用元宇宙人機協同的教學優勢,提高思政課堂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引領學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魂,破除西方“普世價值”的思想迷霧;用黨的理想信念固本培元,破除精致利己主義的世俗桎梏;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聚力前行,培養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推動線下線上課堂深度融合,牢牢掌握思政課主導權、發揮主動性。
2.2 提升元宇宙背景下高校學生綜合素質
第一,提升數字素養,加強道德修養。元宇宙時代,要求學生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緊跟數字技術更新迭代步伐,提升數字素養和數字思維,健全虛擬化身的人格品質。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德育教育特別是傳統美德教育,讓學生在虛擬空間中也受到積極正面的道德引導,增強網絡誠信、網絡安全、網絡文明意識,養成綠色上網、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習慣,提高網絡思維能力、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網絡自我管理能力,加強網絡道德修養。
第二,提升思政素養,筑牢理論根基。求事網《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文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4]。學生須充分利用這一思想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理論資源,學懂、悟透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真正廓清虛實邊界誤解、破除認知異化困惑、筑牢學科理論之基。
第三,提升社會素養,增強社交本領。在元宇宙時代,增強學生現實社交能力,關鍵在于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要切實提升學生社會素養,增強社交本領,引導學生控制網絡社交時間、平衡現實主體和網絡主體,幫助學生克服現實社交障礙。加強學生與老師、同學多向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社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網絡空間社交本領。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元宇宙思政課教學中的異化現象,增強學生防范化解游戲化和娛樂性元宇宙成癮風險的能力。
2.3 構建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政課輿論生態
第一,加強亂象治理,唱響主旋律。在元宇宙時代,要切實維護元宇宙課堂意識形態安全,做大做強思政課“金課”品牌,重拳整治亂象叢生、陣地淪陷、被動挨打的元宇宙課堂,加強建設元宇宙課堂內容監管機制,制定完善元宇宙信息傳播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元宇宙課堂資源庫信息質量把關力度,嚴格落實思政課教師主體責任,推進元宇宙思政課堂監管制度化、規范化,防止不良信息在思政課堂非法傳播。
第二,突破核心技術,下好先手棋。要著眼于元宇宙技術發展趨勢,在頂層設計、標準制定、科研布局等方面適時出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系統性的相關政策,對先進制程芯片、人工智能生態等基礎領域進行重點支持,對產業鏈升級和技術創新等核心技術體系進行重點集中攻關,推動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等協同創新,積極突破元宇宙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元宇宙思政課堂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為元宇宙思政課堂防范和化解意識形態滲透風險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第三,構建協同體系,打好主動仗。元宇宙思政課教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必須構建高校黨委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思政課教師履責、全體學生自律的元宇宙思政課教學協同體系,形成各方力量、多元渠道、全程參與、全時交流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多種形式促進工作長效機制。拓寬紅色文化網絡傳播形式,精準推送黨和國家的戰略舉措、創新實踐、重大進展,精心組織形勢教育、成就教育、典型教育,破解“信息繭房”困境。
結語
雖然元宇宙仍是一個宏大敘事,但在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雙重驅動作用下,高校思政課基于元宇宙技術學習方案的需求將會增加,元宇宙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景方興未艾。面向元宇宙時代,高校思政課應始終保持發展活力和前瞻性布局,積極探索提升新時代背景下的相關教學技能,及時總結新授課方式的得失利弊,加強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為當前及未來授課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網絡強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7-155.
[2]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EB/OL].(2022-08-02)[2024-02-05].http://www.cac.gov.cn/2022-08/02/c_1661066515613920.htm.
[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EB/OL].(2023-05-23)[2024-02-05].http://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htm.
[4]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EB/OL].(2017-11-30)[2024-04-01].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7-11/30/c_1122022249.htm.
作者簡介:陸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意識形態。
基金項目:重慶市社科規劃一般項目——5G背景下牢牢掌握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研究(編號:2020YBMK014);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思政專項——社交網絡環境下美國對中國高校意識形態滲透研究(編號:20SKSZ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