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千萬工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導,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浙江省域、三農領域的成功實踐和典型樣板,對全國各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農廣校體系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培育鄉村人才隊伍,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繪就農業農村現代化藍圖。
什么是“千萬工程”?它是怎樣提出、實施和推進的?主要措施和進展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積累了哪些經驗?對全國的三農工作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怎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全國廣大干部群眾在學習研究“千萬工程”時希望了解的問題。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之前,中央農廣校便編寫了《“千萬工程”簡明手冊》,為這些問題提供了權威、準確、清楚的答案,并統籌推進《“千萬工程”簡明手冊》進學校、進農場、進企業、進課堂,確保在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辦好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工作中取得實效。
陜西省農廣校運用“千萬工程”實踐經驗與理念貫穿至“頭雁”培育,學習借鑒“千萬工程”成立一個小組、建立一批機制“十個一”經驗,比如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分管廳領導牽頭,廳人事處統籌協調,科教、政改、合作等處室分工協作的“頭雁”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省農廣校承擔“頭雁”項目日常工作,落地落細“部統籌安排、省組織實施、縣把控細節、機構具體操作”的項目實施機制。上海市農廣校組織專期班赴浙江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對標先進、理清思路:在“大城小農”的特有特征和格局下,從本市鄉村的產業發展特點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出發,積極打造高端農業、品牌農業和精品農業,以學校黨支部創建“雙了解、雙服務”品牌為抓手,深入調查研究,堅持分類施策,有力有序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提質增效。湖北省農廣校堅持把高素質農民培育放在服務“千萬工程”推進實施的宏偉藍圖中來謀劃和考量,分析湖北的優勢、存在的短板,積極圍繞推進“千萬工程”湖北實踐主線,不斷優化農民教育培訓具體方法、具體路徑、具體形式。
各地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其靈魂和精髓在于領會貫穿其中的理念方法。結合實際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我們才能更好推動“千萬工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持續深化,以鄉村人才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實現更多像“千萬工程”這樣的精彩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