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奮慧 王婷
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新疆利用冬春農閑時節,開展冬春培訓服務活動,組織農業科研、涉農高校專家,農技人員和農業企業技術人員開展政策宣講、巡回指導、技能培訓、科技下鄉、技術咨詢等活動,將“冬閑變冬忙”,培訓分段、分組、分區域、分層次在南疆阿克蘇地區2個縣、克州4個縣市、和田8個縣市和喀什地區12個縣市陸續開展培訓。通過開展農業科技下鄉、進村入戶指導、利用媒體傳播農業科技等形式,以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小規模農業從業人員和普通農牧民為主要培訓對象,通過培訓,傳授新知識、新技術,提升了農民專業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已在南疆四地州培訓1.3萬人次,惠農補貼政策知曉率達到90%以上。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
為開展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活動,新疆成立了“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領導小組,認真部署安排,專人分管協調培訓的各項事宜,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培訓活動實施方案和培訓計劃,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從全疆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高校和相關業務單位抽調專業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和專業技術骨干組成講師團,對鄉鎮基層農技人員、種養大戶、農牧民進行培訓。
二、發揮鄉村“土專家”作用,突出培訓實用性
科技服務隊邀請當地“土專家”為農民傳授技術,立足當地的主導產業和區域生產特點,堅持“農民需要什么,我們服務什么”的培訓原則,“土專家”現身說法,傳授農業技能,通過看典型、學經驗,激發脫貧農戶致富的動力,發揮出了“土專家”在科技服務大培訓工作中的引領示范作用,達到“教農民想學的技術、講農民感興趣的技術”的效果。以1個村為點輻射周邊部分村,通過一技一訓、一事一訓,將接羔育幼技術、大棚冬季生產技術、果樹冬季防凍修剪施肥技術、越冬作物管理技術、春季生產種子選擇等技術要點傳授給農民,變“冬閑”為“冬忙”。為大力發展南疆拱棚蔬菜“春提早”和庭院經濟,合理利用拱棚、溫室,增加農民收入來源、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培訓內容主要圍繞拱棚蔬菜“春提早”、拱棚蔬菜育苗技術、拱棚蔬菜關鍵生育期管理技術等核心內容開展,技術培訓組采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式結合實例向受訓農戶講解從前期準備、種植、灌水、施肥、栽培管理等相關知識。培訓現場氣氛活躍,農民把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和難題向教師求解,學習氛圍濃厚,培訓效果顯著。
三、創新方式,豐富培訓內容
一是開展政策理論宣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送理論、送技術、送科普下鄉,著力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政策宣講、農業技術培訓、鄉村振興解讀、農業法律法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等便民惠民利民服務,大力宣傳強農惠農政策,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強化農業科技服務。開展農民冬春實用技術培訓。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需求,面向農民組織開展“一技一訓、一事一訓”。采取“手把手、面對面”現場培訓,注重實地操作培訓。培訓服務的內容要貼近農民需求,要易學管用,爭取做到“農民滿意”。組織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科研院所和涉農高校等專家學者,以南疆四地州26個縣為重點,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需求,深入田間地頭、溫室大棚,為當地主導產業提供生產、加工、經營等全產業鏈各關鍵環節技術指導,提供農業產業技術服務,每縣培訓人數不少于500人次。
三是組織開展專題培訓。聚焦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突出冬小麥田間管理,組織開展小麥良種精選、藥劑拌種等麥苗安全越冬技術培訓,促進麥苗冬前分蘗,全面提升苗情質量,為夏糧穩產豐收奠定基礎。組織開展設施蔬菜幼苗管理、設施維護、病蟲防治、水肥調控等關鍵環節技術培訓,提升農民設施蔬菜種植能力。大力開展農機新設備、標準化作業、殘膜回收技術、農機法律法規等農機技術培訓,提高駕駛操作和日常維護水平。邀請疆內知名專家為培訓班講課,講授設施農業高產高效種植技術、牧草種植技術、牛羊家禽飼養出欄補欄、育肥技術、飼草料加工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等實用農業技術。圍繞春耕春種、大田作物田間管理和大棚蔬菜種植需求,走進田間地頭,進行適時技術跟蹤指導服務,使農戶得到更全面更周到的技術服務。
四、廣泛宣傳,強化輿論引導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員參與良好氛圍,多角度宣傳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行動的工作進展、先進經驗、典型事例和實施效果,積極向群眾宣傳冬春大培訓的緊迫性、重要性和有關技術知識,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疆營造了科技大培訓行動的良好氛圍,確保了科技大培訓行動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1.新疆農廣校;2.新疆農業規劃研究院)