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趙淳 孫芳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強調發揮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作用,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實效。農民田間學校是全國農廣校體系在基層的有效延伸,是農民教育培訓的重要支撐。
智圖農民田間學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泗莊鎮,緊鄰京雄高速、榮烏高速,地處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區腹地,以設施蔬菜、水果種植為主,集科技研發、科普教育、農事培訓、采摘觀光于一體的高新技術農業產業化培訓基地,積極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活動,培訓各級基層農技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和高素質農民,充分發揮了農民田間學校的教育培訓與科技推廣功能,推動了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學校獲得省級農業創新驛站、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示范性勞動與研學基地等榮譽稱號。
一、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發揮“科技+人才”優勢
2.4萬平方米的農民培訓基地,涵蓋農業數字展廳、農業培訓、會議接待、專家會務、調研座談、餐廳住宿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學校將農業與教育相結合,傳承農耕文化,弘揚農耕精神,為學員創造走進農田、感受農業科技化的實操場地,設有設施蔬菜種植、現代化果樹種植管理、溫室無土栽培種植、土肥水一體化管理、病蟲害防控、設施大棚研發等專業。學校長期合作的授課專家15人、農民輔導員10人、班主任8人。
學校建有標準化基地,按照河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規劃標準建有實訓園區1300畝,引用荷蘭先進技術設備,擁有裝配式高效節能日光溫室5棟,四季棚4棟,日光溫室大棚60棟,鋼架構連棟冷棚14棟,特色高架設施櫻桃園25畝,特色蘋果示范園100畝,特色葡萄設施棚室30畝等多種不同形態、不同規格、不同作物的棚型。此外,規劃河北農大專家實驗育種棚、微藻試驗棚、水稻試驗田等多個實驗項目,為參訓學員提供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種植標準、種植模式。主要農產品包括茄果類(如西紅柿、黃瓜、茄子)、水果類(如草莓、櫻桃、葡萄、蘋果)、根莖類、葉類菜四大系列30余個品種。憑借深厚的農業科技實力和毗鄰雄安新區的獨特區位優勢,學校以設施蔬菜水果生產為基礎,著力發展集種植、采摘、觀光、科研、推廣、銷售于一體的都市型高科技農業。
二、提升培訓廣度深度,推動科研成果落地
學校充分發揮教育培訓與科技推廣功能,推動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一是完善培訓機制。學校建立了完善的組織架構、實訓管理、學員管理、安全生產、檔案管理等制度,明確工作職責、辦班流程、全程培訓等,逐步構建以農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田間為課堂、以實踐為手段的農民教育培訓平臺。二是動態調整課程。根據自身實際種植和營銷經驗,結合專家技術更新迭代,融合市場調研數據,每年定期由專家團隊更新擬定適合學員生產種植需求的課程,細分近30個大類、100多個種植小類。根據學員反饋,邀請專家現場答疑解惑,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實際指導操作。三是創新培訓方式。開展“線上教學+線下實踐+實訓參觀”“線上體驗+線下教學”“課堂直播+田間示范+專題授課”“視頻推廣+交流實踐+展示展銷”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課堂形式靈活多樣,培訓內容既有農業技術方面的知識提升,又有經營管理、創新創業和現代技術運用的能力提升;教學課堂既設在縣城、鄉鎮,又設在產業成片集中地;跟蹤服務既有技術指導、產品銷售,又有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能力的培養;授課媒介既有教材,又有數字化服務平臺。以引導和啟發式教學為主,加強農民培訓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搭建農民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臺,鼓勵學員積極分享生產的經驗和存在問題。四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學校現有實用新型技術專利5項,創建的“心對心良心菜”“智圖農業”兩個品牌在當地具有良好的口碑,產品通過“綠色A級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切實保障了食品安全。通過與百農國創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農大等專家團隊深度合作,實現了農業創新技術推廣、技術研發基地轉化、特色農產品孵化基地形成。承接全國性的專家論壇、高素質農民培訓、農產品及技術展示,為保定市乃至河北省農業種植技術提供交流展示平臺。
三、聚焦農民素質提升,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利用“百農國創”和河北農大等資源優勢,圍繞農民“點餐”、專家“掌勺”、政府“買單”的方式,開展多層次、多類別、多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更好地滿足農民多樣化學習需求。實行“導師制”,線上線下融合開展農民田間學校跟蹤服務。組織授課教師、技術指導員、行業體系專家組成技術團隊,通過下鄉指導、電話咨詢、搭建技術信息平臺等渠道,“一對一”“多對一”“面對面”“手把手”做好技術服務。探索微信服務方式,用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解答問題。搭建服務平臺,支持學員參加多種形式的展覽展示、發展論壇、技術技能比賽、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涉農公益活動等,讓學員參加跨區縣交流,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激發創新活力。
河北智圖農民田間學校以靈活、實用的服務方式做好農民培訓全過程服務工作,解決農民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推動技術知識傳播持續發揮作用,鞏固培訓成果,讓“新農人”變“興農人”,帶領更多農民投入鄉村振興。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學校每年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基層農技人員和高素質農民1000人次以上,輻射周邊村莊21個,帶動農戶3300余戶實現增收,智圖農民田間學校逐漸成為產教融合的主陣地、農民培訓的加油站,為保定市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河北省農廣校保定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